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
除去祖宗廟諡 |
|
漢惠帝從叔孫通之言,郡國多置原廟。元帝時,貢禹以為不應古禮。永光四年,下丞相韋玄成等議。以「《春秋》之義,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於臣僕之家,王不祭于下土諸侯,請勿複修。」奏可,因罷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衛思後,戾太子、戾後園,皆不奉祠。後魏明元貴嬪杜氏,魏郡鄴人。生世祖,及即位,追尊為穆皇后,配享太廟,又立後廟於鄴。高宗時,相州刺史高閭表修後廟,詔曰:「婦人外成,禮無獨祀,陰必配陽,以成天地。未聞有莘之國立太姒之饗。此乃先皇所立,一時之至感,非經世之遠制,使可罷祀。」 是古人罷祖宗之廟而不以為嫌也。王莽尊元帝廟號高宗,成帝號統宗,平帝號元宗,中興,皆去之,後漢和帝號穆宗,安帝號恭宗,順帝號敬宗,桓帝號威宗;桓帝尊母梁貴人曰恭懷皇后,安帝尊祖母宋貴人曰敬隱皇后,順帝尊母李氏曰恭湣皇后。獻帝初平元年,左中郎將蔡邕議:「孝和以下,政事多釁,權移臣下,嗣帝殷勤,各欲褒崇至親而已。臣下懦弱,莫能執正。據禮,和、安、順、桓四帝不宜稱宗;又恭懷,敬隱、恭湣三皇后並非正嫡,不合稱後,皆請除尊號。」制曰可。唐高宗太子弘,追諡孝敬皇帝廟號義宗。開元六年,將作大匠韋湊上言:「准禮,不合稱宗。」於是停義宗之號。是古人除祖宗之號而不以為忌也。後世浮文日盛,有增無損。 德宗初立,禮儀使吏部尚書顏真卿上言:「上元中,政在宮壺,始增祖宗之諡。玄宗未,奸臣竊命,列聖之諡有加至十一字者,按周之文、武,言文不稱武,言武不稱文,豈盛德所不優乎?蓋稱其至者故也。故諡多不為褒,少不為貶,今列聖諡號太廣,有逾古制,請自中宗以上,皆從初諡:睿宗曰聖真皇帝,玄宗曰孝明皇帝,肅宗曰孝宣皇帝,以省文尚質,正名敦本。」上命百官集議,儒學之士皆從真卿議。獨兵部侍郎袁傪官以兵進奏,言「陵廟玉冊木主皆已刊勒,不可輕改」。事遂寢。不知陵中玉冊所刻乃初諡也。自此宗廟之廣,諡號之繁,沿至本朝,遂成故典,而人臣不敢議矣。 稱宗之濫,始于王莽之三宗;稱祖之濫,始于曹魏之三祖。唐王彥威所謂「叔世亂象,不可以訓」者也。 漢人追尊之禮太上皇,高帝父也,皇而不帝。戾太子,悼皇考,孝宣之祖若父也、太子、皇考而不帝。舂陵節侯、郁林太守、巨鹿都尉、南頓令,光武之高曾若祖父也,侯而不帝,太守、都尉而不帝,君而不帝,此皆漢人近古。而作俑者,定陶共皇一議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