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壽民 > 長眉真人傳 | 上頁 下頁
七九


  §第十九回 老蚌孕明珠灼灼桃花騰麗彩 金霞消毒眚森森劍氣射驚虹

  無垢情不可卻,抱起黃鐘試一飛行,果非凡骨,帶了同飛,並不累贅,也頗高興。因見為時尚早,先用傳聲和鄭隱商量,告以次日起身,帶了黃鐘同往。鄭隱為防幼童多口,洩露前事,也想無垢把人帶去,暗中向其詢問,以便設詞應付。遂答道:「此於可愛,又有夙根。恰巧新交同道李靜虛是位散仙,法力甚高,機緣頗巧,無須往尋令姊之友。明日起身,再飛山寨,見面商談,代為引進,比較省事。」

  無垢聞言,也覺機緣湊巧,轉告黃氏祖孫。均頗高興。因為黃鐘年幼,乃師不知住在何處,恐山居高寒,初去不慣,便代籌劃,連夜趕制隨身衣物。在黃家住了一日,中午方始起身往滇邊飛去。

  那山寨在雲南野人山邊界,四面高山環繞,更有大片森林,瘴氣甚重,外人從無入境。山寨所在,乃是山中大片盆地。山人共分姬薑兩姓,聚族而居,擁有良田十頃,物產豐富,人性也極善良。當初原是周室遺胤,因避戰國之亂,率領家族逃入深山,以耕獵畜牧自給。山中土地肥沃,稻粱三熟,桑麻遍野。衣冠禮樂,猶有前古遺風。氣候溫和,四時皆春。離寨百里左近,卻環繞著一圈峰崖,多是上下壁立,高矗人雲。山那邊更有無數森林沼澤,終年瘴氣鬱蒸,結為彩霧,惡禽猛獸、毒蟲大蟒盤踞其中。因有窮山惡水、毒瘴森林許多天險阻隔,仗著天時地利,隱藏在內。日出而作,日人而息,耕織畜獵,終生溫飽,不與世通已千餘年。每當月明之夜,蘆笙四起,情歌相答,少年男女,成對成雙,白衣如雪,翩躡起舞,互相追逐出沒,掩映于明月花林之中,宛如仙境。本是人間樂土,世外桃源。無如山中百物皆備,只是缺鹽。

  每隔三數年,必要選些精壯少年,帶了山中出產的藥材、獸皮之類,去往離山數百里的墟集之中,換些食鹽,回山應用。因有祖先遺訓,知道自己這一族人得天獨厚,懼怕萬一引鬼人室,故此千餘年來,從不開通山路。出山換鹽的人,均經訓練。出時,並向祖廟立誓:即便被人擄去,寧死也不洩漏真情。所經之處,形勢奇險,並還常遇毒蛇猛獸傷生送命。每次出山換鹽,人數至少二三十個,從無一次全數回轉。山人天性勇敢,體力強健,又是祖先成例,凡是功成歸來的人,全寨男女老少俱都另眼相看。再要遇見猛獸蟲蟒,死裡逃生,或將所遇惡物,殺死帶回,換回的鹽又多,更成眾中英雄,易受少女看重,求愛容易。當地離開城邑最遠,地勢偏僻異常,只近山一帶有幾處山人墟集,到了趕墟時節,也都公平交易,無故從不欺人。而這兩姓山人,祖先本是漢族,比較聰明,從來不露行藏,故此千餘年來無人留意。

  這年也是合該有事。近數十年,人丁興旺,用鹽大多。平日過慣安樂歲月,出產又多,交易方便。先是出山的人在墟集中發現一些山中沒有的玩好服用之物,一時好奇,違背祖訓,偷偷帶了回來,本是暗贈情侶。不料女子好奇,彼此炫弄妒羨,漸漸相習成風,每次出山換鹽,各人都從山外帶些新奇東西回來。剛巧這一代的寨主年老和善,以為以物易物,不至惹事;而這班人每次出山,多半死裡逃生,拿自己的性命去換公眾之用;寨中鹽最重要,如若無有,不特無以調味,人均淡食,還要害那最可怕的軟骨奇疾。一時寬容,未按祖規處罰。於是相習成風,互竟新奇,趕墟之外,又往相隔較近的大城州縣採辦選購。有兩個膽大的一開頭,群起效尤,只數十年光陰,把祖先淳樸之風變了多半。

  山中有一桃花湖,大抵百畝,湖水甚深,一碧澄泓,清可見底。四外滿植桃李等春花,花開時節,宛如大片碧琉璃,環繞上一圈錦霞,花光繁豔,倒影湖中,上下相映,清麗絕倫。湖中又產有一種桃花蚌,內蘊明珠,光作粉紅,鮮豔非常,為數甚多。山民見慣,不以為奇,平日只是采作山女裝飾。這年有一壯漢在月光下發現波心有大團五色奇光閃動,入水查看,人一沉水,不見再起,次早浮上半截殘屍。山人大驚,選了幾個水性好的壯漢入湖查看,發現湖心有兩巨穴:一是泉眼,深而不大:一是石窟,內中大蚌甚多。別無異狀。泉眼水力大猛,也未深入查看,不知人怎會死,半段殘屍如刀切的一樣,想不出是何原故。只將那些大蚌網起,這一次采得不少蚌珠。正趕這年有人出山,無意之中帶了幾粒在身旁,原想去往城中,打上兩對珠環,歸贈情人。不料這類珍寶易使惡人生心,惹出事來。

  先在途中遇一妖道,看出山人身有寶氣外映,暗中查聽,得知這類蚌珠山中甚多,還有大的,不由動了貪心。妖道原是雲南長狄洞妖人哈哈老祖新收徒孫膝高,無什法力。因聽一同門說起,師祖日前曾命門人留意,尋覓各種寶珠祭煉法寶,不知這類蚌珠光彩雖極好看,年歲不多,並非真選。一聽洞中還有大的,先想暗中跟去,強行奪取。後聽出姬、姜兩姓祖規甚嚴,外和內剛,並不怕死。又因師祖近年每說大劫降臨,雖能避免,也頗可慮。不許門人無故生事,隨意為惡。

  心想:「對方每次來往,均因沿途奇險,不能全數生還,引為恨事。這次出山,並還發現一條水桶般粗的巨蟒。雖因遇時聞風驚覺,冒險繞越,由百丈懸崖之上,用長索山藤攀援牽引而下,一人未傷,回去卻是必由之路。那蟒當日盤踞崖上,相隔十餘丈,有兩隻肥鹿走過,吃它身子一伸,便和箭一般竄將擊去,兩口吞下。等眾山人逃出老遠,隔山偷看,又見大群孔雀空中飛過。那蟒把頭昂起,微一屈伸,呼吸之間,立有兩隻孔雀先後被其吸住,翩然下墜,投入蟒口。跟著,張口一噴,孔雀全被咽下,將毛吐出,滿空均是金碧毛羽,飛舞如雪。那條長信寬達尺許,遠伸數尺,火焰也似。歸途如被發現,休想活命,全都想起心寒。出來時久,山中斷鹽,其勢不能不歸。我與其行強威逼,不如市恩賣好,相機下手。」

  便在暗中尾隨下去。

  眾人走到中途,發現那蟒正在崖上曬鱗。這次回時原具戒心,又山居年久,識得蟒性,事前算準時地。一見便知那蟒已然吃飽,向陽酣臥,不去惹它,便被看見,也可無害。難得相隔很遠,以為可以無事,俱都喜出望外。正用藤索魚貫上援,滿擬只一上崖,便可逃過蟒的目光。萬一被其發現,最險惡的地方已然避過,可以四散奔逃,絕不至於全數葬送。方喜這次一人未傷,取鹽又多,回山可以得獎。不料妖道事前早已想好詭計,先用邪法把蟒引開,等到眾人援上崖去,立時發難,暗中又去激怒那蟒,引向人行路上。同時幻化出兩條同樣大蟒,三面合圍,將眾人前後兩路一齊阻住,進退不得。妖人也真心狠,先使當頭幾個壯漢被蟒吞入腹內,然後淩空現身,用一口飛刀殺死真蟒,再朝兩條假蟒追去,故意不與眾人相見。眾人正在九死一生之際,見一短裝道人突由空中飛墜,將蟒殺死一條,下餘兩條也被迫走。均疑天神下降,紛紛跪地求告,禮拜不已。起身一看,人已無蹤。便把死蟒切斷,棄去頭尾,運了回去。

  當地山人喜吃蟒肉,視為美味,又得了一條蟒皮,死裡逃生,鹽包未失,均各喜慰,把妖道認為神仙。正打算立廟供奉,不料曬那蟒皮時節,有兩條大蟒相繼尋到,眾人不知是邪法幻化,個個膽寒。總算逃避得快,不曾傷人,只傷了一些牛羊牲畜。那蟒由此盤踞不去,不時在田野中亂竄,吞食豬牛,雞犬不寧。所過之處,田禾花樹,蕩然無存。有那膽大壯漢心中恨極,約了些人,埋伏蟒過之處,用寨中特製毒箭想射那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