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宋濂 > 宋濂文集3 | 上頁 下頁 |
鐘柔墓碣銘 |
|
故龍南一峰先生鐘府君墓碣銘並序 府君諱柔,字元剛,姓鐘氏,其系出於魏侍中繇。繇之十代孫紹京,字可大,事親孝,自為童時,凡得瓜果,必先進,最工書,人號為「小鐘」,蓋以繇為「大鐘」也。嘗直鳳閣,後從唐元宗平內難,拜中書侍郎,始居贛。其諸孫曰某,游宦龍南,複為龍南人。傳至諱伷、字少遊者,擢元豐五年進士第,曆二廣轉運使,以功烈聞。性尤至孝,父歿,哀慟擗踴,聲不絕於口,群烏助之哀鳴,人為建感烏堂。府君則其裔孫也。曾祖淳,祖德賢,皆抱道潛耀以自樂。父克俊,在宋之季,補國學上舍生。聞三宮北遷,糾集義旅為勤王之舉。勢既不可為,乃登贛之馬祖岩,遙望中原,白雲渺彌而翠華不可複見,悲歌激烈,聞者涕下。已而痛憤益深,誓不食元之粟,賦詩壹章,有「自許有身埋漢土,終憐無淚哭秦庭」之句,遂赴龍頭江而死。其忠義之志,蓋然雲。 府君生甫一歲,宋初改物,兵燹猶未息,祖母吳氏與其母劉夫人,挾之走南雄,艱難險阻,莫不備曆。府君幸既長,俾歸從鄉先達雷州推官劉公震游,夫人月自程督之。府君性既穎拔,複知以紹述為事,昧爽即興,挾冊映簷光而讀,至夜漏下二十刻亦弗休。由是融貫于經子史集諸家,握筆為決科之文,頃刻千餘言,長風驅濤,而雷電與之相後先也。夫人喜曰:「吾有子如是,吾夫子為不亡矣。」夫人或與府君語及龍頭江事,府君輒長號弗輟,幾欲無生。及祖母與夫人相繼而逝,府君竭誠於葬祭之禮,觀者咸曰,鐘氏世有孝子,感烏堂之作,不得專美於前矣。府君初娶田州判官淩君昌任之女,生一子而卒。興甯尹馬君良,奇府君之為人,複以女妻之,遂同之官。凡馬君之善政,所以鋤奸扶懦、滌冤疏滯者,皆府君有以發之。廣東帥閫及海北廉訪使者,聞府君學行之懿,交薦之,署為雷州路學正。府君以海濱非久處之地,力辭而歸。下簾講授,從者數百人,鹹共推尊之,號曰一峰先生雲。 府君儀觀偉然,終日正襟危坐,人莫能窺其際,晚益刊落英華,窮極根柢。所居僅蔽風雨,所入僅足膋粥,而處之怡然。至於赴人之急,雖蹈水火有不暇顧者,君子尤稱之。 府君生於至元丁亥正月某甲子,歿于重紀至元辛巳十月某甲子,得壽僅五十又五。瀕卒,無他言,唯屬子力學厲行,毋墜家聲而已。所著書有《諸經纂說》、《易書詩衍義》、《弊帚集》若干卷,藏於家。府君凡三娶,初淩氏生一子,即恕,字以行,至正癸巳鄉貢進士,署濂溪書院山長,不赴。次馮氏,無子。次淩氏,生二女,一早世,一適淩德祥。孫男三人,曰肅、曰緝、曰熙。女一人,適某。曾孫女二人,尚幼。府君之卒也,葬于龍山之南。洪武庚戌秋八月某甲子,再遷于仙女湖之西,與淩氏合葬焉,實縣南之五裡也。 惟府君生於忠孝之門,耳濡目染,已能立乎其大者,及求諸《六經》,驗諸躬行,所見益真切,所獲益粹凝,雖不見用於時,而弟子從之者皆知所謂孝悌忠信,其有功名教甚多,是亦為政也。中州君子,恒言虔南為遐荒之地,賢才鮮少。有若府君者,其裔胄之悠久,家學之盛著,文行之隆蔚,初亦何減於中州?人之好論議往往如是,是重可歎也。因按鄱陽董先生之狀,大書以銘府君之墓,庶幾白府君潛德於遠邇。虔南之士讀余文者,亦當有所奮勵而興起焉。銘曰: 美人之班班乎而,忠信以為冠乎而。 佩純知而鞶華文乎而,光彩之如璊乎而。 長才詘而弗信乎而,陳政而屏奸乎而,柔之立而強之刓乎而。 皋比設而師道尊乎而,反澆涼而為龐惇乎而。 一鄉之善士,質其玉溫乎而。 岐有鳴鳳,魯有祥麟禹而。 天之生賢,無方何暢,複何屯乎而。 勒銘墓門乎而,庶昭昭其永聞乎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