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以錢代銖


  古算法,二十四銖為兩。漢軹家釜銘:「重十斤九銖」,軹家甑銘:「重四斤廿銖」是也。近代算家不便,乃十分其兩,而有「錢」之名。此字本是借用「錢幣」之錢,非數家之正名,簿領用之可耳,今人以入文字,可笑。《唐書》:「武德四年,鑄開通元寶,徑八分,重二銖四縈。」積十錢重一兩,得輕重大小之中。所謂二銖四縈者,今一錢之重也。後人以其繁而難曉,故代以錢字。度量皆以十起數,惟權則以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今人改銖為錢,而自兩以上則縈百、縈千以至於萬,而權之數亦以十起矣。漢制,錢言銖,金言斤,其名近古。

  《宋史·律曆志》:大宗淳化三年三月,詔曰:「《書》雲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所以建國經而立民極也。國家萬邦鹹義,九賦是均。顧出納于有司,系權衡之定式。如聞秬黍之制。或差毫釐,錘鉤為奸,害及黎庶,宜令詳定稱法,著為通規。」事下有司。監內藏庫崇儀使劉蒙、劉承珪:「太府寺舊銅式,自一錢至十斤,凡五十一,輕重無准。外府藏受黃金,必自毫釐計之。或自錢始,則傷於重。」遂尋本末,別制法物。

  至景德中,承珪加參定,而權衡之制益為精備。其法蓋取《漢志》子穀秬為則,廣十黍以為寸,從其大樂之尺就成二術。因度尺而求犛,自積黍而取縈以犛、縈一錢半及一兩等二稱。各懸三毫,以星准之。等一錢半者,以取一稱之法。其衡合樂尺一尺二寸,重一錢,錘重六分,盤重五分。初毫星准半錢,至梢總一錢半,析成十五分,分列十犛;中毫至梢一錢,析成十分,分列十犛;末毫至梢半錢,析成五分,分列十犛。等一兩者亦為一稱之則,其衡合樂尺一尺四寸,重一錢半,錘重六錢,盤重四錢。初毫至梢布二十四銖,下別出一星,星等五縈中毫至梢五錢,布十二銖,銖列五星,星等二縈。末毫至梢六銖,銖列十星,星等一縈。以禦書真、草、行三體。淳化錢較定,實重二銖四縈,為一錢者。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為一稱之則。

  其法初以績黍為准,然後以分而推忽,為定數之端。故自忽、絲、毫、厘、黍、縈、銖,各定一錢之則。毫則百,犛則十。轉以十倍倍之,則為一錢。黍以二千四百杖為一兩,縈以二百四十,銖以二十四,遂成其稱。稱合黍數,則一錢半者,計三百六十黍之重,列為五分,則每分計二十四黍。又每分析為一十犛,則每犛計二黍十分黍之四,每四毫一線六忽有差為一黍,則犛、縈之數極矣。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每百黍為銖,二百四十黍為二銖四縈,二銖四縈為錢,二縈四黍為分,一縈二黍重五犛,六黍重二犛五毫,三黍重一犛二毫五絲,則黍縈之數成矣。先是,守藏吏受天下歲輸金幣,而太府權衡舊式失准,得因之為奸,故諸道主者坐逋負而破產者甚眾。又守藏更代,校計爭訟,動必數載。至是新制既定,奸弊無所措,中外以為便。是則今日以十分為錢,十錢為兩,皆始于宋初所謂新制者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