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軾 > 東坡樂府 | 上頁 下頁 |
減字木蘭花·隨齋 |
|
(五月二十四日,會於無咎之隨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漬白芙蓉,坐客翛然,無複有病暑意。) 回風落景,散亂東牆疏竹影。滿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濕衣。 夢回酒醒,百尺飛瀾鳴碧井。雪灑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注釋】 ⑴減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簡稱「減蘭」。雙調四十四字,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平仄互換。 ⑵無咎:即晁補之,北宋文學家,蘇門四學士之一。時任揚州通判,東坡屬吏。隨齋:晁補之在揚州的寓所。 ⑶汲:取水。 ⑷漬:浸泡。芙蓉:荷花。 ⑸翛(xiāo)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灑脫自如。 ⑹病暑:苦於酷暑。 ⑺回:旋轉。景:同「影」,日影。 ⑻清微:清涼微細,猶清和,毛傳《詩·大雅·傑民》「穆如清風」雲:「清微之風,化養萬物者也。」 ⑼不濕衣:謂寒意沁肌。 ⑽「百尺」句:謂從佈滿青苔的百尺井中汲水。瀾,波浪。 ⑾麾:同「揮」,揮灑。 ⑿白玉肌:指白荷花。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五月,當年二月蘇軾以龍圖閣大學士知揚州。晁補之時任揚州通判,為蘇軾屬吏。二人會于揚州晁氏隨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