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范仲淹 > 范文正集 | 上頁 下頁
卷四 律詩


  ▼依韻酬章推官見贈

  姑蘇從古號繁華,却戀巖邊與水涯。
  重入白雲尋釣瀨,更隨明月宿詩家。
  山人驚戴烏紗出,溪女笑偎紅杏遮。
  來蚤又抛泉石去,范茫榮利一吁嗟。

  ▼蘇州十詠

  泰伯廟

  至德本無名,宣尼一此評。
  能將天下讓,知有聖人生。
  南國奔方遠,西山道始亨。
  英靈豈不在,千古碧江横。

  木蘭堂

  堂上列歌鐘,多慙不如古。
  却羨木蘭花,曾見霓裳舞。
  (白樂天爲蘇州刺史嘗教此舞)

  洞庭山

  吳山無此秀,乘暇一遊之。
  萬頃湖光裏,千家橘熟時。
  平看月上早,遠覺鳥歸遲。
  近古誰真賞,白雲應得知。

  虎丘山

  昔見虎耽耽,今爲佛子巖。
  雲寒不出寺,劍静未離潭。
  幽步蘿垂徑,高禪雪閉菴。
  吳都十萬户,煙瓦亘西南。

  閶門

  吳門聳閶闔,迎送每躋攀。
  一水帝鄉路,片雲師子山。
  落鴻漁釣外,斜柳别離間。
  白傅歸休處,盤桓幾厚顔。

  靈巖寺(吳王之離宫也下臨太湖)

  古來興廢一愁人,白髪僧歸掩寺門。
  越相煙波空去鴈,吳王宫闕半啼猿。
  春風似舊花猶笑,往事多遺石不言。
  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節滿乾坤。

  太湖

  有浪即山高,無風還練静。
  秋宵誰與期,月華三萬頃。

  伍相廟

  胥也應無憾,至哉忠孝門。
  生能酬楚怨,死可報吳恩。
  直氣海濤在,片心江月存。
  悠悠當日者,千載秪慙魂。

  觀風樓

  高壓郡西城,觀風不浪名。
  山川千里色,語笑萬家聲。
  碧寺煙中静,紅橋柳際明。
  登臨豈劉白,滿目見詩情。

  南園

  西施臺下見名園,百草千花特地繁。
  欲問吳王當日事,後來桃李若爲言。

  ▼依韻奉酬晏尚書見寄

  徽音來景亳,盛事聳吳鄉。
  上象三台照,高文五色章。
  純如登樂府,淵若測天潢。
  寒谷春重煦,幽宫草特芳。
  感知心似血,思報鬢成霜。
  新定慙無惠,姑蘇惜未康。
  堯湯餘水旱,劉白舊風光。
  北闕雲霓遠,南園橘柚荒。
  願聞歌畫一,敢議賦長楊。
  碌碌嘲須解,循循教弗忘。
  跡甘榮路外,情寄聖門傍。
  幾託爲魚夢,江湖尚渺茫。

  ▼又用前韻謝晏尚書以近著示及

  祖述賢人業,何因降互鄉。
  周公舊才美,夫子近文章。
  逸氣彌衝斗,雄源甚決潢。
  月中靈桂老,春外寶芝芳。
  遠似天無翳,清如塞有霜。
  日星圖舜禹,金石頌成康。(謂真廟神御頌也。)
  渦曲風騷盛,(謂游渦之作也。)營丘學校光。(謂青社州學記也。)
  至精含變化,大手鑿洪荒。
  崧嶽詞欺甫,甘泉價掩揚。
  滿朝當諷誦,終古豈遺忘。
  恍若探龍際,森疑履虎傍。
  半生游此道,觀海特茫茫。

  ▼陳質殿丞挽歌詞

  賢者逝如斯,皇天豈易知。
  衆人皆墮淚,君子欲安碑。
  幾世傳清白,滿鄉稱孝慈。
  賢哉生令嗣,遺秀在蘭芝。

  ▼送僧文光

  一品山前識,迢迢三十春。
  多慚畫戟裏,重見白雲人。

  ▼依韻酬府判龐醇之見寄

  二十年前已定交,而今鵬鷃各逍遥。
  但能賈傅親前席,何必蕭生意本朝。
  直節羡君如指佞,孤根憐我異凌霄。(凌霄,花名,生且有託。)
  莫將富貴移平昔,彼此清心髪半凋。

  ▼依韻酬吳安道學士見寄

  聖君賢相正彌綸,諫諍臣微敢徇身。
  但得葵心長向日,何妨騖足未離塵。
  豈辭雲水三千里,猶濟瘡痍十萬民。
  宴坐黄堂愧無限,隴頭元是帶經人。

  ▼依韻酬吳春卿二首(來章有“鶴羸松冷”之句,因以松鶴命題以答之)

  鶴

  華亭孤立病時身,終日徘徊向海濵。
  露掌思高還警夜,芝田音斷欲傷春。
  千年靈氣何求藥,八變奇姿已過人。
  莫厭在陰猶寡和,九臯非晩見精神。

  松

  亭亭百尺棟梁身,寂寞雲根與澗濵。
  寒冒雪霜寧是病,静期風月不須春。
  蕭蕭遠韻和於樂,密密清陰意在人。
  高節直心時勿伐,千秋爲石乃知神。

  ▼應制賞花釣魚

  萬彙嘉亨日,皇心豫宴辰。
  華林新濯雨,靈沼正涵春。
  帝幄紛仙蘤,天鈎擲錦鱗。
  洋洋頒睿唱,賡頌浹簪紳。

  ▼過餘杭白塔寺

  登臨江上寺,遷客特依依。
  遠水欲無際,孤舟曾未歸。
  亂峰藏好處,幽鷺得閒飛。
  多少天真趣,遥心結翠微。

  ▼西湖筵上贈胡侍郎

  官秩文昌貴,功名信史褒。
  朝廷三老重,鄉黨二疏高。
  涯業盡圖籍,子孫皆俊髦。
  西湖天下絶,今日盛遊遨。

  ▼江城對月

  南國風波遠,東門冠蓋囘。
  多情是明月,相逐過江來。

  ▼送向綜國博通判桂州

  通籍三公後,監州五嶺深。
  欲知明主意,將慰遠人心。
  歲計多藏藥,舟行不廢琴。
  歸書清白最,寧問槖中金。

  ▼芝山寺

  樓殿觀崔嵬,靈芝安在哉。
  雲飛過江去,花落入城來。
  得食鵶朝聚,聞經虎夜囘。
  偶臨西閣望,五老夕陽開。

  ▼昇上人碧雲軒

  愛此詩家好,幽軒絶世紛。
  澄宵半牀月,淡曉數峰雲。
  遠意經年就,微吟並舍聞。
  只應虚静處,所得自蘭芬。

  ▼郡齋即事

  三出專城鬢似絲,齋中蕭灑過(一作勝)禪師。
  近疏歌酒緣多病,不負青山賴有詩。
  半雨黄花秋賞健,一江明月夜歸遲。
  世間榮辱何須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同年魏介之會上作

  寒苦同登甲乙科,天涯相對合如何。
  心存闕下還憂畏,身在樽前且笑歌。
  閒上碧江游畫鷁,醉留紅袖舞鳴鼉。
  與君今日真良會,自信麤官樂事多。

  ▼依韻酬黄灝秀才

  再貶鄱川信不才,子規相愛勸歸來。
  客心但感江山助,天意難期日月迴。
  白雪孤琴彌冷淡,浮雲雙闕自崔嵬。
  南方歲宴猶能樂,醉盡黄花見早梅。

  ▼贈鍾道士(曾舉進士)

  人間無復動機心,掛了儒冠歲已深。
  惟有詩家風味在,一壇松月伴秋吟。

  ▼道士程用之爲余傳神因題

  貌古神疏畫本難,因師心妙發毫端。
  無功可上凌雲閣,留取雲山静處看。

  ▼送魏介之江西提點

  旌旗如火浪如鷗,一路春城次第遊。
  江上高樓欲千尺,便從今日望歸舟。

  ▼遊廬山作

  五老閒遊倚舳艫,碧梯嵐逕好程途。
  雲開瀑影千門掛,雨過松黄十里鋪。
  客愛往來何所得,僧言榮辱此間無。
  從今愈識逍遥旨,一聽升沉造化鑪。

  ▼瀑布

  迥與衆流異,發源高更孤。
  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
  勢鬭蛟龍惡,聲吹雨雹麤。
  晩來雲一色,詩句自成圖。

  ▼贈廣宣大師

  憶昔同遊紫閣雲,别來三十二迴春。
  白頭相見雙林下,猶是清朝未退人。

  ▼移丹陽郡先遊茅山作

  丹陽太守意何如,先謁茅卿始下車。
  竭節事君三黜後,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尋靈草逢芝圃,欲扣真關借玉書。
  不更從人問通塞,天教吏隱接山居。

  ▼贈茅山張道者

  有客生平愛白雲,無端年老尚紅塵。
  只應金簡名猶在,得見仙巖種玉人。

  ▼京口即事

  突兀立孤城,詩中别有情。
  地深江底過,日大海心生。
  甘露樓臺古,金山氣象清。
  六朝人薄命,不見此昇平。

  ▼懷慶朔堂

  慶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開。
  年年憶著成離恨,只託清風管勾來。
  (拾遺勾作幹)

  ▼依韻酬葉道卿中秋對月二首

  天遣今宵無寸雲,故開秋碧掛冰輪。
  詩人不悔衣霑露,爲惜清光豈易親。

  孤光千里與君逢,最愛無雲四望通。
  處處樓臺競歌宴,的能愛月幾人同。

  ▼贈葉少卿

  退也天之道,東南事了人。
  風波抛舊路,花月伴閒身。
  湖外扁舟遠,門中駟馬新。
  心從今日泰,家似昔時貧。
  見子登西掖,攜孫過北隣。
  白雲高閣曙,淥水後池春。
  樽酒呼前輩,鑪香扣上真。
  只應陰德在,八十富精神。

  ▼依韻答梁堅運判見寄

  蔽野旌旗色,滿山笳吹聲。
  功名早晩就,裴度亦書生。

  ▼城大順迴道中作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見花。
  將軍了邊事,春老未還家。

  ▼依韻和延安龐龍圖柳湖

  種柳穿湖後,延安盛可遊。
  遠懷忘澤國,真賞即瀛洲。
  江景來秦塞,風情屬庾樓。
  劉琨增坐嘯,王粲乍銷憂。
  秀發千絲墮,光揺匹練柔。
  雙雙翔乳鷰,兩兩睡馴鷗。
  折翠贈歸客,濯清招隱流。
  宴回銀燭夜,吟度玉關秋。
  勝處千場醉,勞生萬事浮。
  王公多雅故,(某與龍圖公同年,復爲延安交政。)
  思去共仙舟。

  ▼和延安龐龍圖寄岳陽滕同年

  優游滕太守,郡枕洞庭邊。
  幾處雲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鴻秋浦外,長笛晩樓前。
  旋撥醅頭酒,新炰縮項鯿。
  宦情須淡薄,詩意定連緜。
  迥是偷安地,仍當飽事年。
  只應天下樂,無出日高眠。
  豈信憂邊處,干戈隔一川。(時宣撫岢嵐軍)

  ▼與張燾太博行忻代間因話江山作

  數年風土塞門行,説著江山意暫清。
  求取罷兵南國去,滿樓蒼翠是平生。

  ▼過長安醉别資政鄭侍郎

  鄉關交復親,把酒且逡巡。
  共上青雲路,相看白髪人。
  有爲須報國,無事即頥神。
  故素幾云在,風音莫厭頻。

  ▼依韻酬光化李簡夫屯田

  老來難得舊交游,莫歎樽前兩鬢秋。
  少日苦辛名共立,晩年恬退語相投。
  龔黄政事聊牽强,元白隣封且唱酬。
  附郭田園能置否,與君乘健早歸休。

  ▼依韻酬太傅張相公見贈

  出處曾無致主功,南陽爲守地猶雄。
  醉醒往日慙漁父,得失今朝賀塞翁。
  七里河邊歸帶月,百花洲上嘯生風。
  卧龍鄉曲多賢達,願預逍遥九老中。

  ▼依韻酬益利鈐轄馬端左藏

  濫登清顯遇公朝,豈有才謀可致堯。
  拙守自慙成木强,宦遊誰歎僅蓬飄。
  醉來多謝提壺勸,歸去寧煩杜宇招。
  好樂當年開口笑,此心無事愧重霄。

  ▼依韻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

  南豳日日接英標,公外追隨豈待招。
  惡勸酒時圖共醉,痛贏棋處肯相饒。
  一抛言笑如何遣,頻得音書似不遥。
  獨上西樓爲君久,滿城明月會雲銷。

  ▼依韻酬李光化見寄

  南陽偃息養衰顔,天暖風和近楚關。
  欲少禍時當止足,得無權處始安閒。
  心憐好鳥來幽院,目送微雲過别山。
  此景此情聊自慰,是非何極任循環。

  ▼寄安素高處士

  吏隱南陽味日新,幕中文雅盡交賓。
  滿軒明月清譚夜,共憶詩書萬卷人。

  ▼酬李光化見寄二首

  交親莫笑出麾頻,不任纎機只任真。
  遠護玉關猶竭力,入陪金鉉敢周身。
  素心直擬圭無玷,晩節當如竹有筠。
  道本逍遥惟所適,吾生何用蠖求伸。

  萬里承平堯舜風,使君尺素半空空。
  庭中無事吏歸早,野外有歌民意豐。
  石鼎鬭茶浮乳白,海螺行酒灎(上聲)波紅。
  宴堂未盡嘉賓興,移下秋光月色中。

  ▼依韻酬李光化敘懷

  列宿専城且自娛,清名善最即前途。
  江山樂國誠難會,風月詩家的不辜。
  未必晩成輸早達,好將高笑代長吁。
  公餘更勵經邦業,思爲清朝贊禹謨。

  ▼和李光化秋詠四首

  曉

  牆外轆轤響,樓前河漢攲。
  曙光和月色,猶記早朝時。

  晝

  日色清如照,前林葉未零。
  海東新隼至,一點在青冥。

  晩

  晩色動邊思,去年猶未歸。
  戍樓人已冷,目斷望征衣。

  夜

  春色人皆醉,秋光獨不眠。
  君看明月下,何似落花前。

  ▼送黄灝員外

  三十餘年交舊心,相逢那復議升沉。
  卑飛塵土味誠薄,達宦風波憂更深。
  自古榮華渾一夢,即時歡笑敵千金。
  追陪未久還離索,早晩軒車重見尋。

  ▼和并州大資政鄭侍郎秋晩書事

  太原兵重壓强吳,莫對秋風憶鱠鱸。
  萬里天聲揚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樞。
  定應松柏心無改,自信雲龍道不孤。
  應笑病夫何所補,獨能安坐養桑榆。

  ▼和提刑趙學士探梅三絶

  蕭條臈後復春前,雪壓霜欺未放妍。
  昨日倚欄枝上看,似留芳意入新年。

  静映寒林晩未芳,人人欲看夀陽粧。
  玉顔須傍韶春笑,莫鬭嚴風與惡霜。

  百花爭早孰過梅,天與芳時豈待催。
  莫惜黄金置清賞,隔年春色爲君開。

  ▼和太傅鄧公歸遊武當見寄

  三提相印代天工,鄧國歸來耀本封。
  此日神仙丁令鶴,幾年霖雨武侯龍。
  酬恩定得祠黄石,談道須期會赤松。
  莫慮故鄉陵谷變,武當依舊碧重重。

  ▼即席呈太傅相公

  鳳池三入冠台躔,致了昇平一品閒。
  白傅歌詩傳海外,晉公桃李滿人間。
  上都雲遠經時别,故國春濃幾度還。
  太史占天應有奏,夀星光彩近南山。

  ▼紀送太傅相公歸闕

  搢紳誰敢望差肩,獨向昌期協半千。
  首會雲龍游少海,親扶日月上中天。
  碧油兩就元戎鎮,黄閣三提冢宰權。
  坐致唐虞成大化,退居師傅養高年。
  閒披丹訣開鑪竈,醉度清歌被管絃。
  同牓幾人登將相,滿朝今日羡神仙。
  松楸薙草思純孝,里巷揮金過昔賢。
  歸赴誕辰知兑説,輕安拜舞夀觴前。

  ▼依韻和提刑張太傅寄梅

  數枝梅寄寂寥人,多謝韶華次第均。
  穰下此花留未發,待君同賞後池春。

  ▼又和賞梅

  故人爲使富天才,相與抽毫賦早梅。
  氣豔未勞横玉笛,風光先合倒金罍。
  隴頭欲寄交情遠,林下初逢病眼開。
  必若和羮有遺味,花王應亦命公台。

  ▼依韻答王源叔憶百花洲見寄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塵埃一點無。
  樓閣春深來海鷰,池塘人静下仙鳬。
  花情柳意憑誰問,月彩波光豈易圖。
  漢上山公發新詠,許昌何必詫申湖。(申或作西)

  ▼獻百花洲圖上陳州晏相公

  穰下勝遊少,此洲聊入詩。
  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漣漪。
  潔白憐翹鷺,優游羡戲龜。
  闌干紅屈曲,亭宇碧參差。
  倒影澄波底,横煙落照時。
  月明魚競躍,春静柳閒垂。
  萬竹排霜仗,千荷卷翠旗。
  菊分潭上近,(菊花潭在郡之西郊,因有菊門,復有菊潭鎮。近取菊植于洲中,洲有高臺,遂命之曰菊臺。)
  梅比漢南遲。(京洛而南至鄧,始有梅焉。梅比襄陽又晩一月。)
  岸鵲依人喜,汀鷗不我疑。
  綵絲穿石節,(襄鄧間舊俗,正月二十二日,士女游河,取小石通中者,用綵絲穿之,帶以爲祥。)
  羅襪踏青期。
  素髪頻來醉,滄浪減去思。
  步隨芳草遠,歌逐畫船移。
  繪寫求真賞,緘藏獻已知。
  相君那肯愛,家有鳳皇池。

  ▼依韻答青州富資政見寄

  樞府當年日贊襄,隱然一柱在明堂。
  親逢英主開前席,力與皇家正舊章。
  直道豈求安富貴,純誠惟欲助清光。
  龔黄政事追千載,齊魯風謡及萬箱。
  偉望能令中國重,奇謀曾壓北方强。
  故人待看調元後,乞取優游老洛陽。

  ▼依韻答并州鄭大資政見寄

  制節重并汾,淹留又見春。
  年高成國老,道在樂天真。
  風韻應如舊,精明迥絶倫。
  致君心未展,寧是式微人。

  ▼過陳州上晏相公

  曩由清舉玉宸知,今覺光榮冠一時。
  曾入黄扉陪國論,重求絳帳就師資。
  談文講道渾無倦,養浩存真絶不衰。
  獨媿鑄顔恩未報,捧觴爲夀獻聲詩。

  ▼和運使舍人觀潮二首

  何處潮偏盛,錢唐無與儔。
  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
  海浦吞來盡,江城打欲浮。
  勢雄驅島嶼,聲怒戰貔貅。
  萬疊雲纔起,千尋練不收。
  長風方破浪,一氣自横秋。
  高岸驚先裂,羣源怯倒流。
  騰凌大鯤化,浩蕩六鼇遊。
  北客觀猶懼,吳兒弄弗憂。
  子胥忠義者,無覆巨川舟。

  把酒問東溟,潮從何代生。
  寧非天吐納,長逐月虧盈。
  暴怒中秋勢,雄豪半夜聲。
  堂堂雲陣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巨防連地震,羣檝望風迎。
  踊若蛟龍鬭,奔如雨雹驚。
  來知千古信,迴見百川平。
  破浪功難敵,驅山力可并。
  伍胥神不泯,憑此發威名。

  ▼依韻和蘇州蔣密學

  餘杭偶得借麾來,山態雲情病眼開。
  此樂無涯誰可共,詩仙今日在蘇臺。(白樂天謂韋蘇州爲詩仙)

  ▼依韻和孫之翰對雪

  江干往往臘不雪,今喜紛紛纔孟冬。
  迺知王澤寖及遠,益明天意先在農。
  有年預可慰四海,大瑞且當聞九重。
  况此湖山滿清思,與君交唱若爲慵。

  ▼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二首

  錢唐作守不爲輕,况是全家住翠屏。
  名品久參卿士月,部封全屬斗牛星。
  仁君未報頭先白,故老相看眼倍青。
  最愛湖山清絶處,晩來雲破雨初停。

  西湖載客恣游從,湖上參差半佛宫。
  迴顧隙駒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層臺累榭皆清曠,萬戶千門盡鬱蔥。
  向此行春無限樂,却慙何道繼文翁。

  ▼依韻答蔣密學見寄

  東南爲守慰衰顔,憂事渾祛樂事還。
  鼓吹夜歸湖上月,樓臺晴望海中山。
  奮飛每羡冥鴻遠,馳騁那慙老驥閒。
  此日共君方偃息,是非榮辱任循環。

  ▼依韻和同年朱兵部王賓客交贈之什

  鶴禁蘭宫達了身,高居南闕重爲隣。
  西園冠蓋時時會,北海樽罍日日親。
  共棄榮華抛世態,同歸清静復天真。
  一如劉白東都下,更得裴公作主人。

  ▼登表海樓

  一帶林巒秀復奇,每來凭檻即開眉。
  好山深會詩人意,留得夕陽無限時。

  ▼石子澗二首

  鑿開奇勝翠微間,車騎笙歌暮未還。
  彦國才如謝安石,他時即此是東山。

  飛泉落處滿潭雷,一道蒼然石壁開。
  故老相傳應可信,此山雲出雨須來。

  ▼依韻答韓侍御

  雖叨世契與隣藩,東道瞻風御史尊。
  鄭館昔時延下客,(予執卷時,即遊端公之門。)
  于家今日見高門。(端公之先君嘗作金陵獄椽。)
  我居方面榮爲懼,君向臺端直且温。
  彼此中懷藴金石,不須銷黯動離魂。

  ▼謝柳太博惠鶴

  新詩遺鶴指真經,對此仙標詎敢輕。
  萬里華亭思去伴,千年遼海識歸程。
  雞羣與處曾非辱,鵬路將翔孰謂榮。
  獨愛九臯嘹唳好,聲聲天地謂之清。

  ▼知府孫學士見示和終南監宫太保道懷五首,因以綴篇

  玉皇近侍請脩真,賜得南山十里雲。
  樽有聖賢聊自慰,鼎多龍虎復誰分。
  謝家山色朝晡見,陶隱松風寤寐聞。
  萬物已齊無一事,獨醒惟笑衆醺醺。

  要路抛來自寡尤,高懷卷去白雲收。
  玉緣祕寶須藏密,蘭爲奇香却在幽。
  仙骨豈曾移静節,帝心終是竭嘉猷。
  紅霞綠竹忘機地,未免天家下詔求。

  漢陂高興自飄飄,何必天台渡石橋。
  潭上藥靈多餌菊,林間詩逸半書蕉。
  勤歌蘭珮招逋隱,懶事塵纓逐宷僚。
  客有赤松盟約在,異時猿鶴不相遼。

  瑶壇日月静中長,詩思時時逸謝塘。
  神枕自成仙島夢,朝衣猶有御爐香。
  三元祕簡侵星奏,五嶺靈芽待雪甞。
  金闕九重留不住,高風何處是嚴光。

  門外煙嵐紫閣横,九衢風土更何情。
  籬邊醉傲淵明飲,隴上歌隨桀溺耕。
  三樂放懷千古重,萬鍾回首一毫輕。
  鵬鷦共適逍遥理,誰復人間問不平。

  ▼贈方秀才(楷)

  高尚繼先君,嵓居與俗分。
  有泉皆潄石,無地不生雲。
  隣里多垂釣,兒孫半屬文。
  幽蘭在深處,終日自清芬。

  ▼依韻和龐殿院見寄

  吳門歉歲減繁華,蕭索專城未足誇。
  柳色向秋迎使館,水聲終夜救田車。
  丘山在負思朝寄,毫髪經心愧道家。
  不似桐廬人事少,子陵臺畔樂無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