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中山 > 三民主義 | 上頁 下頁
民族主義 第三講(1)


  (1924年2月10日)

  民族主義這個東西,是國家圖發達和種族圖生存的寶貝。中國到今日已經失去了這個寶貝。為什麼中國失去了這個寶貝呢?我在今天所講的大意,就是把中國為什麼失去了民族主義的原故來推求,並且研究我們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否真正失去了。

  依我的觀察,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已經失去了,這是很明白的,並且不止失去了一天,已經失去了幾百年。試看我們革命以前,所有反對革命很利害的言論,都是反對民族主義的。再推想到幾百年前,中國的民族思想,完全沒有了。在這幾百年中,中國的書籍裡頭,簡直是看不出民族主義來,只看見對於滿洲的歌功頌德,什麼深仁厚澤,什麼食毛踐土,從沒有人敢說滿洲是什麼東西的。近年革命思想發生了之後,還有許多自命為中國學士文人的,天天來替滿洲人說話。

  譬如從前在東京辦「民報」時代,我們提倡民族主義,那時候駁我們民族主義的人,便說滿洲種族入主中華,我們不算是亡國,因為滿洲人受過了明朝龍虎將軍的封號。滿洲來推翻明朝,不過是歷代朝廷相傳的接替,可說是易朝,不是亡國。然則從前做過中國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Hart),他也曾受過了中國戶部尚書的官銜,比如赫德來滅中國,做中國的皇帝,我們可不可以說中國不是亡國呢?這些人不獨是用口頭去擁護滿洲,還要結合一個團體叫做保皇黨,專保護大清皇帝,來消滅漢人之民族思想的。所有保皇黨的人,都不是滿洲人,完全是漢人;歡迎保皇黨的人,多是海外華僑。後來看到了革命思想過於盛行,那些華僑才漸漸變更宗旨,來贊成革命。

  華僑在海外的會黨極多,有洪門三合會,即致公堂,他們原來的宗旨,本是反清複明,抱有種族主義的,因為保皇主義流行到海外以後,他們就歸化保皇黨,專想保護大清皇室的安全。故由有種族主義的會黨,反變成了去保護滿洲皇帝,把這一件事看來,便可證明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完全亡了。

  我們講到會黨,便要知道會黨的起源,會黨在滿清康熙時候最盛。自順治打破了明朝,入主中國,明朝的忠臣義士,在各處起來抵抗,到了康熙初年,還有抵抗的。所以中國在那個時候,還沒有完全被滿洲人征服。康熙末年以後,明朝遺民,逐漸消滅,當中一派是富有民族思想的人,覺得大事去矣,再沒有能力可以和滿洲抵抗,就觀察社會情形,想出方法來結合會黨。他們的眼光是很遠大的,思想是很透澈的,觀察社會情形也是很清楚的。他們剛才結合成種種會黨的時候,康熙就開博學鴻詞科,把明朝有智識學問的人,幾乎都網羅到滿洲政府之下了。

  那些有民族思想的人,知道了不能專靠文人去維持民族主義,便對於下流社會和江湖上無家可歸的人,收羅起來,結成團體,把民族主義放到那種團體內去生存。這種團體的分子,因為是社會上最低下的人,他們的行動很鄙陋,便令人看不起。又用文人所不講的言語,去宣傳他們的主義,便令人不大注意。所以那些明朝遺老實在是有真知灼見。至於他們所以要這樣保存民族主義的意思,好比在太平時候,富人的寶貝,自然要藏在很貴重的鐵箱裡頭;到了遇著強盜入室的時候,主人恐怕強盜先要開貴重的鐵箱,當然把寶貝藏在令要人不注意的地方,如果遇到極危急的時候,或者要投入極污穢之中,也未可知。

  當時明朝遺老,想保存中國的寶貝,便不得不把他藏在很鄙陋的下流社會中。所以滿洲政府二百多年以來,無論是怎樣專制,因為是有這些會黨口頭的遺傳,還可以保存中國的民族主義,當日洪門會中,要反清複明,為什麼不把他們的主義保存智識階級裡頭呢?為什麼不做文章來流傳,如太史公所謂「藏之名山傳之其人」呢?因為當時明朝的遺老看見滿洲開博學鴻詞科,一時有智識有學問的人差不多都被收羅去了,便知道那些有智識階級的人是靠不住,不能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所以要在下流社會中藏起來,便去結合那些會黨。在會黨裡頭,他們的結納是很容易很利便的,他們結合起來,在滿洲政府專制之下,保存民族主義,不是拿文字來傳,是拿口頭來傳的。所以我們今天要把會黨源源本本講起來,很為困難,因為他們只有口頭傳下來的片段故事。就是當時有文字傳下來,到了乾隆時候也被消毀完了。

  當康熙雍正時候,明朝遺民排滿之風還是很盛。所以康熙雍正時候便出了多少書,如「大義覺迷錄」等,說漢人不應該反對滿洲人來做皇帝。他們所持的理由,是說舜是東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滿洲人雖是夷狄之人,還可以來做中國的皇帝;由此便可見康熙雍正還自認為滿洲人,還忠厚一點。到了乾隆時代,連滿漢兩個字都不准人提起了,把史書都要改過,凡是當中關於宋元歷史的關係和明清歷史的關係,都通通刪去,所有關於記載滿洲匈奴韃靼的書,一概定為禁書,通通把他消滅,不准人家收藏,不准人看。因為當時違禁的書,興過了好幾回文字獄之後,中國的民族思想,保存在文字裡頭的,便完全消滅了。到了清朝中葉以後,會黨中有民族思想的,只有洪門會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