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轍 > 欒城集 | 上頁 下頁 |
三集卷五 詩賦銘贊共十首 |
|
【種藥苗二首〈並引〉】 予閒居潁川,家貧不能辦肉。每夏秋之交,菘芥未成,則槃中索然。或教予種罌粟、決明,以補其匱。寓潁川諸家,多未知此,故作《種藥苗》二詩以告之。皆四章,章八句。 ○種罌粟 築室城西,中有圖書。 窗戶之餘,松竹扶疏。 拔棘開畦,以毓嘉蔬。 畦夫告予,罌粟可儲。 罌小如罌,粟細如粟。 與麥皆種,與穄皆熟。 苗堪春菜,實比秋穀。 研作牛乳,烹為佛粥。 老人氣衰,飲食無幾。 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缽,煎以蜜水。 便口利喉,調養肺胃。 三年杜門,莫適往還。 幽人衲僧,相對忘言。 飲之一杯,失笑欣然。 我來潁川,如游盧山。 ○種決明 閒居九年,祿不代耕。 肉食不足,藜烝藿羹。 多求異蔬,以佐晨烹。 秋種罌粟,春種決明。 決明明目,功見《本草》。 食其花葉,亦去熱惱。 有能益人,矧可以飽。 三嗅不食,笑杜陵老。 老人平生,以書為累。 夜燈照帷,未曉而起。 百骸未病,兩目告瘁。 決明雖良,何補於是。 自我知非,卷去圖書。 閉目內觀,妙見自如。 聞阿那律,無目而視。 決明何為,適口乎爾。 【上巳】 春服初成日暖,潩河漸滿風涼。 欲複孔門故事,略有童冠相將。 城西百步而近,杏花半落草香。 欣然願與數子,臨水一振衣裳。 故人有酒未酌,為我班荊舉觴。 我雖少飲不醉,未怪遊人若狂。 春風自爾一月,花絮極目飛揚。 誦詩相勸行樂,良士但取無荒。 【上巳後】 上巳已過旬日,西湖尚有遊人。 老人複歸閉戶,戶外百事日新。 呼童試問築室,春晚何日堂成。 我家舊廬江上,隱居三世相因。 晏子不願改蔔,我今已愧先君。 始有苟合則止,已老姑欲安身。 西望烝嘗有處,傳家圖史常陳。 門中此外何事,世故有耳不聞。 食訖趺坐日昃,此心皎皎常存。 萬事汝勿告我,婚嫁自畢諸孫。 【堂成】 築室三年,堂成可居。 我初不知,諸子勞劬。 父母老矣,風雨未除。 橐裝幾何,勿問有無。 伐木於山,因此舊廬。 不約不豐,燕處無餘。 堂開六楹,南北四筵。 晝明廓然,夜冥黯然。 四鄰無聲,布被粗氈。 身非蚌螺,一睡經年。 夜如何有,趺坐燕安。 善惡不思,此心自圓。 東廂靖深,以奉嘗烝。 老佛之廬,朝香夜燈。 西廂千卷,圖書之林。 先人所遺,子孫是承。 杖屨經行,直如引繩。 顧視而笑,此如我心。 諸子之室,左右吾背。 將食擊板,一擊而會。 瓜畦芋區,分佈其外。 鋤去瓦礫,壞而不塊。 廢井重浚,泉眼仍在。 轆轤雷鳴,甘雨時霈。 園夫能勤,家足於菜。 有客叩門,賀我堂成。 揖客而笑,念我平生。 三世讀書,粗免躬耕。 明窗修竹,惟我與兄。 蔭映茅茨,吐論崢嶸。 猖狂妄行,以得此名。 老而求安,匪以為榮。 【雙柳】 我作新堂,中庭蕭然,雙柳對峙。 春陽既應,千條萬葉,風濯雨洗。 如美婦人,正立櫛發,發長至地。 微風徐來,掩冉相繆,亂而複理。 垂之為纓,綰之為結,屈伸如意。 燕雀翔舞,蜩蜇嘶鳴,不召而至。 清霜夜落,眾葉如剪,顏色憔悴。 永愧松柏,歲寒不改,見歎夫子。 聊同淵明,攀條嘯詠,得酒徑醉。 一廛粗給,三黜不去,亦如展惠。 【卜居賦〈並引〉】 昔予先君以布衣學四方,嘗過洛陽,愛其山川,慨然有卜居意,而貧不能遂。予年將五十,與兄子瞻皆仕於朝,裒橐中之餘,將以成就先志,而獲罪于時,相繼出走。予初臨汝,不數月而南遷。道出潁川,顧猶有後憂,乃留一子居焉,曰:「姑糊口於是。」既而自筠遷雷,自雷遷循,凡七年而歸。潁川之西三十裡,有田二頃,而僦廬以居。西望故鄉,猶數千里,勢不能返,則又曰:「姑寓於此。」居五年,築室於城之西,稍益買田,幾倍其故,曰:「可以止矣。」蓋卜居於此,初非吾意也。昔先君相彭、眉之間,為歸全之宅,指其庚壬曰:「此而兄弟之居也。」今子瞻不幸已藏於郟山矣,予年七十有三,異日當追蹈前約,然則潁川亦非予居也。昔貢少翁為御史大夫,年八十一,家在琅琊。有一子,年十二,自憂不得歸葬。元帝哀之,許以王命辦護其喪。譙允南年七十二終洛陽,家在巴西,遺令其子輕棺以歸。今予廢棄久矣,少翁之寵,非所敢望,而允南舊事,庶幾可得。然平昔好道,今三十餘年矣,老死所未能免,而道術之餘,此心了然,或未隨物淪散。然則卜居之地,惟所遇可也,作《卜居賦》,以示知者。 吾將卜居,居於何所?西望吾鄉,山谷重阻。兄弟淪喪,顧有諸子。吾將歸居,歸與誰處?寄籍潁川,築室耕田。食粟飲水,若將終焉。念我先君,昔有遺言。父子相從,歸安老泉。閱歲四十,松竹森然。諸子送我,曆井捫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庶幾百年,歸掃故阡。我師孔公,師其致一。亦入瞿曇,老聃之室。此心皎然,與物皆寂。身則有盡,惟心不沒。所遇而安,孰匪吾宅?西從吾父,東從吾子。四方上下,安有常處?老聃有言: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銅雀硯銘〈並引〉】 客有遊河朔,登銅雀廢台,得其遺瓦以為硯,甚堅而澤,歸以遺予。為之銘曰: 土生萬物,而能長存。銅雀初成,萬瓦雲屯。得水而埏,得火而堅。水幹火冷,而上不遷。石質金聲,水火則然。台毀棟摧,誰使獨全?披榛得之,如見古人。來為吾硯,明窗細氈。老尚著書,撫之長歎。用舍有時,一愚一賢。 【壬辰年寫真贊】 潁濱遺民,布裘葛巾。紫綬金草,乃過去人。誰與丹青?畫我前身,遺我後身。一出一處,皆非吾真。燕坐蕭然,莫之與親。 【管幼安畫贊〈並引〉】 予自龍川歸居潁川,十有三年,杜門幽居,無以自適,稍取舊畫閱之,將求古人而與之友。蓋於三國得一人焉,曰管幼安寧。幼安少而遭亂,渡海居遼東,三十七年而歸。歸於田廬,不應朝命,年八十有四而沒,功業不加於人。而予獨何取焉?取其明于知時,而審於處己雲爾。蓋東漢之衰,士大夫以風節相尚,其立志行義,賢於西漢。然時方大亂,其出而應世,鮮有能自全者。潁川荀文若,以智策輔曹公,方其擒呂布,斃袁紹,皆談笑而辦,其才與張子房比。然至於九錫之議,卒不能免其身。彭城張子布,忠亮剛簡,事孫氏兄弟,成江東之業,然終以直不見容,力爭公孫淵事,君臣之義幾絕。平原華子魚,以德量重于曹氏父子,致位三公,然曹公之殺伏後,子魚將命,至破壁出後而害之。汝南許文休,以臧否聞於世,晚入蜀,依劉璋,先主將克成都,文休逾城出降,雖卒以為司徒,而蜀人鄙之。此四人者,皆一時賢人也。然直己者,終害其身;而枉己者,終喪其德。處亂而能全,非幼安而誰與哉?舊史言幼安雖老不病,著白帽、布襦袴、布裙,宅後數十步有流水,夏暑能策杖臨水盥手足,行園囿,歲時祀其先人,絮帽布單衣,薦饌饋,跪拜成禮。予欲使畫工以意仿佛畫之,昔李公麟善畫,有顧、陸遺思。今公麟死久矣,恨莫能成吾意者,姑為之贊曰:幼安之賢,無以過人,予獨何以謂賢?賢其明于知時,審於處己以能自全。幼安之老,歸自東海。一畝之宮,閉不求通。白帽布裙,舞雩而風。四時蒸嘗,饋奠必躬。八十有四,蟬蛻而終。少非漢人,老非魏人。何以命之,天之逸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