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宗羲 > 明儒學案 | 上頁 下頁
董澐《求心錄》


  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即是任理。

  千病萬痛從妄想生,故善學者,常令此心在無物處。

  知過即是良知,改過即是致知。

  恭默思道,凡思道者則自然恭默,非恭默以思道也。若一時不在道,則此心放逸,而恭默之容無矣。

  但要去邪念,不必去思,思者,吾心之變化也。正如風、雨、露、雷,種種各別,皆是太虛,太虛非此則亦無體,此雖可見,然實無作為,亦何從而見之也!

  但有一毫厭人之心,即謂之不敬,稍有此心,則人先厭我矣。

  但依得良知,禮法自在其中矣。

  心無所希,名之曰道。

  見性是性。

  聞驢悟道,因觸而碎。悟在聞前,道在驢外。

  橫逆之來,自謗訕怒駡,以至於不道之甚,無非是我實受用得力處。初不見其可憎,所謂山河大地,盡是黃金,滿世間皆藥物也。

  心無體也,綱常倫物、形質器用與心為體,舍萬象無太虛,舍萬事無心矣。分之則為物,合之則為心,見物便見心,離物見心亦是見鬼。此艮背行庭之義也。

  理之成形,因謂之氣。

  費處即是隱,不作體用看。

  五星聚奎,洛大儒斯出。五星聚室,陽明道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