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遵憲 > 日本國志 | 上頁 下頁 |
卷二十五 兵志五 |
|
海軍 日本古無海軍,安政二年六月,和蘭人始獻蒸氣船,德川將軍家定遣矢田崛景、藏勝麟太郎等於長崎就和蘭人學操汽船術,複遣梗本釜次郎、赤松太三郎等往和蘭國習海軍法,又購觀光艦于和蘭。其後相踵購幡龍、鹹臨、朝陽、富士山、開陽諸艦于和蘭、於美利堅。慶應丁卯,德川氏還政,設三職隸八課,始有海陸軍務之名,而未設專官。明治元年戊辰二月,改為軍防事務局,閏四月複改為軍務官,二年七月,又改為兵部省,皆以海軍隸其中,而別設海軍大將、中將、少將等官。四年四月,複置大、中、少佐,大、中、少尉諸官。八月,於兵部省中分陸軍、海軍二部,各設分局,逮五年二月,始廢兵部省,與陸軍分,專設海軍省。六年六月重定官職,沿為今制。 宜職凡分為二途:一曰文官,猶兵部。一日武官,猶水師提督、副將籌官、海軍文官。 官等表 (表略) 大、中、少將為將官,大、中、少佐為上長官,大、中、少尉為士官,少尉補及掌炮、水夫、木工三上長為准士官,下士以下凡分五等,共十五等。表中不及第十五等官吏,故十五等一等姑闕。自少尉補以上,以在海軍兵學校既經卒業者選舉之,循資格而遞升,不得越級。三上長及下士則于卒夫中拔擢。凡海軍武官專以備指揮船艦之用,平時將官皆不在艦,惟有事乃受命焉。上長官佐官充艦長者長居艦中。與士官其在職者,按月給俸,使之乘船則有加俸,或駛往外國及遇有戰爭又加俸焉。其不在職者名日非役武官,受每月俸金五分之三。下士以下亦有非役者,受其日給四分之一。或增立新軍,添置巨艦,則召募之以備舟楫之材,遇戰爭則檄集之。按日本海軍章程均依仿英國,非役官甚多,國家均給以祿。此種人員均于兵學校中經試業入選者,既不能遍授以事,故給祿以羈糜之,以收干城之用。蓋兵之所系在將,將之不明,以卒予敵,況航海一事尤非素習不能者乎?國家不惜糜費以養之,所以儲將材也。查武官俸金比文官為少,非役更少,然既博聲譽又複優遊無事,而外國政府、己國商船或延請之,亦得就其聘,故人亦多樂為之也。聞英國非役士官在商船營業,每歲必以二十八日歸海軍教練雲。艦長專司一艦之事,整飾船械,教練水夫,皆其專責。所有諸艦彼此輪替,互相調易,每艦必有軍醫以視疾病,有秘書以典文簿,有主計以司錢谷,有機關士以司機器。其餘按針、信號、帆索、鼓樂,各司其事。現在未命大將,自中將至少佐現共五十八人,中a四人,少將五人,大佐四人,中佐十人,少佐三十五人。、士官、准士官共三百二十一人,大尉五十二人,中尉九十人.少尉一百二十二人,少尉補五十七人。軍醫、秘書、主計、機關,列奏任以上者共一百八十四人。軍醫自少軍醫以上四十八人,秘書自少秘書以上共三十人,主計自少主計以上共六十人,機關自少機關以上共四十六人。考明治七年,奏任以上武官有二百二十二員,八年之間增二百八十餘員矣。初設海軍,多延西人為之駕駛,爾來艦長能不假他人手而航回之間,時損機器,每觸暗礁,蓋於此術猶未能精也。船艦 凡船艦必次第其等級,辨其製造之新舊,分其種類,驗其材質,度其首尾之長短,中幅之廣狹,船與身吃水之深淺,測其全身之重量,所容受之噸數,審其機關之運轉,別其車輪之明暗,算其馬力之虛實,胝其裝炮之多少,較其煤炭之容積與費用,區其官兵之數目。為表如左:舉其現在所有者,查日本尚有雲揚、第二丁卯、陽春、河內、武藏、和泉等艦,今皆廢毀,不著於此。 (表略) 凡軍艦等級分為七階:統官員兵士以四百五十五人以上為一等,三百十五人以上為二等,百七十人以上為三等,百人以上為四等,六十五人以上為五等,四十人以上為六等,三十九人以下為七等。其鐵甲船不問大中小,以一、二、三等軍艦之官兵充補。至運送船,則容載八百噸以上,總稱為四等;五百噸以上為五等,二百噸以上為六等,以下總稱為七等。軍艦,三等以上稱日大艦,六等以下稱日小艦,其間二等稱日中艦。大艦以大佐、中佐為艦長,中艦以少佐為艦長,小艦以大尉為艦長。合諸軍艦編為艦隊,亦分三等,大艦隊概以十二艘,中艦隊概以八艘,小艦隊概以四艘,每艦隊必以運送船一附屬焉。大艦隊以將官指揮,中艦隊或以少將,或大佐指揮,小艦隊以大佐指揮,是為常法。然苟以將官指揮,不問其所乘之艦列於何等,皆稱日旗艦。若大佐所乘則稱日指揮艦。此亦仿英國制度,其為此名者,蓋以大將指揮則于大檣上揭一、旗,中將則揭旗於前檣上,少將則揭旗於後檣上,艦皆日旗艦,將亦日旗將。若大佐則揭大帶旗以示分別,蓋大佐以下官專司一艦為艦長。若聯合艦隊,小艦隊得命其指揮,中艦隊以上,則必大、中、少將有故,乃能代理焉。平時軍艦除停泊之外,時於內海近港巡迴測量,間亦駛往外國。先是,萬延元年遣咸寧丸往美國,彼國水兵頗為輕侮。至明治八年,築波艦複往,則皆稱讚之。後於十二年,遣龍驤艦往土耳其。十四年,複遣之往澳大利亞焉。 日本海軍之興為日尚淺,明治十年,悉索諸賦購扶桑、金剛、比睿三艦於英國,稍能成軍。扶桑價銀九十六萬七千五圓,金剛、比睿各六十三,七千五百圓,此外則龍驤二十七萬圓,清輝等皆十六萬圓。當路者謀欲擴充之而力未能也。考英國水師兵船,有用之運師糧者,有用之貯軍實者,有用之運官兵者,此種船皆下等,或兼用帆船,日本之高雄、肇敏、快風皆是也。有用之鋇量者,有用之教練者,此多以次等船及舊式船為之,日本之築波、富士山、淺間、乾行,今皆在水師學校為教練船。有用之守港者,有用之撞突者,船頭有鐵錐,極鋒利,可以撞擊敵船。西語謂之蘭母,譯言牡羊,喻羊之以頭觸物也。華人謂之蚊子船,日本謂之東艦是也。有用之攻擊者,此為專用大炮,每船炮不過三四尊,西語謂之根缽,譯言炮船。日本之攝津、鳳翔、孟春、丁卯、乾行、千代田形、磐城皆是也。有用之侵內河港者,此種船多用一枝檣,西語謂之斯魯樸,日本譯為舊炮船。其富士山、清輝、日進、春日皆是也。有用之巡擊外洋者,用以往來海面,擒敵國各船,保己國商船者.西語謂之科魯色爾,譯言巡邏船。日本之金剛、比睿、龍驤、淺間、築波皆是也。至名日戰船,則可攻可守可戰。皆船堅而炮巨,其三等者,西語謂之廓非梯;二等者謂之富力結特,艙多分兩層,上層有炮臺,日本之扶桑亦此類也。其尤者為第一等戰艦,英語謂之施朴阿富蘭,譯言列陣船,謂其可成列而戰,如營陣之堅,難於搖撼也。此種船多用三層,上層有炮臺,日本無之。若英之因富列謝布,鐵甲厚至二十四英寸,載重三千一百五十五噸。船長至三百二十英尺,寬至七十五英尺,鐵甲之內複有鐵城形,高十二英尺,半入水中,半出水面,寬七十五英尺,長一百一十英尺,機關、蒸氣罐、器械、彈藥、炮臺皆在城牆內,此城牆厚四十一英寸,中有鐵厚十六至十七英寸不等。餘皆以印度堅木為之表裡,此牆外距船頭、船尾各一百五英尺,下距船底十八英尺牆腳之下以木為殼,取易浮也。船中機輪機關皆修兩副,以備更換。炮重至八十一噸,容藥三百磅。彈重至一千六百五十磅,船中鐵城之內有炮臺兩座,分列左右,與尋常安置前後者不同,台高十二英尺,內徑二十八英尺,八十一噸重,炮共四尊。蓋自帆檣易為車輪,而風檣失其利;板木變為鐵甲,而木舟失其用。逮乎近日,各國爭強角力,日進日新,鐵甲之不已,複益以鐵城,直無異建銅牆鐵壁於海中,而與人爭地,宜乎無敵不摧,無城不克矣。雖然,輸之攻有盡,墨之守無窮。炮過重則舟不勝,舟過重則水不勝,故船堅炮巨不能無止境。而海底之水雷,岸上之炮彈,則其力不可限量也。又況費用過巨,制一因富列謝布船之費,可以造炮船六艘。當中國購龍驤、虎威諸炮船時,美國機器長某上書其政府以為得策,日苟炮船有三十六噸,八百磅之彈,則舉四炮船之力,足以敵一鐵甲綽乎有餘裕,此亦一理也。竊謂中國有十數大鐵甲雄鎮海口,其他則多造炮船與巡邏船為宜。日本海軍規模未備,特舉英國海軍大凡以告知兵者。至於機關之微,車輪之巧,炮彈之精,是皆專門之學,不盡著於篇。 兵卒 兵卒統稱日水兵,多募壯勇充之,據徵兵令曰:"海軍別設方法以徵集。"蓋海軍之役自屬專門,欲於人民賦兵撰充甚難,且年限較長,人數較少,故用賦兵不如募壯兵也。考各國水兵章程不一,然大概二種:一目募兵,亦謂自奮兵。一曰役兵,則使海岸人R編入兵籍,強之充役。若遇戰時,凡國中商船水夫皆應歸調覯海軍別有徵募規則:一日凡願充水兵者,年歲限十五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二日曾在西洋式之帆船及汽船營業者,不拘年歲亦可採用。三日海軍在職之期限,定七年或五年,期限中不得他往。考英國章程,凡水兵在船遵守軍律,非經官吏允許不得上岸,否則直以逃亡律處斷。近來有終身充兵者,以十年為期,期滿再任,許假期二十一日,然後再移他艦。四日期滿之後如願再充,准其續任三年。五日在期限中不得離船,即父子兄弟有疾不得告假往視。六日當奉職時,家族許量給以扶助金。案英國海軍章程,水夫與水兵歧而為二,此法未善,英國亦屢欲更改而未及舉行也。其充水兵者,海陸並用,此中多屬炮兵,凡被服器用、操練方法皆無異于陸軍。據其一千八百七十九年之數,駐岸水兵六千八百人,此種皆習水者,時與在船水兵互相更替。在船水兵六千二百人,而水夫則共三萬五千一百人,尚有水師童僕五千三百入,都共五萬三千四百五十人,此皆常備兵之數也。外此尚有三種留兵:一海防衛兵,此種兵本是守衛海岸,兼在巡船以嚴查商賈漏稅者,後無此患,故變為海岸衛兵。分英國海岸為十一州,隸于各海軍艦長麾下。艦長之次複有士官監督之,或屬炮船,或屬巡艇,以時查察港漢,此兵頗能自如,每在近傍海岸經營小舍,常時駐居,有事乃下船以供職,若遇戰爭,則皆使服役軍艦。此隊殆有七千五百人。一日海防自願兵,在海軍猶民兵也,此於海岸貿易及船舶供事之人,盡編兵籍,每歲亦酌給以銀。一年中於二十八日間歸海軍衛兵士官麾下,受其教練,有戰爭時則應募,限二年期在軍艦服役。此隊現有五千五百人。又一曰海軍留兵,稍似乎海防豫備兵,其所以異者,平時在航海船,戰時應募,於五年供役在軍艦。此隊殆有一萬六千人雲。附識於此。 經費 自明治元年至明治八年六月,海軍省費共金五百六十七萬五千一百三十三圓八十六錢,又買軍艦費一百七十七萬一百八圓六十四錢,購兵器費一百七萬四千.七十九圓八十三錢。明治八年自八年七月起,至九年六月止.下同。費共金二百七十萬圓,九年費三百五十四萬九千七百圓,十年費三百二十一萬七幹五百圓,十一年費二百六十四萬一千六百圓,十二年費二百六十三萬六千三百圓。十三年費三百零六十五萬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