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納蘭性德 > 通志堂經解序 | 上頁 下頁
趙氏《春秋集傳》序


  東山趙子常先生,元季師事九江黃楚望,傳《春秋》之學,著《屬辭》《補注》《師說》三書。為三《傳》之學者,尊稱之先生。複有《集傳》十五卷,則先《屬辭》而成者。自序言:「策書之例十有五,而筆削之義有八。」迨後《屬辭》成,以《集傳》義例微有未合,更須討論,至正壬寅,先生再著其書,至昭公二十七年以病輟筆。門人倪尚誼授先生之義續成之,即今書也。先生常謂《屬辭》特推筆削之權,而《集傳》大明經世之志,必二書相表裡,而後《春秋》之旨方完。則是書宜與《屬辭》並行也,明矣。予得千頃堂藏本,因論次焉。竊觀宋元之際,新安沐浴紫陽之澤,老師宿儒,多出其間。若雲峰、雙湖兩胡氏,定宇陳氏,仲弘倪氏,見心程氏,皆能著書推明朱子之學。其與先生同時,又有環穀、蓉峰兩汪氏,風林朱氏,與先生輔翊開代,修明禮樂,為世儒宗。其纂輯群言,羽翼往說,如環穀之纂疏者,亦有其人。然未有迥然特出,能得知我罪我之義如先生者。先生蚤見楚望,即告以窮經之要在乎致思,於是深悟夫魯史有一定之書法,聖經有筆削之大旨,魯史亡而聖人所書遂莫能辨,獨幸左氏《傳》尚存遺法。杜預注左,于史例推之頗詳。公、穀二氏多舉書不書見義。其後止齋陳氏因《公》、《穀》所舉之書法,以考正《左傳》筆削大義,最為有征。故先生為《集傳》,本之二家,而兼采眾說,要使學者即策書之例,以求筆削之旨,則知聖經不可以虛詞立異,破碎牽合以為說,而後聖人之經明矣。故朱風林一見其書輒曰前無古人,其推服之如此,豈同時諸儒所可及哉!先生卒後,門人輯成藏弆,故人不見。嘉靖中,東阿劉隅始得其書于先生鄉人汪元錫,而屬教諭夏鏜傳之。噫!後之學者知三《傳》之不可廢,不僅抱遺經以究終始者,豈必賴是書也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