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納蘭性德 > 通志堂經解序 | 上頁 下頁
東谷鄭先生《易翼傳》序


  《易》之教失而為蔔筮之書,以流於陰陽點驗之術。王輔嗣曰:「互猶不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彌甚。」故其注《易》,端務明理,自謂有得於言象之表。然其失也,祖述老莊,謂有從無出,理寓於無,《易》以垂教,本備於有,是知有無之截然為兩。而不知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之原無二致也,於是心跡始判,學術、事功紛然駁雜矣。或者不安於淺近,而徒索之於無。其弊也,不至糟粕《詩》《書》,土苴仁義。不止程氏有憂之作為《易傳》,一以玩辭為主。其言曰:得于辭,不達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於辭而能通其意者也。故不涉於象數,象與占在其中矣。不落於有無,性命幽明之理著,事物情盡而開物成務之道備矣。朱子謂其用意精密,道理平正,尚疑其舉三百八十四爻盡屬之于人身,于作易之意有所未盡。且其間義理多伊川所自發,與經文隔膜,所以讀者難於貫穿。而程子亦自雲:「成書旋複修補,期於七十,其書始出。」又曰:「吾於此書,止說得七分,後人更須自體究。」其不取自信如此。此東谷鄭氏舜舉《翼傳》之所以作也。舜舉自序其所得于伊川者,由體用顯微之旨,而於其中猶不能以無疑。疑斯辨,辨斯明,凡伊川之隱而未發者,莫不嘗其窾綮,盡其節目,融會貫通而出之,然後確乎其有以自得也。夫明經者,必博觀眾家之說,折衷其是,以定一宗,故其理可明而異說不得以惑。則是書之作,雖不足以盡《易》,其有功于《易》也多矣,況于程氏之書也哉!予故特梓之以廣其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