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軾 > 東坡樂府 | 上頁 下頁
浣溪沙·漁父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注釋】

  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平韻。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②西塞山:又名道士磯,今湖北省黃石市轄區之山名。

  ③散花州:鄂東長江一帶有三個散花洲,一在黃梅縣江中,早已塌沒。一在浠水縣江濱,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島,當地人稱之為「吳王散花灘」。該詞中所寫散花洲系與西塞山相對的浠水縣管轄的散花洲。

  ④鱖(guì)魚:又名「桂魚」,長江中游黃州、黃石一帶特產。

  ⑤庇:遮蓋。

  ⑥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⑦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蘇軾離開黃州赴汝州途中,沿長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漁父生活的景象,改唐張志和《漁歌子》詞。原詞為: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宋人引用唐代詩詞入詞(或改寫),是一時風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