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宗羲 > 梨洲集補遺 | 上頁 下頁 |
黃宗羲年譜(6) |
|
卷下 康熙九年(庚戌),公六十一歲。 閏二月丙午(十九日),同卬在、晦木、道傳諸公宿石井,賦詩紀事。秋,之郡城,寓證人書院。山陰周允華率子弟升階再拜,求為其祖雲淵先生作傳。之杭,寓吳山。越數日,泛西湖,至南山,曆高麗、法相、煙霞諸寺;遂上風篁嶺,酌龍井泉,尋壽聖院,返宿缽池庵。明日,冒雨披勾曲墓上湖船而回,作長歌紀之。冬,為甬上高旦中題主,至烏石山。明日,李杲堂文允、高辰四鬥權、元發泰初邀公入天童,山曉本晰特為上堂,言韓文公來也。遂同至阿育王寺觀舍利,公力辨其誣。得沈眉生手書,有句雲:春盡來書歲暮收,從前猶勝竟沈浮。時眉生不通音問二十年矣。冬盡,雨雪十日不止;四野凶荒,景象慘淡。聊取平日之文自娛,因為選定,題曰「庚戌集」,以生於庚戌,今編次適遇庚戌,其支幹為再值也。 十年(辛亥),公六十二歲。 之郡城,寓古小學。魯庶常韋庵■來訪,觀公文,歎曰:二川以後,百年無此作矣。張郡侯來請修郡志,公辭焉。 十一年(壬子),公六十三歲。 鄭子禹梅隨父秦川先生溱謁公于續鈔堂。選姚江逸詩。公平日于諸家文集,凡關涉本邑者必為記別;是年始選定(凡十五卷,已校梓。後又輯姚江文略、姚江瑣事,尚未梓)。作贈少保施忠湣公傳,並議立其弟之子銘為後(議載文定後集)。 十二(年癸醜),公六十四歲。 適甬上,范友仲引公登天一閣,發藏書;公取其流通未廣者鈔為書目,遂為好事者流傳。昆山徐尚書健庵乾學,使門生謄寫而去。太夫人八十壽辰,孫征君夏峰先生奇逢(時年九十矣)寄到理學宗傳一部,並壽詩一章;李征君映碧先生清,寄所著鶴齡錄為壽,巢孝廉端明亦為文以祝。公有謝祝壽諸君子詩。 十三年(甲寅),公六十五歲。 時群盜滿山,奉太夫人至海濱第四門,寓諸九征來聘書室。室容一幾,三幾之內,寢灶圖書鹹在焉。暇則泛汝仇湖,曆牛屯嶴、泊九龍亭,觀石壁鑿像;訪東山寺,略臨山以觀海。發篋,得半山(諱嘉仁)、景州(諱尚質)諸公詩稿、縮齋文集(澤望公集),皆為之校正作序。唐陸魯望、皮襲美有四明山倡和詩,分為九題;後之言四明名勝者,莫不淵源於是。公作四明山九題考,並各系之以詩。 十四年(乙卯),公六十六歲。 南山亂定,閏五月還故居。秋,孫千頃過訪,遂同遊永樂寺。八月,有客自長洲來,接沈眉生四月二十日手書;而眉生於五月三日逝世,此書蓋絕筆也。車廄謁楊慈湖先生墓。明文案選成,共二百十七卷(鈔入四庫全書。後廣為文海四百八十二卷,□鈔入四庫全書)。 十五年(丙辰),公六十七歲。 二月,之海昌。安陽許侍郎酉三三禮為邑令,以公曾主教于越中、甬東,戒邑士大夫胥會于北寺,昆山徐果亭秉義宮詹來,健庵大司寇遣門人彭羨門孫遹來;公曰:諸公愛民盡職,實時習之學也。留兩月,省覲歸;作留別海昌同學序。顧甯人先生炎武寓書於公,以所著日知錄呈請抨彈。六月己未(八日),葉安人卒;公囑鄭子禹梅作墓誌銘。九月,複之海昌,與朱止溪先生嘉征剪燭論文。九日,同仇滄柱、陳子棨、子文、查夏重、範文園出北門,至範文清東籬;有句雲:如此江山殘照下,奈何心事菊花邊。讀蘇子美哭師魯詩,次其韻哭沈眉生征君;公嘗謂終身偲偲之力,眉生與文虎二人而已。許公約十月朔日至海鹽雲岫山(即鷹窠頂)觀合朔;前一日,公與仇滄柱、邵蓼三、陳彝仲至其地,許公遲之寺中。五更時起觀之,遇雨(有鷹窠頂觀日月並升記);遂至胡考轅先生家觀藏書,其子令修為公發其故篋。集忠端公祠墓碑銘為正氣錄,刻之。明儒學案成,共六十二卷(鈔入四庫全書。安陽許氏、甬上範氏各刻數卷而輟,故城賈氏所刻雜以臆見。惟慈水鄭氏續完萬氏所未刻為善本。厥後莫寶齋侍郎晉重梓之本,亦有賈氏攙入處)。後又輯宋、元儒學案,尚未成編;遺命主一公成之(甬上全謝山太史祖望又續修之,共一百卷。慈水馮五橋雲濠校刊,板旋毀;道州何子貞編修紹基重刊)。 十六年(丁巳),公六十八歲。 仍主海昌講席。公每拈四書或五經作講義,令司講宣讀;讀畢,辨難蜂起。公曰:各人自用得著的,方是學問。尋行數墨,以附會一先生之言,則聖經賢傳,皆是糊心之具;朱子所謂譬之燭籠,添得一條骨子,則障了一路光明也(公在海昌凡五載,得公之傳者無聞焉。惟勾股之學,陳言揚得其傳耳)。甬上董子在中自京來,寄到葉訒庵學士方藹五古三百五十字,慫恿就道;公即次其韻,勉其承莊渠之絕學,而告以不出山之意。陸文虎先生之喪尚在淺土,公聞之泫然歎曰:是餘之罪也夫!乃告于世之為郭元振者,而使契弟子充宗董其事,且憶其生平之崖略而志之。甬上錢魯恭來求忠介公肅樂傳;公謂二十年來,乘桴之事若滅若沒,停筆追思,不知流涕之覆面也。李杲堂先生文允至,為會稽余若水增遠求銘;公仿葉水心並志陳同父、王道夫之例,作余若水、周唯一齊曾(甬人)兩先生墓誌銘。杲堂又謂公曰:文山屬銘于鄧元薦,以元薦同仕於行帳也。今行帳之臣無在者,蒼水(張司馬煌言)之銘,非子而誰?公乃按奇零草、北征錄次第之以為銘(司馬葬杭之南屏)。冬,囑鄭子禹梅作忠端公集序。 十七年(戊午),公六十九歲。 詔征博學鴻儒,掌院學士葉文敏公方藹以公名面奏。聖祖仁皇帝且移文吏部,公門人陳常庶怡庭錫嘏大驚曰:是將使先生為疊山、九靈之殺身也。因代為力辭,乃止(行狀作己未年事,今從神道碑系戊午)。至海昌,許公酉三從,受漳海黃忠端公(石齋先生諱道周,亦諡忠端)三易洞璣及授時、西洋、回回三曆。登龍山,拜徐忠襄公墓。 十八年(己未),公七十歲。 天一閣范左垣重訂書目,介門士王文三錫庸來求藏書記。之海昌,季子主一公隨侍。秋,之杭,與陳子夔獻同寓吳山。至六一泉,拜忠端公神位(六一泉有兩朝忠烈祠,尋改為廣化寺);南屏,尋張蒼水司馬墓。監修明史總裁徐立齋元文、葉訒庵方藹兩學士,征公門士萬處士季野斯同、明經貞一言同修;公以大事記(忠端公所記)、三史鈔授之,並作詩以送其行。 十九年(庚申),公七十一歲。 正月庚子(十日),姚太夫人卒(年八十有七)。立齋徐公謂公非可召使就試者,或可聘之修史;乃與前大理評事興化李映碧先生清兩人,特舉遺獻。奉旨:著該督撫以禮敦請。公寓書制府李公之芳、撫軍李公本晟,代以老病疏辭。已又奉特旨:凡黃宗羲有所論著及所見聞有資明史者,著該地方官鈔錄來京,宣付史館。李方伯士貞因招季子主一公至署,校勘若干冊,使胥吏數十人繕寫進呈(公長於史學,嘗欲重修宋史而未就,有叢目補遺三卷。又輯明史案二百四十四卷,故雖不赴征書,而史局大案總裁必諮于公。如曆志出於吳檢討任臣之手,乞公審正而後定。其論宋史別立道學傳為元儒之陋,公謂明史不當仍其例。時朱檢討彝尊方有此議,湯公斌出公書以示眾,遂去之。至於死忠之藉,尤多□核;地志亦多取公今水經為考證)。徐公又延主一公參史局;公以書戲之曰:昔聞首陽二老托孤于尚父,遂得三年食薇,顏色不壞;今我遣子從公,可以置我矣。上太夫人事略于史館(入明史列女傳)。徐果亭宮詹訪公黃竹浦,謂勝於過柴桑問浣花也。秋暮,天童山曉本晰過訪,不值;題詩於壁雲:短杖拄泥深尺許,遠隨牛跡辨荒村;先生乘興看花去,惆悵斜陽立板門。適海昌,過郡城,適輪庵禪師(文文肅公從子)開法於能仁寺,公相見話舊,愴然者久之。謝吊過桐溪,休陽汪氏三子(時僑寓桐溪)周青、晉賢、季青,出其詩稿求序。自訂南雷文案,授門人萬子充宗校、鄭子禹梅序(甬上門士校梓)。 二十年(辛酉),公七十二歲。 適海昌徐公燮為其祖忠襄公求神道碑銘;公謂白髮青鐙,回理前緒,猶可彷佛其六、七也。作吏部侍郎章公格庵正宸行狀、熊公雨殷汝霖行狀,上之史館。九月,公與慈邑劉仁規訪陳子禹梅于黃過草堂,以箑書壽序,祝其父秦川先生溱七十。甬上萬子公擇自淮歸,過訪。 二十一年(壬戌),公七十三歲。 至郡,遇百歲翁陳孝廉賡卿箴,以所用拄杖見贈,賦詩志謝。七月既望,與門士陸𨱅俟、蔣萬為、洪暉吉各賦詩一章。旋裡,遇十月之望,又賦詩一章。嘉善魏允劄來求其父子一先生學濂墓銘;公謂子一之大節,四十年尚然沈滯,則党人餘論錮之也,因為之發其沈屈。華亭張孝廉守求其父司馬澹若公履端家傳,公追憶五十年前以身所見聞者,銓次其事;家國之恨,集於筆端,不覺失聲痛哭。 二十二年(癸亥),公七十四歲。 正月杪,甬上後學陳辛學汝鹹(介眉先生子)從萬子充宗來問學;公謂人曰:是程門之楊迪、朱門之蔡沈也。四月,吳門周子佩先生千里來訪,上化安山,拜忠端公墓。作金陵懷舊詩十章,寄仲子直方公。平陽寺天岳詣黃竹浦,求公作山翁禪師文集序(公詩第三卷天嶽評點)。五月,之郡城,同門友董無休瑒、門人施勝吉敬觀徐文長題壁,即次其韻,並有尋禹穴宋六陵懷古詩。同輪庵欽虞諮牧陽和書院,時唱阮大鋮詞,其語多刺東林;公有句雲:故翻黨錮作新題。七月,之杭。王九公邀集湖舫,同會侯許霜岩、王廷獻賦詩志感。聞萬子充宗卒於寓,往哭之。至昆山,主徐司寇家,觀傳是樓書。朱之銓以其父文靖公行狀丐墓銘,公乃按狀而銘之。 二十三年(甲子),公七十五歲。 之杭,游南山,過法相寺。童、王兩校書乞詩還天臺。 二十四年(乙丑),公七十六歲。 往姑蘇,訪周子佩先生。時先生有僧舍,法東坡坐道堂四十九日,厚自煉養。因公至,破關出見。往昆山,顧景範以所作鄧丹邱(即起西)傳,請公志之。八月,返裡。萬子公擇自語溪返,過訪。歲暮,之甬上,並問陳子介眉病;介眉即以千秋相托。 二十五年(丙寅),公七十七歲。 督學王公顓庵掞,考圖經,知忠端公故有祠,飭即故里官埭浦口老屋三楹,肖像存舊;王明府嵩伊委沈教諭辰令煋攝二月祀事,公有記。三月,忠端公入祠鄉賢。公留城數日,值賽神之會,舉國若狂,作姚江春社賦。淮上顧在瞻𬤊自甬過竹浦,公謂在瞻如劍客奇材,當是稼軒同甫路上人物。六月丁醜(二十五日),仲弟晦木公卒(詳全太史鷓鴣先生神道表)。遷居周家埠。 二十六年(丁卯),公七十八歲。 王顓庵督學刊子劉子文集;公取家藏底草與伯繩先生原本(公次女婿茂林,念台先生塚孫也。家藏此本)逐一校勘,必以手跡為據(有刻子劉子全書啟,見未刻稿)。淮陽門士田守典來謁。聞陳子介眉、陳子夔獻訃音,作二律。衢州葉靜遠書來,有傳公已物故者;公以詩戲之曰:豈邀美醞同丁諷(宋丁諷人傳其死,京師諸人致奠美醞盈室),卻喜流傳似子瞻(子瞻在日,人亦訛傳其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