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郎者,奴僕稱其主人之辭。唐張易之、昌宗有寵,武承嗣、三思、懿宗,宗楚客、晉卿等,候其門庭,爭執鞭轡,呼易之為「五郎」,昌宗為「六郎」,鄭果謂宋璟曰:「中丞奈何卿五郎?」璟曰:「以官言之,正當為卿,足下非張卿家奴,何郎之有?」安祿山德李林甫,呼「十郎」。

  王繇謂王鉷為「七郎」;李輔國用事,中貴人不敢呼其官,但呼「五郎」;程元振,軍中呼為「十郎」;陳少游謁中官董秀,稱「七郎」是也。其名起自秦漢郎官。《三國志》:「周瑜至吳,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江表傳》:「孫策年少,雖有位號,而士民皆呼為孫郎。」《世說》:「桓石虔小字鎮惡,年十六八,未被舉,而僮隸已呼為鎮惡郎。」《後周書》:「獨孤信少年,好自修飾,服章有殊於眾,軍中呼為獨孤郎,」

  《隋書》:「滕王瓚,周世以貴公子,又尚公主,時人號曰楊三郎。」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時文武官人並未署置,軍中呼太子、秦王為大郎,二郎。」自唐以後,僮僕稱主人通謂之郎,今則輿台廝養無不利;之矣。

  又按,北朝人子呼其父亦謂之郎。《北史·節義傳》:「李憲為汲固長育,至十餘歲,恒呼固夫婦為郎、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