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宗羲 > 明儒學案 | 上頁 下頁
何瑭《陰陽管見》


  陰陽之論,予幼聞其名而未知其實,反復乎周,程、張、邵之書,出入乎佛、老、醫、蔔之說者,將二十年。至三十八歲,玩伏羲卦象而驗之以造化之道,乃若有得。惜諸儒之論,皆失其真也,欲著述以明之,以其非日用所急,且恐啟爭端也,藏之中心,蓋十五年於今矣。間與一二知己談之,而鄒東郭先生屬予筆之成書,因略書數條告之。王浚川、許函穀複有所疑,且予著述之本指亦未明也,乃補書三條於內。嗚呼!性命之難言也尚矣,一己之見,安敢必他人之皆我從哉?引伸觸類,正誤糾失,蓋有待乎世之君子焉!嘉靖五年九月朔日敘。

  造化之道,一陰一陽而已矣。陽動陰靜,陽明陰晦,陽有知陰無知,陰有形陽無形,陽無體以陰為體,陰無用待陽而用。二者相合,則物生;相離,則物死。微哉,微哉!通於其說,則鬼神之幽,人物之著,與夫天文、地理、醫卜、方技、仙佛之蘊,一以貫之而無遺矣。(右《第一章》)

  天為陽地為陰,火為陽水為陰,天,陽之陽也,故神而無形;地,陰之陰也,故形而不神;火,陽之陰也,故可見,然初無形也;水,陰之陽也,故能化,然終無知也。天變而為風,地變而為山,火變而為雷,水變而為澤,雨雪霜露,皆澤之類也。觀八卦之象,則可知矣。(右《第二章》)

  火陽也,其盛在天;水陰也,其盛在地。蓋各從其類也。何以明之?日為火之精,月為水之精。日近則為溫為暑,火偏盛也;日遠則為涼為寒,水偏盛也。四時之變,於是乎主矣。地雖有火,而不能為溫暑,天雖有水,而不能為寒涼,故曰其盛各有在也。(右《第三章》)

  或曰「水陰也,流而不息,安在其為靜乎?」曰:「流非水之本然也,水體凝而性靜者也。其融,火化之也;其流,天運之也。天火無形實為陰樞,而人不能見也,故謂水為動,誤矣。何以明之?水氣為寒,寒甚則冰,非有待於外也,水自遂其性耳。然則水之為靜也,昭昭矣。」(右《第四章》)

  或曰:「天有定形,故日月星宿之麗於天者,萬古不易。今謂天無形,殆未可乎?」曰:「此不難知也。既天有定形,日月五星,又何以有盈縮之異乎?若謂日月五星雖麗於天,而不為天所拘,故有盈縮之異,不知上何所系?下何所承?乃萬古而不墜乎?蓋天陽氣也,動而不息,其行至健,日月五星皆運於天者也。天行有常,故日月星宿,萬古不易,其有盈縮,則以象有大小,天運之有難易也。譬之浮物于水,小者順流而去,故疾;中者少遲;大者愈遲。其勢則然也。如此則謂天有定形者,其惑可解。謂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轉者,其說不攻而自破矣。」(右《第五章》)

  或曰:「天地水火恐未足以盡造化之蘊,不如以陰陽統之。」予竊以為陰陽者虛名也,天地水火者實體也,二而一者也。謂天地水火未足以盡造化之蘊,此特未之察耳。蓋人知水之為水,而不知寒涼潤澤皆水也;人知火之為火,而不知溫熱光明皆火也。天宰之以神,地載之以形,水火二者交會變化於其間,萬物由是而生,由是而死,造化之能事畢矣。自此之外,豈複有餘蘊乎?(右《第六章》)

  或曰:「《乾》靜專而動直,《坤》靜翕而動辟,《易大傳》也。今謂天專為動,地專為靜,何居?」曰:「《易大傳》之文,為乾坤交不交而言也。乾有時而不交坤,故謂之靜,然其本體之動者,自若也。坤有時而受乾之交,故謂之動,然其本體之靜者,亦自若也。觀天地則可知矣,夫何疑乎?」(右《第七章》)

  或曰:「《易大傳》謂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今謂天為陽,地為陰,不亦異乎?」曰:「乾,陽物也,其象為天;坤,陰物也,其象為地。茲非《易》道之彰彰者乎?」曰:「言若是之不同,何也?」曰:「各有指也。火,陽也,雖附於天而未嘗不行於地;水,陰也,雖附於地而未嘗不行於天。水火者,天地之二用也,故天有陰陽,地有柔剛,默識而旁通之,則並行而不悖矣。」(右《第八章》)

  或曰:「周子之太極何如?」曰:「非吾之所知也。其說謂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自今觀之,則天陽之動者也,果何時動極而靜乎?地陰之靜者也,果何時靜極而動乎?天不能生地,水不能生火,無愚智皆知之,乃謂陰陽相生,不亦誤乎?蓋天地水火,雖渾然而不可離,實燦然而不可亂。先儒但見其不相離,而未察其不可亂也,故立論混而無別。愚竊以為陰之與陽,謂之相依則可,謂之相生則不可。」(右《第九章》)

  或曰:「何謂太極?」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太極也。」「周子之論何如?」曰:「似矣,而實非也。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則固謂太極不外乎陰陽,而陰陽不外乎五行矣。自今論之,水,水也,火,火也,金木水火土之交,變也。土,地也,天安在乎?有地而無天,謂之造化之全,可乎?」一曰:「天太極也,故朱子以上天之載釋太極,以天道流行釋陰陽,豈可謂之有地而無天乎?」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之中有乾有坤,則天地皆太極之分體明矣。以天為太極之全體,而地為天之分體,豈不誤甚矣哉?《太極圖》為性理之首,而其失有如此者,故不可不辨。」(右《第十章》)

  或曰:「張子之《正蒙》何如?」曰:「太虛即氣,太虛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可見,散則離明不得施而無形不可見。不可因其可見始謂之有,因其不可見遂謂之無。故謂聖人不言有無,言有無為諸子之陋。此其書之大指也。殊不知造化之道,陽為神,陰為形,形聚則可見,散則不可見。神無聚散之跡,故終不可見。今夫人之知覺運動,皆神之所為也,是豈有形而可見乎?觀人則造化之妙可知矣。張子之論,蓋以意見窺測而未至者也。」(右《第十一章》)

  或曰:「邵子之經世何如?」曰:「元會運世之分,無所依據,先儒已有議其失者,今不贅論。天以日月星辰變而為暑寒晝夜,地以水火土石化而為雨風露雷。此其書之大指也。自今觀之,暑寒晝夜皆主,于日月星辰何有焉?風為天所變,雷為火所變,雨露皆水所變,其理甚明,少思則得之矣。火為風,石為雷,土為露,豈不牽強之甚哉?且其取象,《乾》不為天而為日,《離》不為日而為星,《坤》反為水,《坎》反為土,與伏羲之《易》象大異。乃自謂其學出於伏羲之《先天圖》,吾不知其說也。」(右《第十二章》)

  或曰:「子自謂所論皆出於伏羲之《易》,其詳何如?」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伏羲《易》象之本也。《乾》、《離》皆生於陽,故謂天火為陽;《坤》、《坎》皆生於陰,故謂地水為陰。《乾》變其初九為初六,則為《巽》,故謂風為天之變,蓋天下交于陰也;《坤》變其六三為九三,則為《艮》,故謂山為地之變,蓋地上交于陽也。《離》變其九三為六三,則為《震》,火為陰伏則奮擊而為雷,故謂雷為火之變;《坎》變其初六為初九,則為《兌》,水與陽交則相和而為澤,故謂澤為水之變。《坤》、《艮》、《離》、《震》相比,從其類也。《乾》、《兌》、《坎》、《巽》相遠,無乃以《乾》為陽,可下行於地之分,《坎》為陰之陽,亦能上入於天之分,故兩易其位耶?若以《兌》為《巽》,以《巽》為《兌》,則陰陽之分,尤為明順,然非後學所敢斷也。姑發此意,以俟再來之伏羲正焉。」(右《第十三章》)

  以伏羲之橫圖,豎起觀之,則造化在目中矣。此《易》之《太極圖》也。

  天—乾
  上 澤—兌 陽
  火—離
  雷—震
  風—巽
  水—坎
  下 山—艮 陰
  地—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