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邵博 > 邵氏聞見後錄 | 上頁 下頁
一六七


  桃應問於孟子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叟殺人,則如之何?」

  曰:「執之而已矣。」

  「然則舜不禁與?」

  曰:「舜安得而禁之哉?夫有所受之也。」

  「然則舜如之何?」

  曰:「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其天下。」

  劉子曰:「孟子之言,察而不盡理,權而不盡義。孝子之事親也,既外竭其力,又內致其志,不使其親有不義之名,不使其人有間非之言。瞽叟使舜塗廩,從而焚之,乃下;使浚井,從而掩之,乃出;舜往于田,日號泣於旻天,夔夔齊栗,瞽叟亦允若。《書》曰:『父頑,母囂,弟傲,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由是觀之,舜為天子,瞽叟必不殺人也。仲尼之作《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故以子則諱父,以臣則諱君,豈獨《春秋》然哉?雖為士者亦然。故必原父子之親、君臣之義以聽之。昔者商鞅之作法也,太子犯之。鞅曰:太子,君之貳也,不可以刑,刑其傅與師。鞅之法刻矣,然而猶有所移。由是觀之,瞽叟殺人,皋陶必不執也。葉公子高問于孔子曰:『吾黨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何如?』孔子曰:『不可。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由是觀之,瞽叟殺人,皋陶雖執之,舜必不聽也。舜豈以天下有所受,顧臨其親哉?夫聖人莫大焉,天子莫尊焉,以天下養,莫備焉。德為聖人,尊為天子,以天下養,然而不能使其親無一朝之患,是則非舜也。知聖人之德,知天子之尊,知天下養之備焉,而不知天子父之貴也,而務搏執之,是則非皋陶也。無其事雲爾,有其事,奚至於『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故曰孟子之言,察而不盡理,權而不盡義。夫衡之為物也,徒懸則偏而倚,加權焉則運而平。一重一輕之間,聖人權之時也。請問權?曰:皋陶不難棄士,不過失刑而已矣。以君臣權之,天下之為君臣者必定,義莫高焉。舜不難棄位,不過隱法而已矣。以父子權之,天下之為父子者必悅,仁莫盛焉。故善為政者,無以小妨大,無以名毀義,無以術害道,無以所賤幹所貴,迂其身有以利天下則為之,貶其名有以安天下則為之,其唯舜、皋陶乎?」

  (右劉原父《明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