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宗羲 > 梨洲集補遺 | 上頁 下頁
黃宗羲年譜(1)


  黃梨洲先生年譜

  七世孫垕炳編輯

  敘

  國初所稱三大儒者,北則容城孫夏峰先生、西則盩厔李二曲先生、東南則我遺獻文孝公也。維時三峰鼎立,宇內景從,無所軒輊於其間;然身世之迍邅、著述之宏富、聲氣之應求,公視孫、李有加焉。公嘗自作年譜貽鄭高州,豫以志銘相屬。居無何,鄭氏不戒於火,失所藏;敝廬洊遭水火,並副本赤歸烏有。嗚呼!豈天不欲公之嘉言懿行與夫荼苦蓼辛之狀,昭示來世耶?抑其時忌諱甚嚴,欲使起軍、存亡、乞師諸大案泯沒其跡,以避旡妄之災耶?乾隆間,叔祖稚圭公裒集遺書,欲輯公年譜;未及編次,遽歸道山。厥後敬旃從兄思踵祖志,旋抱沈屙,招炳謂之曰:昔小雷公尋兄萬里,得七世宗子遺獻公表章之而益顯;子則遺獻七世宗子也,年譜之編輯,舍子其誰屬哉?炳曰:遺獻錐仇魏閹、腰緪虞淵,學包董鄭、行侔夷魚,性理文章,海內宗仰,夫何待後人之表揚。雖然,陽明、蕺山二先生年譜久行於世,而遺獻歿且百餘十年未有年譜,後人之咎奚辭焉?況遺獻運丁陽九,黨錮之餘,繼以兵革;兵革之後,繼以水火。其間圍城捕檄、變姓易名、潰軍焚寨、崩屋絕糧以及灑血淚于扶桑、冒鯨波於滄海,所謂野葛之味不止一尺者,固當大書以彰苦節也。於是發篋,得行略、神道碑、三大儒傳、文案、文定、詩曆、行朝錄、思舊錄為藍本,旁搜各家文集、明末野史、省府縣誌等書,信者采之、疑者闕之,仿王陽明先生年譜之例,事節其要、文取其簡,再易寒署而書成。嗚呼!公歿于康熙乙亥孟秋,距炳生於嘉慶乙亥孟秋,花甲僅再周耳。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以父子繼世論之,已六世而有餘;以三十年一世論之,計五世而不足。則夫抱殘守缺,搜輯於風微人往之餘,有足見公梗概者,謂非遺澤尚存哉!辛酉、壬戌間,炳攜此譜暨群籍避亂北鄉,僦居一室,寢處在南牗而置書北牖下。賊將至,居停主人曰:南牖明、北牖暗,置書暗中,賊疑有寶物藏焉者,書必毀。盍置於明處,使賊一覽而知為書也,庶免於蹂躪乎?乃移書南牖下,而奔避他所。已而賊至,舉火焚廬,朔風大作,餘宅皆燔,北牖亦毀;延及屋脊,賊遽退,天亦反風,居人出救火,而南牖僅存,譜竟無恙。嗚呼!此非文孝公在天之靈有以呵護之耶?不然,鮮有不為鄭氏之續矣。寇氛既熄,文教聿興,殘明紀事之書次第鋟出;乃複博采旁稽,重加厘訂。每條下不注出處者,因一條中多參用群書,不便備註;且以所引之書,博雅所共知也。今春朱鎮夫孝廉過留書種閣,慫恿付梓,且願助貲焉。既而林君祥純、謝生高樹謂公實海內百世之師,譜豈黃氏一家之書哉?出貲各梓一卷。而公生平之行事,庶後人得覘其𫌨縷矣。若夫事可征信而年次未詳者,當別為補遺一卷附於後。

  同治癸酉鬥指未、申兩辰之月大盡前一日,晜孫垕炳謹識。

  卷上

  公諱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忠端公之長子,居餘姚通德鄉黃竹浦。明魯監國時,以副憲從亡。鼎革後,講學甬、越間,屢征不起,大江以南之士多從之。世稱梨洲先生。卒後,門人私諡曰文孝。

  明萬曆三十八年(庚戌)八月八日戌時,公生。

  姚太夫人將分娩,忠端公預推祿命年月庚戌、乙酉,得日時庚寅、丙戌,配合極佳;然須聞金鼓之聲,乃驗。適有裡優鳴鉦擊鼓,而公生。日者謂與孔子生□,只差一字(見文定孔子生卒歲月辨)。乳名曰麟,太夫人夢有麟瑞故也。公生而岐嶷,壯能舉鼎。貌古而口微吃;額角有紅黑痣如錢,左右各一,或曰此日月痣雲。

  三十九年(辛亥),公二歲。

  四十年(壬子),公三歲。

  四十一年(癸醜),公四歲。

  八月乙未(十日),曾王母章太淑人卒。十一月丁醜(二十三日),曾王父贈太僕對川公卒。

  四十二年(甲寅),公五歲。

  四十三年(乙卯),公六歲。

  秋,忠端公舉於鄉。

  四十四年(丙辰),公七歲。

  春,忠端公成進士。七月辛未(三日),仲弟晦木公生(諱宗炎)。

  四十五年(丁巳),公八歲。

  忠端公授甯國府推官,公隨任。

  四十六年(戊午),公九歲。

  叔弟澤望公生(諱宗會)。

  四十七年(己未),公十歲。

  四十八年(庚申),公十一歲。

  天啟元年(辛酉),公十二歲。

  二年壬戌,公十三歲。

  自甯國回姚,赴郡城,應童子試。過空樓,聞笑語、弈棋聲,遂登樓睇視,見有五、六人倉皇急避;公追躡,惟見五通神之像設焉。此時公以孤身童子凝視,弗怖也。七月庚戌(十六日),季弟司輿公生(諱宗轅)。忠端公考授禦史,懸缺假歸。

  三年(癸亥),公十四歲。

  補仁和博士弟子員。秋,隨侍忠端公至京,見朱公未孩大典于李皇親園中。冬,忠端公授山東道監察禦史。公在京邸,好窺群籍,不瑣守章句。忠端公課以制義,公於完課之餘,潛購諸小說觀之。太夫人以告;忠端公曰:亦足開其智能。

  四年(甲子),公十五歲。

  時,逆奄竊政,党論方興。楊忠烈漣、左忠毅光鬥、魏忠節大中諸公與忠端公為同志,常夜過邸寓,屏左右論時事;獨公在側,故得盡知朝局清濁之分。

  五年(乙丑),公十六歲。

  三月,忠端公以劾奄媼魏忠賢、客氏,削籍歸。季弟孝先公生(諱宗彝)。十二月,公娶葉安人,為同邑廣西按察使六桐先生(諱憲祖)女(安人時年十七)。

  六年(丙寅),公十七歲。

  三月,忠端公與高忠憲攀龍、周忠介順昌、繆文貞昌期、周忠毅宗建、李忠毅應升、周忠惠起元,先後被逮。公適至郡城,劉念台先生宗周餞之蕭寺,忠端公命公從之遊。閏六月辛醜朔,忠端公卒於詔獄。凶問至,太夫人痛哭至暈絕。公勸解,太夫人曰:汝欲解我,第毋忘大父拈壁書耳。蓋封太僕鯤溟公,嘗於公出入處,大書「爾忘句踐殺爾父乎」八字拈於壁。公受教痛哭。冬,書窗油盞燈炷時吐青珠,細於芥子,堅不可破,竟夕可得圭撮;如是者月餘。或曰,此草舍利也。吳縣金孝廉宜蘇渾(與徐公石麒、朱公天麟,均系戊午江南鄉試忠端公分房所得士)來吊,痛哭而去(後宰英德殉難)。

  七年(丁卯),公十八歲。

  槜李徐忠襄公寶摩石麒(忠端公門生)渡江來吊;臨行,謂公曰:學不可雜,雜則無成;無亦將兵、農、禮、樂以至天時、地利、人情、物理可以佐廟謨、裨掌故者,隨其性之所近,並當一路,以為用世張本。此猶蘇子瞻教秦太虛多著實用之書之意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