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壽民 > 蜀山劍俠傳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一回 愛纏綿采藥上名山 驚搖落攜女遊城市(3)


  一會,有一個蓄髮小女孩,從後面端了兩大碗素麵湯出來。李寧父女正在腹中饑餓,再加上那兩碗素面是用筍片、松仁、香菌作成,清香適口,二人吃得非常之香。吃完之後,那小女孩端上漱口水。英瓊見她生得面容秀美,目如朗星,身材和自己差不多高下,十分羨愛,不住用兩目去打量。那小女孩見英瓊一派秀眉英風,姿容絕世,也不住用目朝英瓊觀看。二人都是惺惺惜惺惺,心中有了默契。李甯見英瓊這般景況,不等女兒說話,便問廣慧道:「這位小師父法號怎麼稱呼?這般打扮,想是帶發修行的了。」

  廣慧聞言,歎道:「她也是命多磨劫。出世不滿三年,家庭便遭奇冤慘禍,被貧尼帶入空門。因為她雖然生具夙根,可惜不是空門中人,並且她身上背著血海奇冤,早晚還要前去報仇,所以不曾與她落髮。她原姓余,英男的名字是貧尼所取。也同令媛本有一番因果,不過此時尚不是時候。現在天已不早,施主如果進城,也該走了,遲了恐怕城門關閉,進不去。貧尼也要到後面做功課去了。」

  李甯見廣慧大有逐客之意,就率英瓊告辭,並從身上取了二兩散碎銀子作為香資。廣慧先是不收,經不起李甯情意甚殷,只好留下。廣慧笑道:「小庵雖然清苦,尚可自給。好在這身外之物,施主不久也要它無用。我就暫時留著,替施主散給山下貧民吧。」

  李寧作別起身,廣慧推說要做功課,便往裡面走去,只由名喚英男的小女孩代送出來。

  行到庵門,李寧父女正要作別舉步,那英男忽然問英瓊道:「适才我不知姊姊到來,不曾請教貴姓。請問姊姊,敢莫就是後山頂上隱居的李老英雄父女嗎?」

  李甯聞言,暗自驚異,正要答言,英瓊搶著說道:「我正是後山頂上住的李英瓊,這便是我爹爹。你是如何知道的?」

  余英男聞言,立刻喜容滿面,答道:「果然我的猜想不差,不然我師父怎肯叫我去做面給你們吃呢?你有事先去吧,我們是一家人,早晚我自會到後山去尋你。」

  說到此間,忽聽那老佛婆喚道:「英姑,師太喚你快去呢。」

  余英男一面答應「來了」,一面對英瓊說道:「我名叫余英男,是廣慧師太的徒弟。你以後不要忘記了。」

  說罷,不俟英瓊答言,竟自轉身回去,將門關上。李寧見這庵中的小女孩,居然知道自己行藏,好生奇怪。想要二次進庵時,因見适才廣慧情景,去見也未必肯說,只得罷休。好在廣慧一臉正氣,她師徒所說的一番話俱無惡意,便打算由城中回來,再去探問個詳細。那英瓊在山中居住,正愁無伴,平空遇見一個心貌相合的伴侶,也恨不得由城中回來,立刻和英男訂交。父女二人各有心思,一面走,一面想,連山景也無暇賞玩。不知不覺過了涼風洞,從伏虎寺門前經過,穿古樹林,從冠峨場,經瑜伽河,由儒林橋走到勝風門,那就是縣城的南門。

  二人進了南門,先尋了一所客店住下。往熱鬧街市上買了許多油鹽醬醋米肉糖食等類,因為要差不多夠半年食用,買得很多,不便攜帶,俱都分別囑咐原賣鋪家,派人送往客店之內。然後再去添買一些禦寒之具同針線刀尺等類。正走在街旁,忽聽一聲呼號,聲如洪鐘。李甯急忙回頭看時,只見一個紅臉白眉的高大和尚,背著一個布袋,正向一家鋪子化緣。川人信佛者居多,峨眉全縣寺觀林立,人多樂於行善。那家鋪子便隨即給了那和尚幾個錢。那和尚也不爭多論少,接過錢便走。這時李甯正同那和尚擦肩而過。那和尚上下打量李寧父女兩眼,又走向別家募化去了。李甯見那和尚生得那般雄偉,知道是江湖上異人,本想上前設法問訊。後來一想,自己是避地之人,何必再生枝節?匆匆同了英瓊買完東西,回轉店房。叫店家備了幾色可口酒肴,父女二人一面喝酒吃菜,一面商談回山怎樣過冬之計。

  李寧闖蕩半生,如今英雄末路,來到峨眉這種仙境福地住了數月,眼看大好江山淪于異族,國破家亡,匡複無術,傷心已極,便起了出塵遺世之想。只因愛女尚未長成,不忍割捨。英瓊又愛學武,並且立誓不嫁,口口聲聲陪侍父親一世。他眼看這粉裝玉琢、冰雪聰明的一個愛女,怎肯將她配給庸夫俗子。長在深山隱居,目前固好,將來如何與她擇配,自是問題,幾杯濁酒下去,登時勾起心事,眼睛望著英瓊,只是沉吟不語。英瓊見父親飲酒犯愁思,正要婉言寬慰,忽聽店門內一陣喧嘩。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