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漁 > 連城璧 | 上頁 下頁
第一卷 譚楚玉戲裡傳情 劉藐姑曲終死節(2)


  誰想物極必反,傳了一世,又傳出一個不肖的女兒來,不但把祖宗的成憲視若弁髦,又且將慈母的芳規作為故紙,竟在假戲文裡面做出真戲文來,使千年萬載的人看個不了。

  這個女兒,小名叫做藐姑,容貌生得如花似玉,可稱絕世佳人,說不盡他一身的嬌媚,有古語四句,竟是他的定評: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紅。加之一寸則太長,損之一寸則太短。

  至於遏雲之曲,繞梁之音,一發是他長技,不消說得的了。

  他在場上搬演的時節,不但使千人叫絕,萬人贊奇,還要把一座無恙的乾坤忽然變做風魔世界,使滿場的人個個把持不定,都要死要活起來。

  為甚麼原故?只因看到那銷魂之處,忽而目定口呆,竟像把活人看死了;忽而手舞足蹈,又像把死人看活了。所以人都讚歎他道:「何物女子,竟操生殺之權?」他那班次裡面有這等一個女旦,也就勾出名了。誰想天不生無對之物,恰好又有一個正生,也是從來沒有腳色,與藐姑配合起來,真可謂天生一對,地生一雙。

  那個正生又有一樁奇處,當初不由生腳起手,是從淨醜裡面提拔出來的。要說這段姻緣,須從根腳上敘起。

  藐姑十二三歲的時節,還不曾會做成本的戲文,時常跟母親,做幾出零星雜劇。

  彼時有個少年,姓譚,名楚玉,是湖廣襄陽府人,原系舊家子弟,只因自幼喪母,隨了父母親在外面遊學。後來父親又死于異鄉,自己隻身無靠,流落在三吳、兩浙之間,年紀才十七歲。一見藐姑,就知道是個尤物,要相識他於未曾破體之先。

  乃以看戲為名,終日在戲房裡面走進走出,指望以眉眼傳情,挑逗他思春之念,先弄個破題上手,然後把承題、開講的工夫逐漸兒做去。

  誰想他父母拘管得緊,除了學戲之外,不許他見一個閒人,說一句閒話。譚楚玉窺伺了半年,只是無門可入。

  一日,聞得他班次裡面樣樣腳色都有了,只少一個大淨,還要尋個伶俐少年,與藐姑一同學戲。譚楚玉正在無聊之際,得了這個機會,怎肯不圖?就去見絳仙夫婦,把情願入班的話說了一遍。絳仙夫婦大喜,即日就留他拜了先生,與藐姑同堂演習。

  譚楚玉是個聰明的人,學起戲來自然觸類旁通,聞一知十,不消說得的了。藐姑此時年紀雖然幼小,知識還強似大人,譚楚玉未曾入班,藐姑就相中他的容貌,見他看戲看得殷懃,知道醉翁之意決不在酒,如今又見他投入班來,但知香豔之可親,不覺娼優之為賤,欲借同堂以納款,雖為花面而不辭,分明是個情種無疑了,就要把一點靈犀託付與他。

  怎奈那教戲的先生比父親更加嚴厲,念腳本的時節不許他交頭接耳,串科分的時節唯恐他靠體沾身。譚楚玉竟做了梁山伯,劉藐姑竟做了祝英台,雖然同窗共學,不曾說得一句衷情,只好相約到來生變做一對蝴蝶,同飛共宿而已。

  譚楚玉過了幾時,忽然懊悔起來,道:「有心學戲,除非學個正生,還存一線斯文之體。即使前世無緣,不能夠與他同床共枕,也在戲臺上面,借題說法,兩下裡訴訴衷腸。我叫他一聲妻,他少不得叫我一聲夫,雖然作不得正經,且占那一時三刻的風流,了了從前的心事,也不枉我入班一場。這花面腳色,豈是人做的東西?況且又氣悶不過,妝扮出來的不是村夫俗子,就是奴僕丫鬟。自己睜了餓眼,看他與別人做夫妻,這樣膀胱臭氣,如何忍得過?」

  一日,乘師父不在館中,眾腳色都坐在位上念戲。譚楚玉與藐姑相去不遠,要以齒頰傳情,又怕眾人聽見,還喜得一班之中,除了生旦二人,沒有一個通文理的,若說常談俗語,他便知道,略帶些「之乎者也」,就聽不明白了。

  譚楚玉乘他念戲之際,把眼睛覷著藐姑,卻像也是念戲一般,念與藐姑聽,道:「小姐小姐,你是個聰明絕頂之人,豈不知小生之來意乎?」藐姑也像念戲一般,答應他道:「人非木石,夫豈不知,但苦有情難訴耳。」譚楚玉又道:「老夫人提防得緊,村學究拘管得嚴,不知等到何時,才能夠遂我三生之願?」藐姑道:「只好兩心相許,俟諸異日而已。此時十目相視,萬無佳會可乘,幸勿妄想。」

  譚楚玉又低聲道:「花面腳色,竊恥為之,乞於令尊、令堂之前,早為緩頰,使得擢為正生,暫締場上之良緣,預作房中之佳兆,芳卿獨無意乎?」藐姑道:「此言甚善,但出於賤妾之中,反生堂上之疑,是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子當以術致之。」

  譚楚玉道:「術將安在?」藐姑低聲道:「通班以得子為重,子以不屑作花面而去之,則將無求不得,有蕭何在君側,勿慮追信之無人也。」譚楚玉點點頭道:「敬聞命矣。」

  過了幾日,就依計而行,辭別先生與絳仙夫婦,要依舊回去讀書。絳仙夫婦聞之,十分驚駭,道:「戲已學成,正要出門做生意了,為甚麼忽然要跳起槽來?」就與教戲的師父窮究他變卦之由。

  譚楚玉道:「人窮不可失志。我原是個讀書之人,不過因有計蕭條,沒奈何就此賤業,原要借優孟之衣冠,發洩我胸中之壘塊。只說做大淨的人,不是扮關雲長,就是扮楚霸王,雖然塗幾筆臉,做到那慷慨激烈之處還不失我英雄本色;哪裡曉得十本戲文之中,還沒有一本做君子,倒有九本做小人。這樣喪名敗節之事,豈大丈夫所為?故此不情願做他。」絳仙夫婦道:「你既不屑繼做花面,任憑尊意揀個好腳色做就是了,何須這等任性?」

  譚楚玉就把一應腳色都評品一番道:「老旦貼旦,以男子而屈為婦人,恐失丈夫之體;外腳末腳,以少年而扮作老子,恐銷英銳之氣;只是小生可以做得,又往往因人成事,助人成名,不能自辟門戶,究竟不是英雄本色,我也不情願做他。」戲師父對絳仙夫婦道:「照他這等說來,分明是以正生自居了。我看他人物聲音,倒是個正生的材料。只是戲文裡面,正生的曲白最多,如今各樣戲文都已串就,不日就要出門行道了,即使教他做生,那些腳本一時怎麼念得上?」

  譚楚玉笑一笑道:「只怕連一腳正生,我還不情願做;若還願做,那幾十本舊戲,如何經得我念?一日念一本,十日就念十本了。若遲一月出門,難道三十本戲文還不勾人家搬演不成?」那戲師父與他相處,一向知道他的記性最好,就勸絳仙夫婦把他改做。正生改了花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