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遵憲 > 日本國志 | 上頁 下頁 |
卷十三 職官志一(3) |
|
勳位 官等之外,有品以別親王,有位以敘諸臣,有勳章以旌有功,有記章以獎軍士。 親王之品,曰一品,曰二品,曰三品,曰四品,惟諸王有列五品者。 敘位,曰正一位,曰從一位,曰正二位,曰從二位,曰正三位,曰從三位,曰正四位,曰從四位,曰正五位,曰從五位,曰正六位,曰從六位,曰正七位,曰從七位,曰正八位,凡十五級,位階與官等不相附麗。太政大臣,左、右大臣,得敘一、二、三位,而正一位仍不得授參議、諸省卿、大將、議長,雖列一等官,僅敘正、從四位。一、二等官以下僅敘五、六、七位,若八等官以下則無位焉。凡敘位以資格之深淺,不以官等之崇卑,免官之後仍帶位階,惟有罪褫職者並奪其位記,亦有身後追贈者。 勳章凡八等:古以武功爵為勳,凡十二等。明治八年定制,仿照西人寶星之法給以賞牌,九年乃改為勳章。勳章態制以金銀為章,上系以紐,紐之上為環,佩之以綬。勳一等者金日章,又名旭日大綬章。徑二寸五分,以赤佛蒜嵌光線,以白佛蒜嵌紐,亦金制為桐葉形,上為桐花三枝,中央七花,左、右各五花,花以紫佛蒜嵌葉,以綠佛蒜嵌環,用金圓形綬,幅四寸,紅白交織。勳二等者金銀日章,又名旭日重光章。徑三寸,曰及光線用佛蒜均如一等制。無紐無環,佩以銀針,無綬。勳三等金日章,又名旭日中綬章。徑一寸八分,紐如一等,環用金橢圓形,綬幅一寸,亦紅白交織。勳四等金日章,又名旭日小綬章。徑一寸五分,紐如一等,環用金圓形,綬幅一寸。勳五等金銀曰章,徑一寸五分,紐亦金制為桐葉形,上為桐花三枝,中央五花,左、右各三花,花紫葉綠,均用佛蒜如一等制。環用金圓形,綬幅一寸。勳六等銀日章,徑一寸五分,紐如五等,環用銀圓形,綬幅一寸。勳七等銀桐章,徑一寸,葉綠花紫,花中五而左、右三,其式如紐而不別系紐,環用銀圓形,綬幅一寸。勳八等亦銀桐章,花葉皆以銀,不嵌佛蒜,其他均如七等。凡佩帶勳章之法,勳一等者必兼佩二等章,二等以下只佩一章。凡一等勳用廣綬,自右肩上斜佩左肋下。二等無綬,用針夾佩右肋上。三等纏綬於領,佩於頷下。四等以下皆佩于左肋邊。凡勳章佩於禮服,若常服代用略綬褂之左襟扣口以表等級。明治十年又改制,一曰大勳位菊花大綬章,章用金曰,日之四圍有菊四枝,日赤光線白,花黃葉綠,均用佛蒜,紐亦用菊,仍以黃佛蒜嵌,環用金圓形,綬幅三寸八分,紅紫交織。二曰大勳位菊花章,章用金銀曰,徑三寸,日赤光線白,二重。菊黃葉綠,均用佛蒜,無紐、無環、無綬,佩用銀針。敘勳一、二等者亦許其佩帶,惟大勳位不輕授人,今惟敘親王一人而已。 凡敘勳,一等者,國皇親授。敘二等者,太政大臣奉授。敘三等者,賞勳局總裁奉授。四等以下,則總裁送致之諸省卿長以轉授之。外國臣民之得勳章者,由外務卿轉授焉。其自外國政府得有勳章者,敕、奏任官具狀於外務省。判任官及華士族平民,各由其管轄廳具狀於外務省,轉達於太政官,經賞勳局核准亦許佩帶焉。 若從軍記章,不論將卒貴賤,不問軍功有無,凱旋之後即普賜之以為徽志。其式銀章,圓形,徑一寸,中刻紋為桐枝,裡記年號,紐用銀,綬幅一寸,綠白交織。 章服 明治六年始仿西制改定章服有大禮服,其分別等差曰冒,帽,敕、奏、任均同,惟以飾毛之有無、刺繡之精粗為別。曰上衣,上衣之飾章,敕任官在襟、背、胸、袖側囊脊端,奏任官在襟、袖側囊脊端,判任官僅在襟、袖。曰下衣,曰褲,曰等級標條。等級標條在兩袖飾章之邊,其條線闊一分,中間八厘。 凡敕任官帽用黑絨,飾以白毛,左側章用黑天鵝絨,五七桐禦紋一個,桐蕾,小唐草,按蕾即桐花,中央七,左、右五,故名五七桐。其五三桐仿此。周緣電紋,闊三分,紐扣徑七分,金制,亦刻五七桐。上衣用黑絨,飾用繡以金線,禦紋以五七桐,桐蕾、唐草。緣飾以電紋線,闊三分。大鈕扣徑七分,金制,亦刻五七桐。下衣用白絨,小鈕扣徑五分,亦以金制。數無定制。褲用白絨,兩側施電紋線。闊一寸。等級標條:一等官金線三條,二等官二條,三等官一條。 凡奏任官帽用黑絨,飾以黑毛,左側章用天鵝絨,五三桐禦紋一個,桐雷,中唐草。周緣單線闊三分,鈕扣徑七分,金制,亦刻五三桐。上衣用黑絨,飾用繡以金線,禦紋以五三桐,桐蕾,中唐草。緣飾以無地單線,大鈕扣徑七分,金制,亦刻五三桐。下衣用鼠色絨,小鈕扣徑五分,亦以金制。數無定制。褲用鼠色絨,兩側章施無地單線。闊一寸。等級標條:四等官金線四條,五等官三條,六等官二條,七等官一條。 凡判任官帽用黑絨,無毛飾,左側章用黑天鵝絨,五三桐禦紋一個,桐蕾,大唐草。周緣單線,鈕扣徑七分,銀制,亦刻五三桐。上衣用黑絨,飾用繡以銀線,禦紋以五三桐,桐蕾,唐草。緣飾以無地單線,大鈕扣徑七分,銀制,亦刻五三桐。下衣以紺色絨,小鈕扣徑五分,以銀制。數無定制。褲以紺色絨,兩側章施無地單線。闊一寸。等級標條:八等官銀線七條,九等官六條,十等官五條,十一等官四條,十二等官三條,十三等官二條,十四等官一條,十五等官無。凡等外吏用通常禮服,惟一等至四等各以其袖端施等級標條,一等白線四條,二等三條,三等二條,四等一條。凡非役有位者,四位以上准敕任,五位以下准奏任,惟飾章除桐蕾、唐草合繡之制,僅以脊端附圓徑二寸之禦紋一個而已。其皇族大禮服,徽章用菊飾,章用日,他亦如諸官。惟海、陸軍軍官尊卑之等,職務之別,或以色,或以式,各不相同雲。 凡大禮服必佩劍,劍約長三尺,敕任官之劍柄用金,劍之頭環為卵形,表裡二個桐蕾密鋟,劍之覆輪緣為雲頭,劍之鳥頭為鳳,劍之鍔為卵形,一個桐蕾密鋟,劍之鞘用黑革,劍之鞘口為雲頭,帶劍之鞘舌為葉形,劍之鐺為桐蕾密鋟,劍之帶以金線裝,劍之運轉環以金,劍之鉤帶以金線裝,帶之扣以金。奏任、判任官制多從同,惟所鋟桐蕾較疏。奏任官之帶以銀線裝,判任官之柄用銀,帶用黑革而已。 黜陟 官人之法盡由薦舉,考海、陸軍武官多出於兵學校,學生既卒業,試而得選,有敘佐、尉官者,蓋兼用考試之法。其他學校雖選擇其尤,給以理學、法學士之名,誇為得第,於官人無與也。自封建廢而世祿亦廢。維新之始,詔征各藩貢士於京,多邀顯擢,今當路諸公皆維新功臣,非舊京華族即巨藩要人。今之參議等官多通西語,蓋幕府末造各藩爭選英俊,厚給資裝,俾受業於泰西,歸,值維新崇尚西法,遂各據要津雲。若奏任諸官,則由各省卿長舉其所知上之太政官,太政官擢而用之。明治元年八月,鎮將府佈告曰:苞苴私謁,宦途積弊,緣是而推舉登用,實損國體而惑人心。今政體一新,嚴禁此弊,物雖薄微,與、受同罪。二年又佈告曰:選舉為當今之要務,出處為終身之大節。若懷挾私意,徇親忘疏,賢何以升?不肖何以退?汝百官有司宜考賢否之實跡,去愛憎之私意,同心協力以扶植皇基。四年三月又詔曰:濫舉人才,實乖政體。自今諸官省並地方官,凡選舉判任官,須以其人之行狀才識詳呈於管轄官,然後登用。七年又詔:院、省使及地方官,凡擢用奏任官,須將其人之性行、履歷、事業詳細記於別紙,申之太政官,察核而後用焉。 自維新之初,務以網羅賢才、收拾人心為務,一切崇尚寬大,並無課吏考官之法,多濫賞而薄罰,驟升而慎降。明治九年,始定官吏懲戒例。其法除私罪外,凡官吏有誤事瀆職者,本屬長官得行懲戒之法。懲戒之法三:一曰譴責,長官指斥其事,給予譴責書。二曰罰俸,少則半月,多則三月,凡罰俸之法每月限領月俸之半,以其餘數送還大藏省。三曰免職。以懲戒免職,長官具狀奏請免奪位記,但必由長官諭令本人自請免職,方免追奪。凡懲戒之權,諸省長官于所屬奏、判任官,太政大臣于府、縣奏任官,府、縣並警視廳長官于所屬判任官,司法卿於四等之下之判事,均得專行。惟府、縣之兼判事者,于所屬判任官須與其他府、縣奏任官協議,然後得行。又府縣長官,警視長官,于所屬判任得專行譴責,其罰俸、免職者速申之內務卿,兼判事者速申之司法卿,然後得行。凡官吏有心故造入於私罪者,若仍系公務失誤,本屬長官得因司法官移會專行其處分。凡官吏犯罪,除律例載明專條外,別無官吏處分之法。 惟官吏不許營商,凡買之於人、賣之於人、或買人物產加以製造以營利者,一概禁止。惟開掘礦山及購買田地,或貸其田地家產於人以收屋租地價,或貸金銀於人以收利息,或舉其田地所生物產加以製造以營利者,在所不禁。若其家族欲為商賈者,宜分籍別居,然後就業。 又明治八年定例:凡官地、官林及公用物品以投票法斥賣者,其管轄廳所屬官員不許投取。又明治十二年太政官佈告:凡為官吏,不許聚會公眾、以政治學術講談演說以煽惑人心,違者均治罪。此數者為官規,其他概同平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