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中山 > 三民主義 | 上頁 下頁
民生主義 第四講(4)


  外國人管理海關,我們便不能夠自由增減稅率;不能夠自由增減稅率,沒有方法令洋布的價貴,土布的價賤,所以現在的洋布便是便宜過土布。洋布便宜過土布,無論是國民怎麼樣提倡愛國,也不能夠永久不穿洋布來穿土布。如果一定要國民永久不穿洋布來穿土布,那便是和個人的經濟原則相反,那便行不通。比方一家每年要用三十元的洋布,如果抵制洋布、改用土布,土布的價貴,每年便不止費三十元,要費五六十元,這就是由於用土布每年便要多費二三十元。這二三十元的耗費,或者一時為愛國心所激動,寧可願意犧牲。但是這樣的感情衝動,是和經濟原則相反,決計不能夠持久。

  我們要合乎經濟原則,可以持久,便要先打破不平等的條約,自己能夠管理海關,可以自由增減稅率,令中國貨和外國貨價錢平等。譬如一家每年穿洋布要費三十元,穿土布也只費三十元,那才是正當辦法,那才可以持久。我們如果能夠更進一步,能令洋布貴過土布,令穿外國洋布的人一年要費三十元,穿本國土布的人一年只費二十元,那便可以戰勝外國的洋布工業,本國的土布工業便可以大發達。由此可見我們講民生主義,要解決穿衣問題,要全國穿土布、不准外國洋布進口,便要國家有政治權力,穿衣問題才可以解決。

  講到民生主義的穿衣問題,現在最重要的材料就是絲、麻、棉、毛四種。這四種材料之中的毛,中國也是出產好多,品質也是比外國好。不過中國的這種工業不發達,自己不製造,便年年運到外國去賣。外國收中國的毛,製成絨呢,又再運回中國來賣,賺中國的錢。如果我們恢復主權,用國家的力量來經營毛業,也可以和棉業同時來發達。毛工業能夠發達,中國人在冬天所需要的絨呢,便可以不用外國貨。有盈餘的時候,更可以象絲一樣,推廣到外國去銷行。

  現在中國的制毛工業不發達,所以只有用帶皮的毛;脫皮的散毛在中國便沒有用處,便被外國用賤價收買,織成絨呢和各種氈料,運回中國來賺我們的錢。由此可見,中國的棉業和毛業,同是受外國政治經濟的壓迫。所以我們要解決穿衣問題,便要用全國的大力量統籌計劃,先恢復政治的主權,用國家的力量來經營絲、麻、棉、毛的農業和工業;更要收回海關來保護這四種農業和工業,加重原料之出口稅及加重洋貨之入口稅。我國之紡織工業必可立時發達,而穿衣材料之問題方能解決。

  衣服的材料問題可以解決,我們便可來講穿衣之本題。穿衣之起源前已講過,就系用來禦寒,所以穿衣之作用第一就系用來保護身體。但是後來文明漸進,就拿來彰身,所以第二之作用就系要來好看,叫做壯觀瞻。在野蠻時代的人無衣來彰身,就有圖騰其體的,就是用顏色塗畫其身,即古人所〈謂〉「文身」是也。至今文明雖進,而穿衣作用仍以彰身為重,而禦寒保體的作用反多忽略了。近代窮奢鬥侈,不獨材料時時要花樣翻新,就衣裳之款式也年年有寬狹不同。而習俗之好尚,又多有視人衣飾以為優劣之別,所以有「衣冠文物」就是文化進步之別稱。迨後君權發達,則又以衣服為等級之區別,所以第三個作用,衣飾即為階級之符號。至今民權發達,階級削平,而共和國家之陸海軍,亦不能除去以衣飾為等級之習尚。

  照以上這三個衣服之作用,一護體、二彰身、三等差之外,我們今天以穿衣為人民之需要,則在此時階級平等、勞工神聖之潮流,為民眾打算穿衣之需要,則又要加多一個作用,這個作用就是要方便。故講到今日民眾需要之衣服之完全作用,必要能護體、能美觀、又能方便不礙於作工,乃為完美之衣服。

  國家為實行民生主義,當本此三穿衣之作用,來開設大規模之裁縫廠于各地。就民數之多少,寒暑之節候,來製造需要之衣服,以供給人民之用。務使人人都得到需要衣服,不致一人有所缺乏。——此就是三民主義國家之政府對於人民穿衣需要之義務。而人民對於國家,又當然要盡足國民之義務,否則失去國民之資格。凡失去國民之資格者,就是失去主人之資格。此等游惰之流氓,就是國家人群之蟊賊,政府必當執行法律以強迫之,必使此等流氓漸變為神聖之勞工,得以同享國民之權利。如此,流氓盡絕,人人皆為生產之分子,則必豐衣足食,家給人足,而民生問題便可以解決矣。

  〔注〕

  按照孫中山原來的計劃,民生主義部分還準備講兩次,即住和行的問題。後來未續講。

  據孫文講演、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編輯《民生主義》(廣州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出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