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軾 > 東坡樂府 | 上頁 下頁 |
臨江仙·風水洞作 |
|
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故應為我發新詩。幽花香澗穀,寒藻舞淪漪。 借與玉川生兩腋,天仙未必相思。還恁流水送人歸。層巔餘落日,草露已沾衣。 【注釋】 ①臨江仙:詞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詠水仙,故名。又名《雁兒歸》、《瑞鶴仙令》等。雙調小令,平韻格。 ②風水洞:《詩集》王文誥注引《杭州圖經》:「洞去錢塘縣舊治五十裡,在楊村慈岩院。洞極大,流水不竭,洞頂又有一洞,清風微出,故名曰風水洞。」 ③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風為四大。認為此四者廣大,能產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 ④寒藻:指秋天的水藻。淪漪(戶衣):《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淪漪。」淪,細小而成圈的水紋。漪,語氣詞。 ⑤玉川:唐詩人盧仝(tóng),號玉川子。兩腋:.兩邊胳肢窩。盧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雲:「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⑥憑:煩請。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八月,蘇軾遊風水洞,被風水洞的美景所吸引,作該詞描敘遊覽的經歷和感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