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軾 > 東坡樂府 | 上頁 下頁 |
望江南·超然台作 |
|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注釋】 ⑴望江南:又名「夢江南」「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後改此名。」《金奩集》入「南呂宮」。小令,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 ⑵超然台:築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北城上,登臺可眺望全城。 ⑶壕:護城河。 ⑷寒食:節令。舊時清明前一天(一說二天)為寒食節。 ⑸諮嗟:歎息、慨歎。 ⑹故國:這裡指故鄉、故園。 ⑺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節後另取榆柳之火稱「新火」。新茶:指清明節前採摘的茶,即明前茶。不同于雨前茶,清明與穀雨之間採摘的茶,稱作雨前茶,比明前茶稍晚,算不上新茶了。 【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暮春。朱孝臧校注《東坡樂府》紀年錄:「乙卯,于超然台作望江南。」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台,並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義。蘇軾《超然台記》謂:「移守膠西,處之期年。園之北,因城以為台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熙寧九年(1076年)暮春,蘇軾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寫下了此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