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遵憲 > 日本國志 | 上頁 下頁
卷二十四 兵志四


  陸軍經費

  明治二年始設兵部省定額,每月金六萬圓,米八百十石,三年亦同定額,四年自三年十月起至是年九月止。定額一年米三十萬石。此內米二十八萬石,當時米價值金一百八十七七千八百二十六圓,又增額外金一百五萬四千九六十餘圓,又增親兵費三十二千七百餘圓,合二年、三年兩歲之額,猶有餘金二千五百八十餘圓,交還大藏省。五年定額金自四年十月起至是年九月止。八百萬圓。是年支用七百七十三萬零七百四十六圓,余金二十六萬二千七百餘圓,交還大藏省。六年定額金九百二十三萬六百圓,本系定額八百萬圓,因五年改曆,將五年十一、十二兩月併入是年,故有此數。又額金十一萬五千四百餘圓,禦親兵解隊費十四萬七千五百餘圓,是年支用六百九十四萬零六百零九圓,余金二百零二萬八千六百四十圓,交還大藏省。七年定額金自正月至十二月。八百萬圓,是午支用金七百九十三萬三千一百四十圓,余金六萬六千八百五十tl圓,交還大藏省。八年半年內定額金四百萬圓,是時支用三百八十九萬八千三百十五圓,余金十萬一千六百八十四圓,交還大藏省。八年度自八年七月至九年六月稱為八年度,是時由大政官頒行會計法,皆從本年七月起至明年六月止為一年,以後稱為某年度者准此。定額金六百九十四萬六千二百七十五圓,是年支用六百七十七萬四千一百十五圓,余金十七萬二千一百五十九圓,交還大藏省。九年度定額金七百二十三萬一千八百六十九圓,是年支用六七十八八千一百五十八圓,未經決算金十七萬九千四十四圓余金二十六萬五千二百九十五圓,交還大藏省。十年度定額金五百八十五刀圓,是支用金六百一十萬六千三百五十一圓。十一年度定額金五百七十四萬三千一百圓,是年支用金六百四十二萬四千一百四十五圓。十二年度定額金七百一十九萬零一千圓,別有增額金、臨時費金,合共八百三十一萬四千一百二十二圓,是年共用八百一十四萬三千四百三十一圓,未決算費二萬三千四百九十圓,余金一十四萬七千二百零九圓,交還大藏省。十三年度豫算金八百一十五萬一千圓,維新之後,每歲遞增,十年之間合計已用六千余萬圓,而明治五、六兩年,福山等九處暴徒鎮撫費、明治七年佐賀征討費凡用金九十一萬六千二百八十四圓。及是年臺灣之役、凡用金七百七十一萬八千三百十四圓。八年朝鮮之役、凡用金四十九萬五千六百二十三圓。十年鹿兒島征討費凡用金四千二百一萬圓。不在其內。凡經費豫算一年所用呈之太政官,經太政官核定支給,名為定額金。定額之外,有一時費,有臨時費,亦預計其數,請太政官支給,名為額外金。總稱為豫算。每一年則開列支用款目,呈之太政官,有餘繳之大藏省,一時未能清算名日現計,一切清款名日決算,若有征戰非常之事,則別支鉅款,不列於經費。今將明治十二年度經費列表于左,可知其經常費用之大概雲。

  陸軍經費出入表

  (表略)

  足顎額外總計八百一十四乃三幹六百一十圓。軍律凡軍人、軍屬皆別設軍律,不與凡民齊從。前所行律,其處分將校者日自裁,日奪官,日回籍,日停官,日降官,日閉門,日謹慎。處分下士兵卒之律,日死,日徒,日戒役,日黜等,日降等,日杖,日笞,日禁錮。至明治十四年四月,司法省既改頒法律,因亦改正陸軍軍律。凡軍人、軍屬皆受治於此律,惟在豫備、後備軍籍者,除召集時及有特例外,不依此刑法處斷。總分為重罪、輕罪二種。重罪之主刑:猶日本律。一死刑,二無期徒刑,三有期徒刑,四無期流刑,五有期流刑,六重懲役,七輕懲役,八重禁獄,九輕禁獄。輕罪之主刑:一重禁錮,二輕禁錮。其附加刑:亦曰閏刑。一剝奪公權,二剝官,三停止公權,四禁治產,五監視,六沒收。以上各罪名皆詳《刑法志》中。

  凡于陸軍法衙處死刑者,皆銃殺之,非奉陸軍卿命不得行,惟行軍合圍之地,有特權者亦得行之。徒刑不分有期無期,發遣島地使服役滿六十歲者免苦役,酌派相當之役。有期徒刑十二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流刑不分有期無期,幽於島獄,無期流囚已過五年,行政官得因其人品令出獄在島內居住,有期流囚過三年亦如之。不服役,有期流刑十二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懲役入內地懲役場使服役,滿六十歲者免苦役,酌派相當之役,凡服役囚人所得工錢,從監獄規則,分之若干以供獄費,若干以給囚人,但服役不滿一百日不許分給。重懲役九年以上,十一年以下。輕懲役六年以上,八年以下。禁獄入內地獄,不服役,重禁獄九年以上,十一年以下。輕禁獄六年以上,八年以下。禁錮人禁錮場服役,輕禁錮不服役,禁錮不分輕重,皆十一年以上,五年以下。仍各就本條區別長短,于陸軍法衙依通行刑法應罰金科料者,詳《刑法志》。限內不完納,則換禁錮拘留。其附加刑之處分,有既科主刑即科附刑者,如處重罪刑即剝奪終身公權,在刑期內禁治家產。處禁錮者即剝官,在刑期內即停止公權。處輕罪刑付監視者,在刑期內即停止公權是也。有減輕主刑而科附刑者。如處重罪刑者已過期三分之二,則付於監視。如有期徒刑十二年之三分二即八年。有既免主刑而後科附刑者,如徒流禁獄者既出獄,而仍付監視是也。凡監視者,行政官得因其品行酌量假免之。大概同通行刑法,惟下士諸卒犯通行刑法,雖處禁錮,於常備、豫備、後備之役限中,仍不免役。又下士諸卒犯此刑法及通行刑法,應付監視者亦不付監視。又本律無正條者,得引通行刑法處斷。惟犯此刑法殺傷人者,照通行殺傷律從重處斷,此律之綱領也。其通行刑法中所載刑期計算、假出獄期滿、免除複權諸例,皆依行之。

  詳《刑法志》中。其用之以行刑法者,有日加減例,加重者自無期徒刑以下,雖加不得入死刑。有日不論罪及減輕例,有日自首減輕例,有日酌量減輕例,有日再犯加重例,但非再犯陸軍刑法不論。有日加減順序例,有日數罪俱發例,有日數人共犯例,軍人與非軍人共犯罪,軍人依陸軍刑法處斷,非軍人依通行刑法處斷,惟非軍人而犯軍法者不在此限。有日從犯例,有日未遂犯例,其處置之法亦大概同于通行刑法。

  至軍人軍屬所犯之罪,統分為八類:一,反亂。軍人凡稱軍人,統將官及其同等官、上長官、官、下士諸卒而言。結黨嵐兵器為反亂者,其倡亂魁首及指揮群眾、管理樞要者皆處死。情狀輕者處無期流刑。司諸職事、資給軍用統兵器彈藥及軍需諸物。於亂黨者,劫掠軍用者,將校處死刑,餘處有期流刑。情狀輕者處禁獄。襄助其事、服從其事者,處輕禁錮。軍人謀亂故殺鎮撫官,及妄毀家屋、船舶、倉庫者,處死刑。軍人為利敵軍,以所部兵隊、所有軍用、及關於軍事之土地、家屋、船舶付於敵者,燒毀關於軍事之家屋、船舶、槍炮及其他物品,毀壞可供戰用之道路、橋樑、汽車、電線、村落、森林者,指告要害或開示密書暗號、漏泄軍機者,於受圍之地欲令其司令官凡稱司令官,謂一軍、一團、其他一部長之任司令者。降於敵者,為敵募兵者,在敵前誘隊兵潰散、阻隊兵集合者,致軍用缺亡者,叫呼喧嘩造言飛語者,通信於敵者,誘助容隱間諜者,放縱俘虜降人或劫奪者,皆處死刑。欲犯諸罪為豫備者,照本律減一等。雖經豫備於事前,自首者免本刑,付監視。將校加剝官。為犯罪人會議,貸與家屋者,處輕禁錮。軍人抗違上官命令,凡稱上官者,謂同任一事官等居上者,或雖同等而職事居上者,凡在其部內皆稱上官,雖上等卒其部下亦准之。在敵前處死,在臨戰合圍之地處輕禁錮。若二人以上共犯,在敵前皆處死。在軍中或臨戰合圍之地,首從分別處治。二,擅權。受司令官停戰命令猶浪戰者,背司令官命擅進退兵隊者,皆處死。擅募人充隊伍者,處輕禁錮。三,辱職。要塞司令官及堡壘司令官臨敵不盡職而遽降者,舉所轄之地予敵者,處死。司令官在野戰之地率兵隊降敵者,處輕禁錮。其不盡可盡之職者,處死刑。勢窮日竭,出不得己而後降者,僅輕禁錮。猶日有日而不日乃處之死。同一降敵而輕重懸殊,所以體人情、警軍職也。將校在敵前不盡職而遁者,處死刑。將校當部下兵徒擾亂不盡法以鎮撫者,處輕禁錮。四,暴行。軍人對上官為暴行,處輕禁錮。二人以上同犯,首從分別處治。若當上官行公務時犯者,加一等。其用兵器兇器者,處死。軍人對哨官凡稱哨官,謂兵隊之備儀仗者,司巡察者,守衛者。為暴行,處輕禁錮。用兵器兇器者,處有期流刑。二人以上共犯,首從分別處治。用兵器兇器,魁首處死刑,首魁雖不自用兵器兇器,而使人用之者亦處死,軍人對同等或其下等當行軍務時為暴行,處輕禁錮。用兵器兇器處重禁獄。二人以上同犯,首從分別懲治,用兵器兇器首魁處有期徒刑。軍人集眾為暴行者,首魁處重禁錮,餘分別懲治。當官吏行職務時犯者加一等。集眾相鬥毆者,首魁處輕禁錮,餘分別懲治。軍人劫奪俘虜降人,以暴行逼脅致令逃走者,處重禁獄。軍人在戰場褫奪受傷人衣服財物者,處重懲役。若殺傷者處死刑。軍人毀壞軍用之工廠、船舶及貯藏軍需之倉庫,及可供戰用之房屋、壘柵、橋樑、汽車、電線者,處重懲役。放火者處死刑。軍人于敵前軍中及臨陣合圍之地,放火于覆藏槍銃彈藥、芻糧被服等處者,處死刑。在其他之地處重懲役。軍人毀棄槍銃彈藥、被服芻糧諸物及殺傷馬匹,處重禁錮。哨兵、衛兵妄發銃炮者,軍人于操練時或發禮炮號炮時,妄以他物雜入者,皆處輕禁錮。五,侮辱。軍人罵詈上官或侮慢者,處輕禁錮。當上官行公務時犯者,加一等。軍人流布文書圖畫,或會眾演說誹謗上官者,軍人于哨兵或罵詈或侮慢者,軍人對同等或下等者當行軍務時為侮慢或罵詈者,分別刑期長短,皆處輕禁錮。六,違令。軍人對哨兵犯哨令者,軍人擅發哨令或違之者,哨兵擅離守地者,哨兵因睡眠或昏醉不省事者,皆處輕禁錮。在敵前或臨戰合圍之地及他處,分別刑期長短以處之。軍人服軍務擅離其地者,在敵前皆處死刑。在軍中或臨戰合圍之地及他處,分別處輕禁錮。長官或司令官犯之,加一等。軍人戰時在軍中合圍之地,有急呼號炮不來者,掌軍用器具無故缺亡者,司令官不從命令、于長官部署變更不從又不申報者,或因事改更暗號不申報者,軍人漏泄軍事機密者,皆處輕禁錮。徵兵無故後期者,歸休兵及豫備兵在軍籍者、無故而後期者,皆處輕禁錮。在戰時加重。軍人使之犯者同罪。軍人知有反亂不申告者,軍人在敵前軍中或合圍之地為造言飛語者,皆處輕禁錮。軍人使俘虜人脫走者,處輕禁錮。看守護送而犯之者,處重禁錮。又給予兵器指示逃走方法者,處輕禁錮。看守護送而犯之者,處輕禁獄。其看守護送疏防而逃走者,處輕禁錮。其明知而隱匿之者,處輕禁錮。但親屬不論。七,逃亡。軍人擅離職役過六日為逃亡,新兵入營不滿三月者減一等。在戰時軍中合圍之地過三日為逃亡,軍人得允許而赴他方過歸期十日為逃亡,在戰時軍中合圍之地過五日為逃亡,軍人在公務中擅離職役、因公務赴他方後於歸期過六日為逃亡,在戰時軍中或合圍之地過三日為逃亡,在敵前偶離職役者即為逃亡,皆處輕禁錮。若軍人四人以上共犯逃亡罪者,首魁在戰時軍中合圍之地處輕禁獄,在敵前處死刑,其他各案律處斷。逃亡走於敵者處死刑。八,詐偽。軍人掌糧食妄以有害養生之物分配者,處輕懲役。因而有致死者,處有期徒刑。受斥候偵察之命為偽報者,詐傳命令者,處重禁錮。陸軍醫官為疾病傷毀之偽證者,處重禁錮。軍人受囑託者亦同罪。軍人偽疾假傷圖免兵役,處重禁錮。歸休兵及豫備兵、後備兵在軍籍而圖免召募者同罪。凡軍人、軍屬有罪,無論告發察覺,在東京交陸軍裁判所審斷,在各鎮台選數將校開軍法會議。其糾問口供、推鞫證據,法同常律,罪大者由陸軍卿奏聞而後定之。

  行刑表

  (表略)

  統計受刑人員:將官一名,上長官八名,士官二十名,下士二百十五名,學生三名,兵卒二千一百九十九名,等外以下十九名,徒刑人八名,總計二千五百零七名。比之十二年之二千六百五十一名,為減百四十四名;比之十一年之一千六百八十九名,乃增八百十八名。又是年未決罪囚三百七十名,合計既決未決共二千八百七十八名。查日本軍人、軍屬總員止有七萬餘名,是二十餘人即有一人犯罪者,可謂多矣。此中犯擅歸鄉里之逃律者為最多,幾占總員之半,次則犯脫營遊蕩者為多,六營中以東京犯罪者為最多,次大阪、次熊本、次廣島、次名古屋、次仙台雲。

  軍醫

  于陸軍特立軍醫一部,以治軍人、軍屬之病者,凡兵卒之應徵者、生徒之入校者,皆先驗其身軀之強弱,疾病之有無,然後採用。各軍營所皆有病院,有軍醫為之長,以統匯于軍醫本部。醫官分二種:日醫官,以司治療。日劑官,以司藥材。凡病察其流行病謂傳染之病,如疫症之類。與土質病,謂因所居之地汙濕乾燥而生病者。有蕩l防之法,在通溝渠,除積穢,務使汙氣不相傳染。有所謂虎刺列病,即霍亂吐瀉之尤重者,其防之之法尤嚴,每有患者即移置其人於別院,不使其親戚相見,印以發病之處為病地,病未息時所有往來之客皆停留境外,不許入境。有保護之法,謂飲食之物,居處之地,擇與其人其地相宜者。有治療之法。病院中必清必潔,看病卒必勤必慎,院長以時巡察而董正之。每歲紀其病之種類,患病之人數,分別其全愈、半治與不治者,條上之本部,部中以時開軍醫會議所商衛生去疾之法。若遇戰爭,則多派醫員於軍中治其傷夷者,凡軍士受傷不堪役者,別有恩給,必以軍醫察驗以其診斷書為證。

  患者病類區分表

  (表略)

  馬政

  凡馬考其產地,問其年,辨其種,分其色,講求所以飼養之方,芻秣之法,調護之宜,治其病而紀其死亡之數,發賣之數。凡各營所需馬匹,告之軍馬局,軍馬局調查其數,以時分給以備軍用。軍馬局有總監官,率所屬以司其事焉。

  軍馬增減表

  (表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