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蘇曼殊 | 上頁 下頁
蘇曼殊簡介


  蘇曼殊(1884—1918年5月2日),原名戩,字子穀,後改名玄瑛(一作元瑛),出家後法號曼殊,曾用過的名號有四十多個。蘇家祖籍廣東香山縣(今中山縣),其父蘇傑生,名勝,字仁章,在日本橫濱充英商萬隆茶行買辦,娶有一妻三妾,長妾河合仙是日本人。蘇曼殊1884年9月28日(清光緒十年八月初十)生於日本橫濱,其生母是日本一位叫若子的下女,他出生後未滿三個月,生母就與蘇傑生脫離關係,獨自返回自己的家鄉,曼殊幼時由河合仙撫養,以後他只知河合仙是自己的生母。

  蘇曼殊六歲時,隨嫡母黃氏回到廣東香山老家,翌年隨鄉儒蘇若泉讀書,課餘喜歡繪畫。他在家不被嫡母黃氏愛護,在校又受到同學的歧視,被人視為「異類」,使他從小就產生了對封建家庭及社會的反感,曾想去廟裡當和尚。九歲那年,他父親經商失敗,從此家道中落,每況愈下。十三歲時,他從西班牙牧師羅弼·莊湘學英文。其後,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初寄食于上海姑母家,後受表兄林紫垣的資助讀書。

  1898年春,蘇曼殊東渡日本求學,入橫濱大同學校學習,與馮自由、鄭貫一諸人同學。1902年,他考入早稻田大學預科中國留學生部,學習期間參與興中會的活動,與廖仲愷、朱執信等結識。當時大多數留日學生受到革命思潮的薰陶,積極投身于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一年後,他轉入成城學校學軍事,又結識劉季平、黃興、陳天華、藍天蔚等人。基於愛國熱忱,他先後加入中國留日學生的第一個革命團體——青年會,以及拒俄義勇隊、軍國民教育會,成為留日學生革命運動中積極的一員。

  1903年9月,由於表兄林紫垣反對從事革命活動而斷絕接濟,蘇曼殊被迫回到國內,先後在蘇州、長沙、蕪湖、南京、安慶等地教書;也曾在上海《國民日日報》任翻譯、編輯;還為了與養母河合仙團聚,曾多次前往日本。在此期間,正是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日益高漲之時,他滿懷愛國熱忱,與秦毓鎏等參加過華興會在長沙的起義準備活動,並是光復會活動的中堅分子,與革命志士陶成章、劉少白、章士釗、楊篤生、張繼、章太炎、陳獨秀、柏文蔚、趙聲等相往還。蘇曼殊一面繼續參加革命活動,而以主要精力從事於「詞客飄蓬」的文學生涯。

  蘇曼殊是一個很有文學天才的人,他以滿腔的愛國熱忱撰寫雜文及詩,並作繪畫,寓其反清、反帝革命激情於作品中。重要著作有《女傑郭耳縵》、《嗚呼廣東人》、《本事詩十首》、《嶺海幽光錄》、《清秋弦目圖》等;編譯有《悲慘世界》、《娑羅海濱循跡記》、《文學因緣》、《拜倫詩選》、《燕子箋》等;繪畫有《兒童撲滿圖》、《獵胡圖》等。他用批判的武器對封建社會進行反抗,突出反清、反帝、反封建思想。其中特別強調「排滿」,並把批判的鋒芒指向傳統的統治思想,對孔子持否定態度,也譴責帝國主義的奴才。他鼓吹起義、暗殺,對無政府主義頗為欣賞。他同情窮人,憎恨富人,對未來新世界主張「公正」、「自由」,反對剝削和壓迫。

  由於對身世有「難言之恫」,加之蘇曼殊生活漂泊,造成經濟拮据,而思想傷感,時常有悲觀厭世和頹廢傾向。當上海《民國日日報》在1903年12月停刊後,他經馮自由的介紹,去香港見《中國日報》負責人陳少白,希望繼續從事革命活動,結果受到冷遇。在救國無門、生計斷絕之際,他一氣之下跑到廣東惠州一座破廟削髮為僧。蘇曼殊跟著老和尚靠化緣糊口,結果受不了饑餓和僧侶的戒律,只好拿了已故師兄法號曼殊的度牒回到香港,從此即以曼殊之名行世。

  其後,蘇曼殊繼續從事革命活動與文學創作,一度隻身前往暹羅(泰國)、錫蘭(斯裡蘭卡)、越南等地遊歷,熱衷於佛教。時常學佛典、學梵文、譯梵文典,撰《梵書摩多體文》,鑽研律宗,以苦為極,致力於佛經的研究。他主張改革佛教,強調佛教的獨立性和發揮其教化作用,闡揚「唯識論」和「禪宗」的境界。同時反對崇拜偶像,針對佛教、寺廟、教徒生活,與章太炎合撰《敬告十方佛教弟子啟》、《告宰官白衣啟》等文。其間,他曾應聘于曼￿青年會、錫蘭菩提寺;回到國內後,曾與章太炎等發起組織「亞洲和親會」,以反帝為主旨。

  辛亥革命起義前的一年左右,蘇曼殊再次遊歷新加坡、爪哇等地,一度在爪哇惹班的中華學校教英文,當他獲悉武昌首義成功的消息時,欣喜若狂地於1912年春回到上海,在《太平洋報》主筆政,不久加入南社。袁世凱篡權後,他一面滿懷憂國憂民之情,發表《討袁宣言》慷慨聲討;面以「批判的武器」通過文字形式進行鬥爭。在《太平洋報》、《民國》、《甲寅》、《小說大觀》、《青年雜誌》及《南社叢刊》等刊物,先後發表有《斷鴻零雁記》、《天涯紅淚記》(未完稿)、《絳紗記》、《焚劍記》、《碎簪記》、《非夢記》等小說;雜文《南洋話》;與人合編《漢英辭典》和《英漢辭典》等工具書;續成《燕子龕隨筆》;還選編中英詩合集的《英漢三味集》,向外國讀者介紹中國古代文學。此外,尚有《東居雜詩十九首》等詩歌問世。

  民國初年,在袁世凱、段祺瑞等北洋軍閥統治下,「莽操屍位」,一切成空,國家和社會依舊黑暗腐敗。蘇曼殊深感幻滅和失望,厭惡某些原革命黨人「乘時得位」,鄙視爭權做官,自己寧願賣文自給,或向朋友乞貸,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也不肯隨波逐流。他對國家的命運和社會的前途十分悲觀,厭世和頹廢思想更加嚴重;加之長期養成狂吸雪茄,濫飲冷水,喜食摩登糖及其他甜食,且飲食無節,致使腸胃病日益嚴重,身體極度虛弱;由於思想厭世,看破紅塵,早想結束生命,對自己的身體更加不顧。1917年夏,他從日本回國後腸胃病大發,之後又患肺炎,多種疾病纏身,長期住在醫院治療。翌年2月,他的病情惡化,5月2日,蘇曼殊病逝於上海廣慈醫院。

  蘇曼殊是清末民初的一位革命者,其短暫一生的主要成就是文學著作。他的詩歌、小說及翻譯作品在清末民初的文學史上佔有一定地位,有較深的影響。其遺著主要載于柳亞子編的《蘇曼殊全集》及施蟄存輯的《燕子龕詩》等書。

蘇曼殊

▲蘇曼殊1915年秋在東京


  【簡介W】

  蘇曼殊(1884年9月28日-1918年5月2日),本名戩(一說宗之助),字子榖,小字三郎,法號曼殊,後更名元瑛(一說玄瑛)。其先日本人,不詳其姓。(詳柳亞子《曼殊新傳》)(或詳文公直《蘇曼殊年譜》,柳亞子參訂)廣東香山(今廣東珠海)人。中國清末民初詩人、小說家、畫家、翻譯家,與弘一、敬安並稱為「民國三大詩僧」。

  ***

  其父蘇傑生,為日本橫濱山下町三十三番英國茶行買辦。在日本期間與日本婦女若子同居,生下了蘇曼殊。義母河合仙(詳文公直《蘇曼殊年譜》,柳亞子參訂)。

  蘇曼殊六歲(1889年)從嫡母黃氏歸瀝溪,始見祖父祖母,及長兄蘇焯。由於其帶有異族血統,在家族內備受排斥。有人說,曼殊十三歲就到新會慧龍寺出家做和尚,但後來又被家人找回,但這種說法證據不足。又據《蘇曼殊年譜》,1904年(二十一歲)二月中旬,曼殊竊取了已故師兄趙遣凡(法名「博經」)于廣州府雷峰海雲寺的戒牒出逃,此後便以「博經」自稱,並自取法號「曼殊」,故其實不是真正的出家僧,而其于世人的印象亦是半僧半俗,從不戒酒、肉、情色。

  十五歲時,家道中落,曼殊隨表兄再赴日本,在橫濱華僑設立的大同學校就讀。該校分甲乙兩級,甲級所授為中英文二科,乙級所授為中文一科。當時馮自由在甲級,蘇曼殊屬乙級,與馮自由的弟弟同班,二人由此相識。

  1901年經親屬林氏贊助考入早稻田大學預科學習,一年後因林氏贊助終止而停學。幸而清公使王大燮准許各省自費優秀學生改當公費生,曼殊遂經橫濱僑胞推舉,轉學振武學校(由東京成城學校改制而來)。此時他開始醉心於佛理。在日本期間,還結識了陳獨秀、章士釗、廖仲愷和何香凝等留學生,並先後參加了在日本成立的中國革命團體如青年會、興中會等。

  1903年,俄國侵佔東三省,蘇曼殊所在青年會組織拒俄義勇隊,後遷至香港。當時蘇傑生在家鄉已經為蘇曼殊訂下親事,趕到香港想勸其完婚,蘇曼殊避而不見。在革命同志陳少白的勸說下勉強返鄉,但是數月後即返港,並已剃度出家,法號曼殊。蘇曼殊很快來到江浙一帶,先後在蘇州吳中公學任教、《國民日報》擔任翻譯,並與章炳麟、柳亞子等人交遊。蘇曼殊一生曾幾次出家,但情緒反復多變,不能真正看破紅塵。他有時身披袈裟,誦經念佛;有時又與多情少女發生轟轟烈烈的戀情。後在上海時,蘇曼殊更自暴自棄,出入青樓妓院,還暴飲暴食,最終得了胃病。

  1918年5月2日,曼殊因胃病逝於上海廣慈醫院,年僅三十四歲。死前留下一偈:「一切有情,都無掛礙。」後孫文捐贈千金,葬其於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南社諸宗元撰《塔銘》。20世紀50年代墓坍,1964年遷葬於西湖西南側的雞籠山。

  創作和翻譯

  蘇曼殊能詩擅畫,通曉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翻譯作品有《拜倫詩選》和《悲慘世界》。《拜倫詩選》出版于宣統元年(1909年),以中國古體詩的形式翻譯《哀希臘》、《去國行》等篇。《悲慘世界》發表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最初譯名《慘社會》,在上海《國民日日報》上連載,其譯書未忠於原著,自第7回起,更杜撰情節,亂改處極多。他創作的小說有《斷鴻零雁記》、《絳紗記》、《焚劍記》、《碎簪記》、《非夢記》等,另有《天涯紅淚記》未完成。後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現存詩約有100首。

  其詩多感傷情調;小說運用淺近文言,描寫愛情故事,表現出頹廢色彩。加入革新派的文學團體南社,並在《民報》,《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

  佛教論述

  蘇曼殊一生多次出家、還俗,以半僧半俗的形象示人。但其在佛教內亦有改良的主張和論述。如《儆告十方佛弟子啟》、《告宰官白衣啟》等,他主張對佛教四大類內容進行改革,即禮懺、付法、趨炎、辦學。

  作品評價

  《斷鴻零雁記》被譽為「民國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是一部悲情愛情小說。郁達夫評論《斷鴻零雁記》:「有許多地方,太不自然,太不寫實,做作得太過。」

  錢鐘書在《圍城》裡借董斜川之口評論說「東洋留學生捧蘇曼殊,西洋留學生捧黃公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