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宗羲 > 明儒學案 | 上頁 下頁
黃道周


  黃道周字幼玄,號石齋,福之鎮海衛人。家貧,時時挾策遠遊,讀書羅浮山,山水暴漲,墮澗中,溯流而入,得遇異人,授以讀書之法,過目不忘。登天啟壬戌進士第,選庶吉士,散館補編修,即以終養歸。尋丁內艱,負土築墓,終喪丙舍。

  崇禎庚午,起原官。小人恨錢龍錫之定逆案,借袁崇煥邊事以陷之,下獄論死。先生抗疏頌冤,詔鐫三級,陛辭。因言《易》數,皇上禦極之元,當《師卦》上九,「開國承家,小人勿用」,以諷首輔溫體仁,削籍為民。丙子,起右中允,上言慎喜怒,省刑罰,即如鄭鄤杖母之獄,事屬曖昧,法不宜坐。奉旨切責。丁醜進左春坊、左諭德,大學士張至發選東宮官屬,不及先生。楊廷麟等之直講讀者以讓先生。至發曰:「道周意見不無少偏,近日疏三罪,四恥,七不如,有不如鄭鄤之語,蔑倫杖母,明旨煌煌,鄤何如人?而自謂不如,是可為元良輔導乎?」給事中馮元飆言:「道周忠足以動聖鑒,而不能得執政之心,恐天下後世,有以議閣臣之得失也。」

  戊寅,進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上禦經筵,問:「保舉考選,孰為得人?」先生對:「樹人如樹木,須養之數十年,始堪任用。近來人才遠不及古,況摧殘之後,必須深加培養。」上又問,對曰:「立朝之才存乎心術,治邊之才存乎形勢。先年督撫未講形勢要害,浪言剿撫,隨寇團走,事既不效,輒謂兵餉不足。其實新舊餉約千二百萬,可養四十萬之師,今寧、錦三協,兵僅十六萬,似不煩別求,以供剿寇之用也。」

  未幾楊嗣昌奪情入閣,陳新甲奪情起宣、大總督,方一藻以遼、撫議和。先生具三疏,一劾嗣昌,一劾新甲,一劾一藻。七月己巳,上召先生至平臺,問曰:「朕自經筵,略知學問。無所為而為之,謂天理,有所為而為之,謂人欲。爾疏適當枚蔔之後,果無所為乎?」對曰:「臣無所私。」上曰:「前月二十八日,推陳新甲,何不拜疏?」對曰:「禦史林蘭友,給事何楷,皆有劾疏,以同鄉恐涉嫌疑耳。」上曰:「今遂無嫌乎?」曰:「天下綱常,邊疆大計,失今不言,後將無及矣。臣所惜者,綱常名義,非私也。」上曰:「知爾素有清名,清雖美德,不可傲物遂非。唯伯夷為聖之清,若小廉曲謹,不受饋遺,此可為廉,未可為清也。」對曰:「伯夷全忠孝之節,孔子遂許其仁。」上以為強說。嗣昌出辯曰:「臣不生於空桑,豈遂不知父母?臣嘗再辭,而明旨敦迫甚至,臣父而在,且不敢自有其身,況敢有其子乎?道周學行人宗,臣實仰企之。今乃謂不如鄭鄤,臣始太息絕望。鄤之杖母,行同梟獍,道周又不如鄤,何言綱常耶?」先生曰:「臣言文章不如鄭鄤。」上責其朋比,對曰:「眾惡必察,豈得為比?」先生又曰:「古人對仗讀彈文,嗣昌身為大臣,理宜待罪,豈得出而角口?」於是嗣昌引退。上曰:「爾不宜誹謗大臣。」對曰:「臣與嗣昌比肩事主,何嫌何忌,而不盡言?」上曰:「孔子誅少正卯,當時亦稱聞人,惟以心逆而險,行僻而堅,言偽而辯,順非而澤,記醜而博,不免孔子之誅。今之人率多類此。」對曰:「少正卯心在欺世盜名,臣之心在明倫篤行。」上以褊激恣口,叱之去。

  先生曰:「臣今不盡言,則臣負陛下,陛下今日殺臣,則陛下負臣。」上曰:「爾讀書有年,祇成佞口。」先生又為上辯忠佞者久之,上怒甚,然亦奪於公議,止謫江西布政司知事。蓋上素知先生清苦無私。第三疏在枚蔔之後,小人中之者,謂當枚卜之時,隱忍不言,睥睨宣麻,宣麻不得,由是發憤耳。上入此間,亦遂疑先生平生言行之出於偽也。先是五月間,先生草劾一藻、新甲二疏,俾長班投會極門,長班恐疏上必敗枚蔔,乃駕言會極門中官索錢,先生無以應。至會推旨下,長班絕望,始並投三疏,故小人有此揣摩。彼小人之識見,亦猶夫長班之識見也。

  庚辰,江西巡撫解學龍疏薦地方人才,謂先生堪任輔導。上怒其朋比,逮先生及解撫,廷杖之,下刑部獄。戶部主事葉廷秀,太學生塗仲吉,上書頌先生,皆廷杖。先生在獄中,同獄者多來問學,偵事者上聞,詞連黃文煥、陳天定、文震亨、孫嘉績、楊廷麟、劉履丁、董養河、田詔。上使鎮撫司雜治之,連及者既不承,至有戟手而詈者,諸人皆返刑部,而先生改下北寺。當是時,告訐公行,小人創為福黨之說,以激上怒,必欲殺先生而後已。司寇劉澤深擬煙瘴遣戍,再奏不允。宜興出山,天下皇皇,以出先生望之。

  辛巳十二月,戍辰州衛。一日上禦經筵,歎講官不學,宜興進曰:「惟黃道周,識雖偏而學則長。」次輔蔣八公因言道周貧且病,乞移近戍。宜興曰:「皇上無我之心,有同天地,既道周有學,便可徑用,何言移戍?」上笑而不言。既退,即禦書原官起用。未上而京師陷。南渡,起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尋以祭告禹陵出,棲遲浙水。

  國亡之後,奉思文入福,遂首政府。是時政由鄭氏,祭則寡人。賜宴大臣,鄭氏欲居第一,先生謂祖制武職無班文官右者,相與爭執。鄭氏辭屈,嫌隙遂成。先生視鄭氏殊無經略之志,自謂出關,然不能發其一甲,轉其鬥粟,徒以忠義激發,旬月之間,揭竿雲集。先生親書告身獎語,給為公賞,得之者,榮於誥敕。從廣信抵衢州,為其門人所紿,至婺源明堂裡見執,系尚膳監,絕粒十四日不死,引磬又不殊。

  丙戌三月七日兵解,年六十二。

  先生深辨宋儒氣質之性之非,氣有清濁,質有敏鈍,自是氣質何關性上事?性則通天徹地,只此一物,於動極處見不動,於不睹不聞處見睹聞,著不得纖毫氣質。宋儒雖言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焉。畢竟從夾雜中辨別精微,早已拖泥帶水去也。故知先生之說為長,然離心之知覺,無所為性,離氣質亦無所為知覺,如此以求盡性,未免易落懸想。有先生之學,則可;無先生之學,尚須商量也。

  ·《榕壇問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