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宋濂 > 宋濂文集2 | 上頁 下頁 |
甯山續說 |
|
兵部尚書單公德夫,濠梁之人也。其與濂交,歲行將一周。及再會京師,公以《寧山》卷示濂曰:「名之有字,固周道之彌文也。字之外又有所謂號焉,不幾于彌文之尤者乎?此蓋昉于晉,流于唐,極于宋,秦漢以前無是也。雖然,行之既久,孰能廢之?吾以寧山為之別稱,意將取安靜之義。臨川先生既為之說矣,子幸為余重言之。 濂曰:「昔之人有劉彥沖者,所居在屏山之下,人因號之曰屏山。又有孫明複者,家于泰山之陽,故人亦號之曰泰山焉。皆從其地而實之,非徒為是虛稱也。今有峰名荊,寶氣夜浮而矗起乎濠之西;有山名杏,靈氛郁蟠而平峙乎濠之北。公欲取以為號,盍於是乎求之?然皆不彼即,而獨致意于無形之寧山者,豈故與古相戾邪?」 公曰:「子言固善矣,而吾則別有意焉。夫自喪亂以來,淮、楚先被其害。崖非不高也,穀非不深也,亦罹其蹂踐剪伐之苦,盡失其故態。古所謂山川鬼神莫能自寧者,無甚于斯時也。上帝震怒,乃命皇上出而平之。黃鉞一揮,四海底定。非惟齊民之安,至於丘陵草木,皆克保其恒性。予驅馳戎馬之間,十有餘年,冒霜露而沖雨風,無斯須之寧。今幸列仕熙朝,職司喉舌,垂紳正笏,委委蛇蛇。回視昔日之為,果何如耶?號之以寧山,所以志也。山且寧,民物其有不寧者乎?雖然,名固寓也,字之而又號之,寓之寓者也。且夫地之載物,嶄絕而屹立者,人因呼之為山。山初不知其名為山也,名之為山,山且不能自知,況山之上又加其名曰某、曰某者乎?山既無定名,吾不知孰為寧山,而孰不為寧山乎?濠梁之間,吾廬在焉。環吾廬之青翠如沐者,皆山也,不止荊、杏二峰而已也。吾苟以寧山加之,山亦豈能拒予者哉?吾收山之名,而不求山之形,蓋欲全其天者爾。嗚呼,我則人也,非山也。山則山也,非人也。人今謂山為我,又安知山不謂我為山乎?若謂我為山,則山與我一矣。我與山一,則物我齊矣。物我既齊,而奚虛實之有?何當與子游於莽蒼之區,鴻蒙之都,招亡是公而談齊物者,可乎?」 濂矍然而謝曰:「公所見幾於道矣,濂尚何言哉!」作《甯山續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