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歐陽修 > 歐陽修文集 | 上頁 下頁 |
送張唐民歸青州序 |
|
予讀《周禮》至於教民興學、選賢命士之法,未嘗不輟而歎息,以謂三代之際,士豈能素賢哉!當其王道備而習俗成,仁義禮樂達於學,孝慈友悌達于家,居有教養之漸,進有爵祿之勸,苟一不勉,則又有屏黜不齒戮辱之羞。然則士生其間,其勢不得不至於為善也,豈必生知之賢。及後世道缺學廢,苟偽之俗成,而忘其教養之具,至於爵祿黜辱之法,又失其方而不足以勸懼。然則士生其間能自為善卓然而不惑者,非其生知之性、天所賦予,其孰能至哉?則凡所謂賢者,其可貴於三代之士遠矣。故善人尤少。幸而有,則往往饑寒困踣之不暇,其幸者,或艱而後通。 夫賢者豈必困且艱歟?蓋高世則難合,違俗則多窮,亦其勢然也。嗚呼!人事修,則天下之人皆可使為善士,廢則雖天所賦予,其賢亦困于時。夫天非不好善,其不勝於人力者,其勢之然歟?此所謂天人之理,在於《周易》否泰消長之卦。能通其說,則自古賢聖窮達而禍福,皆可知而不足怪。 秀才張生居青州,其母賢而知書,三子喪其二,獨生最賢,行義聞於鄉,而好學力為古文,是謂卓然而不惑者也。今年舉進士,黜于有司,母老,而貧無以養,可謂困且艱矣。嗟乎!予力既不能周於生。而生尤好《易》,常以講於予,若歸而卒其業,則天命之理,人事之勢,窮達禍福,可以不動於其心。雖然,若生者豈必窮也哉?安知其不艱而後通也哉?慶曆二年三月十九日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