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
春秋闕疑之書 |
|
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史之闕文,聖人不敢益也。《春秋·桓公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傳曰:「不書日,官失之也。」《僖公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傳曰:「不書朔與日,官失之也。」 以聖人之明,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豈難考曆布算以補其闕,而夫子不敢也,況于史文之誤而無從取正者乎,況於列國之事得之傳聞不登于史策者乎。左氏之書,成之者非一人,錄之者非一世,可謂富矣,而夫子當時未必見也。史之所不書,則雖聖人有所不知焉者。 且春秋,魯國之史也,即使曆聘之余,必聞其政,遂可以百二十國之寶書增入本國之記注乎。若乃改葬惠公之類,不書者,舊史之所無也。曹大夫、宋大夫、司馬、司城之不名者,闕也。鄭伯髡頑、楚子麋、齊侯陽生之實弑而書卒者,傳聞不勝簡書,是以從舊史之文也。左氏出於獲麟之後,網羅浩博,實夫子之所未見。乃後之儒者似謂已有此書,夫子據而筆削之。即左氏之解經,於所不合者亦多曲為之說;而經生之論遂以聖人所不知為諱。是以新說愈多,而是非靡定。故今人學《春秋》之言皆郢書燕說,而夫子之不能逆料者也。子不雲乎:「多聞闕疑,慎言其餘。 」豈特告子張乎,修《春秋》之法亦不過此。《春秋》因魯史而修者也,《左氏傳》采列國之史而作者也。故所書晉事,自文公主夏盟,政交於中國,則以列國之史參之,而一從周正,自惠公以前,則間用夏正。其不出於一人明矣。其謂賵仲子為子氏,未薨;平王崩,為赴以庚戌;陳侯鮑卒,為再赴:似皆揣摩而為之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