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軾 > 東坡樂府 | 上頁 下頁 |
望江南·暮春 |
|
春已老,春服幾時成。曲水浪低蕉葉穩,舞雩風軟苧羅輕。酣詠樂升平。 微雨過,何處不催耕。百舌無言桃李盡,柘枝深處鵓鴣鳴。春色屬蕪菁。 【注釋】 ⑴望江南: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江南好」。《金奩集》入「南呂宮」。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宋人多用雙調。 ⑵「春已老」二句:《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春服,春天所穿的衣服。指夾衣。成,穿得住。 ⑶「曲水」句:寫曲水流觴的活動。古代風俗,陰曆三月上巳日,就水濱宴飲,以祓除不祥。後人多引水彎曲成渠,置酒杯子水面,任其流動,同遊者依次取飲。蕉葉,蕉葉狀如杯,借指酒杯。 ⑷舞雩(yú):魯國祭天求雨的土壇,在今山東曲阜。此處借指春遊的亭台。紵(zhù)羅:指麻織和絲織的服裝。 ⑸酣(hān)詠:暢快地飲酒吟詩。升平:太平。 ⑹百舌:鳥名。到晚春桃李花謝時,便不啼鳴。 ⑺柘(zhè)林:灌木林。鵓鴣(bó gū):鳥名。天將雨,其鳴甚急,故俗稱水鵓鴣。 ⑻蕪菁(wú jīng):蔬菜名。又名蔓菁,俗稱大頭菜。 【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暮春三月,與《望江南·超然台作》同時而稍後。熙甯七年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台,並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到了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煙雨,有感作《望江南·超然台作》後又寫下了此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