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三〇


  【翰林院秀才】

  成化丙戌科榜眼,休甯程敏政。

  丁未科進士眉州歐鉦。

  【庶吉士一年散館】

  成化辛醜科庶吉士,明年壬寅八月辛醜,李東陽、倪岳、謝鐸、焦芳、陳音授編修,吳希賢授檢討,劉淳改中書舍人,張敷華等九人俱主事。

  【寬貢士三科】

  弘治二年己酉九月乙卯,貢士林潤以會試三黜。故事禁入試,請寬明年,特許一科。

  三年庚戌十二月甲戌,弛貢士三科不試之禁。

  【鼎甲館課】

  弘治壬戌科,選庶吉士並修撰康海、編修孫清、李廷相俱課書,命學士梁儲、王華教習。先是天順四年三月丙戌選庶吉士劉健等十五人,並修撰王一夔、編修李永通、鄭環,命學士劉定之、侍讀學士錢溥教習。先後鼎甲不課,萬曆壬辰後選館概課。鼎甲不出序。

  【減場】

  正統甲子科,四川解元周洪謨。

  丁卯科福建解元陳俊,初場俱五義。

  【爭解元占席】

  正德庚午科,山西解額陳皋謨第一,沁山常倫次之。方鹿鳴宴,倫曆階而升,請與皋謨角。主司慰諭,占席乃退。明年辛未倫成進士,授大理寺評事,以酣狂謫壽州判官。仍故態,抶於台使,棄官。後服除,起寧羌州守,不赴。已謁選,騎出歸德,舞雙刀陷淖中伏刃死。年三十三,亡子。倫醉即矢口成詞,邑妓孔留性敏記,立被之弦索,隻字不遺。今澤潞間所傳《樓居子樂府》,得之孔留。

  【齒錄聘二氏】

  正德戊辰秋,探花莆田戴大賓寅仲,原聘高氏,太監劉瑾強以兄女字之。《齒錄》刊:聘高氏、劉氏。大賓奔母喪,道卒。劉氏嫁關中士人,坐瑾黨削籍。

  【試規】

  宋制,大比之歲每州皆有貢院,本州島士子皆得入試。明朝先以監司選擇之乃以入試,景泰以後專委之提學憲臣。

  嘉靖初會場,禮部條約許舉子帶《洪武正韻》一部,表末時不用瞻天仰聖。見董穀《碧裡雜存》。

  科場舊規,正考閱《易》、《書》二經,副考閱《詩》、《春秋》、《禮》三經,各不見相涉。見《詞林典故》。

  【鄉錄論表各二】

  嘉靖七年戊子科,江西主試□□□□羅□□、刑部主事屠應埈。《鄉試錄》刊論表各二篇。名雖舉子,仍分注「羅撰」、「屠撰」。

  【會試錄序不受門生】

  嘉靖己醜科《會試錄》後序,霍韜撰。略曰:「我百執事,知所以事君乎?賢才,社稷之隸也。聖主求才,為社稷也。吾臣子貪以為功,得罪社稷,孰大焉?是故多士進矣,聖天子不用為私,用我百執事。其敢曰:『士繇我進,為吾門生』,市私恩乎?」又曰:「爾多士進矣。服事庶僚,鞠躬誓心,下衛民生,上衛社稷,圖報聖天子為帝臣公臣。毋德舉主,傴曲阿比,以獲戾社稷。是爾社稷之臣也,其慎諸。於戲!其慎諸。」

  正德甲戌科,霍韜會元,於座主不稱門生。

  萬曆乙未科,吏科都給事中□□楊東明分考,不受門生。

  【三甲進士刊策】

  嘉靖乙未科,進士安陽郭朴,第三甲出身,上善其策,命鐫於一甲後。

  【附學生】

  《甯國府志》,嘉靖十五年知府李默著,載附學生,郡百人。宣城八十人,南陵、涇、太平各七十人,甯國三十人,旌德四十人。又《泗州志》,嘉靖初侯走訓著,盱眙附學生僅三十人,乃募子弟可百人教之,明年夏補諸生三十五人,餘督教如舊,以兩地觀之,往時附學生猶寥寥也。

  【鼎甲並相】

  嘉靖壬戌科,一甲申時行、王錫爵、余有丁。

  萬曆丁未科,一甲黃士俊、張瑞圖、施鳳來。

  丙辰科,一甲錢士升、林焊、賀逢聖,以上俱入相。壬戌固極盛,而丁未諸公頗有遺議。士升丁酉歲選太學,文不售考選,例當縣丞而止。乙卯舉北雍聯捷,躋於政府。

  【羅萬化】

  廷試策,進呈必書法潔整。隆慶戊辰科,閣臣進呈,上疑首卷有私,於二甲卷中得羅萬化置第一。其卷書法多塗抹。

  【劉珠董又莘】

  公安劉珠惟明,嘉靖丁酉貢士,困公交車三十六年。每下第,輒投執友江陵張太嶽詩:「始知相府深如海,不使山人醉似泥。」又「相府勳名青鬢少,故人心事白頭多」。隆慶辛未科,年六十六成進士。珠上太嶽書:「欲知座主山為壽,先看門生雪滿頭。」

  萬曆己醜科,睢州董又莘時年七十,曆南京大理寺卿,年殆九十,視履無恙。

  【館試斥落】

  正德十二年丁醜,進士睢州劉淮考館,試卷風吹過五鳳樓南禦河邊,尋得。楊閣老將卷面批「不謹」二大字,遂不取。

  【冒籍】

  令甲嚴科場冒籍。按宋科場嘗二年一開,或四年三年一開,天下舉人多就開封府寄應。徐節孝先生曰:「二年一開,不若使各路轉運司類試,總一路解額。解額既廣,則人皆便之,是可以革寄應之弊也。」

  【辨李廷機失中三元】

  李九我,隆慶解元,主考瑤泉申少師即留為館賓,轉館于歸安董宗伯家。癸未,李得會元。申正當國,宜以狀元予之,續商文毅之盛。乃拔朱養淳國祚第一,李君居二。有意乎?無意乎?二公皆清正,未可甲乙也。(朱國禎《湧幢小品》)按,癸末廷試,申文定以子用懋入試,避讀卷。則文肅所著殆未之考也。九我賜第,後見秀水頗怏怏。一日秀水疾,九我過候。坐榻推窗,庭松蟠屈,笑曰:「弟嘗夢曆此景,或雲功名在是,今得之矣。名次兄後,非豫兆耶?」自是歡洽無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