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李漁 | 上頁 下頁 |
李漁年譜 |
|
一歲(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 舊曆八月初七生,浙江蘭溪夏李村人。 六歲(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 在如皋。伯父在如皋行醫,父親做藥材生意。李漁常隨伯父登「大人之門」。 八歲(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 在如皋。能詩。 十一歲(明天啟元年/1621年) 隨母離開如皋回到蘭溪。 嘗在梧桐樹上刻詩紀年。 十五歲(明天啟五年/1625年) 在蘭溪。作《續刻梧桐詩》自勵。 十七歲(明天啟七年/1627年) 在蘭溪。父病重,娶妻徐氏以「沖喜」。 十九歲(明崇禎二年/1629年) 在蘭溪。父病逝。 二十五歲(明崇禎八年/1635年) 在蘭溪。首次赴金華應童子試,以五經見拔,為浙江提學副使許豸賞識。 二十七歲(明崇禎十年/1637年) 入金華府學攻讀舉業。 二十九歲(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 首次赴杭州應鄉試,落榜而歸,作《榜後柬同時下第者》詩。 三十歲(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 在金華、蘭溪。元日,作《鳳凰如上憶吹簫·元日》,歎功名不就。 三十一歲(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 在金華、蘭溪。作《活虎行》、《歸故鄉賦》。 三十二歲(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 再次赴杭州應試,中途聞警而返,作《應試中途聞警歸》詩。 母逝。作《夜夢先慈責予荒廢舉業醒書自懲》、《清明日掃先慈墓》、《壬午除夕》等詩。 三十四歲(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 山中避亂,作《甲申紀亂》、《甲申避亂》等詩。 三十五歲(清順治二年/1645年) 避兵山中。亂後家毀。 七月初,暫入金華府通判許檄彩幕。 十月,納姬曹氏。 三十六歲(清順治三年/1646年) 清兵攻佔金華,作《婺城行吊胡仲衍中翰》、《挽季海濤先生》、《丙戌除夜》等詩。 回蘭溪夏李村「歸農學圃」,自喻為「識字農」。 三十七歲(清順治四年/1647年) 在蘭溪。剃髮有感,作《剃髮二首》。 三十八歲(清順治五年/1648年) 在蘭溪。伊山別業建成。作《伊山別業成寄同社五首》、《伊園雜詠》、《伊園十便》、《伊園十二宜》等詩。 三十九歲(清順治六年/1649年) 在蘭溪。被推為祠堂「總理」,為首倡建石坪壩等多處堰壩、水渠,以及且停亭等公益設施。 四十歲(清順治七年/1650年) 賣伊園,移居杭州,「賣賦以糊其口」。作《賣山券》。 四十一歲(清順治八年/1651年) 在杭州。作《憐香伴》傳奇。 四十二歲(清順治九年/1652年) 在杭州。作《風箏誤》傳奇。 四十三歲(清順治十年/1653年) 在杭州。作《意中緣》傳奇。 四十五歲(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 在杭州。作《玉搔頭》傳奇。 四十六歲(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 在杭州。《無聲戲》一集問世。 四十七歲(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 往來杭州、金陵(今南京)間。作《奈何天》傳奇,《無聲戲》二集問世。 四十八歲(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 往來杭州、金陵間。小說《十二樓》問世。 四十九歲(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 往來杭州、金陵間。《古今史略》、《蜃中樓》傳奇問世。 五十歲(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 在杭州。作五十壽辰。 副室紀氏生第一子將舒(字陶長)。 纂輯《尺牘初征》告成,吳梅村序。 大女婿沈因伯入贅。 五十一歲(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 在杭州。第二子將開(字信斯)出世。 作《比目魚》傳奇。 五十二歲(清康熙元年/1662年) 移家江寧。秋,游蘇州。喜得第三子將榮(早殤)、第四子將華(字莊南)。 五十三歲(清康熙二年/1663年) 在金陵,《資治新書》初集問世。 五十四歲(清康熙三年/1664年) 遊粵。《笠翁論古》問世。 五十五歲(清康熙四年/1665年) 在金陵。作《凰求鳳》傳奇。春遊揚州,冬遊杭州。 五十六歲(清康熙五年/1666年) 游京師。應陝西巡撫賈漢複之邀游秦地,至平陽,納喬姬。 妻徐氏生第五子將芬(早殤)。 五十七歲(清康熙六年/1667年) 應甘肅巡撫劉鬥之邀遊蘭州,納王姬。 游西嶽華山。 五十八歲(清康熙七年/1668年) 春返回金陵。作《巧團圓》傳奇。 遊粵。 五十九歲(清康熙八年/1669年) 初夏,芥子園落成。 六十歲(清康熙九年/1670年) 游閩,過蘭溪,作《二十年不返故鄉重歸志感》。 蘭溪知縣趙滾贈送李漁「才名震世」牌匾。 在福州過六十壽辰。 副室汪氏生第六子將芳(字漱六)。 六十一歲(清康熙十年/1671年) 游蘇州。應蒲松齡之邀,攜家班赴寶應為知縣孫蕙演戲祝壽。 《四六初征》、《閒情偶寄》問世。 冬,喬姬生一女,致病。 六十二歲(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 游楚。冬,喬姬於途中病故。作《斷腸詩二十首哭亡姬喬氏》等詩。 六十三歲(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 再游京師。為賈膠侯設計半畝園。 王姬病故于京師,作《後斷腸詩十首》、《喬複生王再來二姬合傳》等。 六十四歲(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 自京師而返。夏,遊蕪湖。秋,遊杭州。 繼室汪氏生第七子將蟠(字樹德)。 六十五歲(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 赴杭州,為浙江巡撫陳司貞祝壽。 五月遊紹興。 夏,送長子將舒、將開赴金華應童子試。 回杭,過嚴子陵釣台,作《多麗·過子陵釣台》詞。 六十六歲(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決策移家杭州。 六十七歲(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 孟春,移家至杭州。向都門故人求助。 六十八歲(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 在杭州。春,層園草成。 立秋日,撰寫《笠翁別集·弁言》。 中秋前十日,作《耐歌詞·自序》。 六十九歲(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在杭州。患病經年,不能出遊。 仲冬朔,作《千古奇聞·序》。 十一月四日,冬至,作《芥子園畫傳序》。 十二月,為毛聲山評《四大奇書第一種》(《三國演義》)作序。 七十歲(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 正月十三日病卒。葬杭州九曜山麓方家峪,時錢塘縣令梁允植為其題「湖上笠翁之墓」的墓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