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
三正 |
|
三正之名,見於《甘誓》。蘇氏以為自舜以前必有以建子、建醜為正者,其來尚矣。《微子之命》曰:「統承先王,修其禮物。」是知杞用夏正,宋用殷正,若朝覲會同則用周之正朔,其于本國自用其先王之正朔也。獨是晉為姬姓之國,而用夏正則不可解。 杜預《春秋》後序曰:「晉太康中,汲縣人發其界內舊塚,得古書,皆簡編科鬥文字。記晉國,起自殤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莊伯。莊伯之十一年十一月,魯隱公之元年正月也,皆用夏正建寅之月為歲首編年。」今考《春秋》僖公五年,晉侯殺其世子申生,經書「春」,而傳在上年之十二月。十年,裡克弑其君卓,經書「正月」,而傳在上年之十一月。十一年,晉殺其大夫 丕鄭父,經書「春」,而傳在上年之冬。十五年,晉侯及秦伯戰于韓,獲晉侯,經書「十有一月壬戌」,而傳則為九月壬戌。經傳之文或從夏正,或從周正,所以錯互如此。與《史記》漢元年冬十月,五星聚東井,乃秋七月之誤正同。僖公五年十二月丙子朔,虢公醜奔京師,而蔔偃對獻公,以為九月十月之交。襄公三十年,絳縣老人言:「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以《長曆》推之,為魯文公十一年三月甲子朔。此又晉人用夏正之見於傳者也。 《僖公二十四年》:「冬,晉侯夷吾卒。」杜氏注:「文公定位而後告。」夫不告文公之入,而告惠公之薨,以上年之事為今年之事。新君入國之日,反為舊君即世之年,非人情也。疑此經乃錯簡,當在二十三年之冬。傳曰:「九月,晉惠公卒。」晉之九月,周之冬也。 《隱公六年》:「冬,宋人取長葛。」傳作「秋」。劉原父曰:「《左氏》日月與經不同者,丘明作書雜取當時諸侯史策之文,其用三正參差不一,往往而迷。故經所雲『冬』,傳謂之『秋』也。考宋用殷正,則建酉之月,周以為冬,宋以為秋矣。」 《桓公七年》:「夏,谷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傳作「春」。劉原父曰:「傳所據者以夏正紀時也。」 《文公十六年》:「齊公子商人弑其君舍。」經在九月,傳作七月。 《隱公三年》:「夏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若以為周正,則麥禾皆未熟。《四年》:「秋,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亦在九月之上,是夏正六月,禾亦未熟。注雲:「取者,蓋芟踐之。」終是可疑。按傳中雜取三正,多有錯誤。左氏雖發其例于隱之元年,曰「春王周正月」,而間有失於改定者。文多事繁,固著書之君子所不能免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