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壽民 > 蜀山劍俠傳⑥ | 上頁 下頁 |
第二三九回 複壁行波潛蹤穿秘甬 遺音示業古洞困神嬰(2) |
|
那間圓門寬約兩丈,高約七丈,外觀已極崇宏。進去一看,更是彩光閃閃,耀眼欲花。尚幸易靜識得仙法微妙,知道此時相隨心幻,只把心神鎮定,靈府空明,一念不生,依舊緩緩前行。進不兩丈,忽聽一個少女喝道:「來人止步,免遭不測。」 易靜聽出這口音與上次來此取寶時聽到的相似,知是聖姑遺音,忙即止步。定睛一看,彩光已隨聲而隱,全景立即呈現。當地乃是一間極廣大的洞室,上下四壁俱是整片碧玉,地甚空曠。當中現出一座三丈方圓的白玉榻,榻上端端正正坐著一個妙齡少女,與上次東洞寶鼎前玉屏上面聖姑仙容一般無二,只裝束有異。滿頭秀髮披拂兩肩,一手指地,一手掐著印訣,柔荑纖纖,春蔥如玉。下面赤著一雙白如霜雪、脛跗豐妍的秀足。安穩合目,端坐其上,宛如朝霞和雪,容光照人。身穿一件白披衫,看去頗長,後半平鋪身後。端的妙相莊嚴,令人不敢逼視。那白玉圓榻後面環立著十二扇黃金屏風,金光燦爛,風雲雷電、水火刀箭之跡隱現其中。 榻前立著一盞白玉燈檠,佛火青瑩,焰光若定。燈側一柄尺許長的小金戈,一很好似新采折下來的樹枝,一撮黃土,一個盛水的小金盂,為物俱都不大,一樣接一樣,做一圈環繞在榻的左前面。易靜身已行近,相隔那燈不過三尺,先未見到。如非聞聲止步,再飛過去,定必衝撞上去。知是聖姑所設五宮五遁法物,既然遺音示警,可見今日之來也被算定。尤其神奇的是那麼高大莊嚴的寢宮,除金屏外看不出一毫行法之跡,四壁空空。如非早知洞中禁制,易地以觀,絕不知這是五遁法物,心中好生贊佩。 方在忖量進退,倏地眼前一亮,榻前玉石地面上忽湧起五尺大小一輪明光,恰似一面明鏡懸在空中。那光照到身上,當時只覺著心情一動,恐入幻境,忙鎮心神,定睛看時,光中景物人影忽似燈影子戲一般,一幕接一幕相繼現了出來。心神不特未為所攝,靈府反而越覺空明,仿佛境中人物景地均曾相識。知道聖姑法力神妙無窮,必早算出自己今日來此,特為指點玄機,並非幻象。斷定此舉必有深意,事關緊要。但是當地五遁禁制厲害,危機密佈,少時是否驟然發難,尚屬難知。為防萬一,索性在兜率寶傘護身之下,用一真大師所傳坐禪之法,運用玄功守定本命元神,潛心諦視。看到後來,方覺光中人景越看越熟,直似以前經過之事。忽又聽少女聲音清叱道:「道友危機將臨,還不省悟麼?」 說時,那鏡中正現出一個白衣少女為數妖人飛劍法寶環攻,遭了兵解。同時鏡中似有一片青光迎頭照來,為寶傘光華所阻,一閃不見。忽然大悟,把前幾生的經歷一一湧上心頭。 原來易靜正是聖姑昔年惟一好友白幽女,先也出身旁門,和聖姑一樣志行高潔,法力也在伯仲之間。不過聖姑喜靜,輕易不見生人,幽女好事疾惡,樹敵甚多。二人雖是同道至交,性情均極孤傲,不肯下人。聖姑天生麗質,仙根玉貌,未成道以前,垂涎她美色的人極多。聖姑偏又性行孤潔,一任勢迫利誘,誓死不屈,雖得保持童貞成道,卻受了無數顛連苦難,由此益發厭惡男子,積久成習,但對美貌少女卻極喜愛。當初收玉娘子崔盈時,幽女久聞崔盈淫惡凶狡,再四勸阻。彼時聖姑尚未得參正宗佛法,明知所說甚是,一則護短,向來不肯認過,二則極愛崔盈的聰明美麗,且已收下,不便反悔。始而只以婉言相謝,意欲嚴加訓勉,試為其難。 幽女見她不納良友忠言,心裡不悅,話越切直,力言此女不去,必為所誤。聖姑竟被激怒,說:「我自己甘願受累,即使此女真個犯規叛師,淫惡不法,我也加以容恕三次。只要她第四次不犯我手,決不親手殺她。我必將她感化教導,引使歸正才罷;否則有她在世一日,我也留此一日,不了此事,決不成真。再說,人非冥頑至愚,至多再蹈一次覆轍,焉有師長屢次成全寬免,尚不回頭之理?」 幽女答說:「妹子看此女美勝天仙,心同蛇蠍,儘管現在誓改前非,立志歸正,心口如一,並非虛假,但她惡根孽骨有生俱來,秉性如此,萬無改移。你又鍾愛太甚,異日盡得你所傳授,一旦舊態複萌便難制服。我不忍見平生良友為此淫賤受害累及仙業,將來你必後悔,我自代你除此禍胎便了。」 聖姑答說:「我生平行事從無後悔。此女在我未逐出門牆以前,無論是誰,不容加以欺侮,暫時不勞照顧。如等她三次犯戒之後,她已盡得我所傳,只恐道友今生要想除她,還未必能如意呢。」 這時二人爭論已久,話說得甚多,本就彼此生心,終致越說越僵。幽女見聖姑雖喜自負,彼此也常有爭執,從未生過芥蒂,此日言行大改常態,心料此女必是她的夙孽。受了幾句搶白,不覺有氣,互相打賭,說了幾句氣話,幽女一怒而去,由此二人蹤跡疏遠。 此事發生在三百多年以前,當時聖姑道己將成,只為根骨異稟雖然得天獨厚,可惜前生好些夙孽,所習不是玄門正宗,嬰兒煉成以後,介於散仙地仙之間,只能遨遊十洲三島,絕蹤飛行,不能飛升紫府,成就天仙位業。不得已而屍解再轉二劫。今世出生,便是人家棄嬰,九死一生,受盡苦難。後在依還嶺巧服靈藥,得了一部道書,才知吐納修煉。因為貌美,備歷險厄,幾迷本性。她恐再世墮落敗了道基,靜中虔心推算,本身又該皈依佛法,否則便須上東昆侖仙山自本岩去獨自虔修九百年,始可遂飛升之願。無如平日孤高自賞,除幽女外,絕少與人來往。又一連因色賈禍,每與外人相見,必定生事,心中厭惡。所居深在幻波池底,地極隱秘,日常禁閉嚴密,獨自清修,不見外人。雖急於皈依佛門,無人援引,正在舉棋不定。李寧前三生是一高僧,忽然夙緣湊合,途中巧遇,看出聖姑是佛門弟子,特以禪機點化,並令往遊身毒,尋取真經。 聖姑福至心靈,看出老和尚道行甚高,當時便欲皈依。高僧答說:「我雖指你迷途,做你師父卻還不稱。況我本身願行未完,夙孽未盡,尚須三世始能證果;況又圓寂轉世在即,就我應諾,也於你無益。你只要謹守我言,將真經物色到手,自行參悟,久而自通。到你二百年後,孽滿成道之日,我那第三生的師父佛法甚高,我必代你求說,以無邊法力,極大慈悲,在你要緊關頭前往,助你證果,飛升極樂便了。」 說罷,果然圓寂。聖姑只得膜拜頂禮一番,用法力將高僧戒體火葬,如言尋往身毒國。果然在一枯樹腹內尋到一段神木,詳譯上刻梵文,知道內藏一部佛家真經,為禪門無上妙諦。但有佛法封禁,深藏木內,須對神木用三年零六個月坐功,以自煉太乙精金之氣將木分解,始能取視。本約定幽女一人打坐,一人護法,將來一同開讀參悟。幽女性剛,立意不等崔盈三次犯戒,便將她除去,不再登門,連讀經之念也自息了。 照著聖姑本心,崔盈天性雖惡,資質極好,世無不可度化之人,又得了這部佛經,將來自己道成以後,一傳佛法,必能大徹大悟,不致重蹈覆轍。為了和幽女彼此負氣,斷了交往,別時話太決絕,一心想爭這口氣,對於多年道義之交也未忘懷。只為幽女所習旁門和自己一樣,法力雖高,在積煉有不少法寶,終是外道,如不早日改途皈依正教,終於不免兵解。彼此同時學道已有多年,前輩多已飛升仙去,再拜正教中後進為師,自然不願。難得無心中途遇神僧指點,遠遊西土,得了這部真經,正好一同參悟。偏生有了芥蒂,此時如往尋她,必當自己須人護法,有似屈就。意欲傳授崔盈法術,使其學成護法,等將真經取出再尋幽女,釋嫌修好,同參正果。 初上來時並不放心,連用巧法試探崔盈心志是否堅定,俱是始終如一,毫不動搖,恭謹已極,修為尤其精進,心裡還暗喜崔盈果符自己厚期。哪知崔盈奸狡異常,安心騙傳道法,強制欲念,天生淫毒之性,並非真要悔改。等到把乃師傳授得去多半,又得了幾件大有威力的法寶,聖姑對她也越比前寵愛,本可盡得師門心法。也是聖姑亟于取出真經,與良友、愛徒同參正果,並證己言不謬。估量崔盈可以勝任,便托護法入定。事前還格外小心,為防萬一魔頭來擾,自己多年苦修,心性又極堅定,十九無害,而護法人本是惡根,也許難於應付,特意把丹房用法力封閉嚴密,方始入定。 誰知護法人只是防禦外敵搶奪破壞,魔頭既不傷她,也非法力所能阻止。聖姑童貞入道,已曆多年,夙根深厚,心智靈明,魔頭並不能為害。只在初入定時,現了一些魔相,均以神智堅定,自然消失。崔盈卻是久曠之餘,早就難耐,護法已久,益發靜極思動,欲念橫生,直難自製。見師父入定以後,神儀內瑩,潛光外映,洞中封禁防備又嚴,斷定無事。並且此時心智純一,決無旁注,有此兩三年光陰,偷偷出去稍微解渴,急速趕回,當不至於被覺察。念頭一轉,心魂已飛,色膽如天,竟然私開禁制,離山遠出。在外半年多,不特重拾舊歡,另外還犯了許多淫惡之戒,反以不見師父追尋,認作不到功行圓滿不會發覺,只在期前趕回已足,樂得快活些日。漸漸留連忘返,膽子越大,仗著師傳法力,淫兇狠毒,較昔尤甚。後傳到白幽女耳中,覺著聖姑雖然護犢,不應縱其淫凶為惡,料有原故,忍不住趕往質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