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五銖錢


  今世所傳五銖錢,皆雲漢物,非也。南北朝皆鑄五銖錢,《魏書》言:「武定之初,私鑄濫惡,齊文襄王以錢文五銖名須稱實,宜稱錢一文重五銖者聽入市用,計百錢重一斤四兩二十銖,自餘皆准此為數。其京邑二市、天下州鎮郡縣之市各置二稱,懸於市門,民間所用之稱皆准市稱以定輕重。若重不五銖,或雖重五銖而多雜鉛錯,並不聽用。然竟未施行。」

  《隋書》:「高祖既受周禪,以天下錢貨輕重不等,乃更鑄新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銖』,而重如其文,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悉禁古錢及私錢。置樣于關,不如樣者沒官銷毀之。自是錢幣始台,百姓便之。」是則改幣之議,始于齊文襄,至隋文帝乃行之,而今之五銖亦大抵皆隋物也。按四斤二兩是六十六兩,每一枚當重六分六厘,今五銖錢正符此數,不知漢制如何。

  古錢惟五銖及開元通寶最多。五銖,隋開皇元年鑄;開元,唐武德四年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