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
共和 |
|
《史記·周本紀》:「厲王出奔于彘,厲王太子靜匿召公之家。周公、召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厲王死於彘,二相乃共立太子靜為王。」以二相為共和,非也,《汲家紀年》:「厲王十二年出奔彘。十三年,共伯和攝行天子事,號曰共和。二十六年,王陟於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為王,共伯和歸其國。」此即左氏王於朝所謂「諸侯釋位,以間王政」者也,但其言共伯歸國者未合。古者無大子之世,朝覲訟獄必有所歸。 《呂氏春夥》言:「共伯和修其行,好賢仁。周厲之難,天子曠絕,而天下皆來請矣。」按此則天下朝乎共伯,非。共伯至周,而攝行天子事也。共伯不以有天下為心,而周公、召公亦未嘗奉周之社稷而屬之他人,故周人無易姓之嫌,共伯無僭王之議。《莊子》曰:「許由娛于穎陽,而共伯得乎共首。」蓋其秉道以終,得全神養性之術者矣。《左傳》:「鄭大叔出奔共。」注:「共國,今汲郡共縣。」 《史記·春申君傳》:「通韓上党于共,甯使道安成出入賦之。」《田敬仲完世家》:「王建降秦,秦遷之共,餓死。齊人歌之曰:『松邪柏邪,住建共者客邪!』」《漢書·功臣表》有共莊侯盧罷師。《唐書·地理志》:「衛州共城縣。武德元年,置共州。」即今衛輝府輝縣。今輝縣有共姜台,後人之附會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