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范成大 > 吳郡志 | 上頁 下頁 |
學校(2) |
|
六經閣,舊有之。吳學始于範文正公,後更八政始成。而此閣成于富嚴郎中。先是張伯玉嘗以郡從事主學,後帥浙東,閣始成。世傳邦人謁記于伯玉,伯玉令參佐擬撰,皆不如意。一日對眾援筆,書首句雲:「六經閣,子史在焉,不書,尊經也。」坐皆嘆服。 * 張伯玉《六經閣記》雲: 六經閣,諸子百家皆在焉,不書尊經也。吳郡州學,始由高平範公經構之。至今尚書富郎中,十年更八政,學始大成,而六經閣又建。先時,書籍草創,未暇理緝。廚之後廡,澤地汙晦,日滋散脫。觀者惻然,非古人藏象魏、拜六經之意。至是,富公始與吳邑、長洲二大夫以本學之余錢,僦工市材。直公堂之南,臨泮池,構層屋。起夏六月乙酉,至秋八月甲申,凡旬有七浹。計庸千有二百,作楹十有六,棟三,架溜八,桷三百八十有四。二戶六牖,梯衡粢稅、圬墁陶甓稱是。祈於久,故爽而不庳。酌于道,故文而不華。經南向,史西向,子、集東向。標之以油素,揭之以油黃。澤然區處,如蛟龍之鱗麗,如日月之在紀,不可得而亂矣。則天地之極致,皇王之高道,生人之紀律,舉在是矣。古者聖人之設教也,知函夏之至廣,生齒之至眾,不可以頤解耳授。故教之有方,導之有原。乃本庠序之風,師儒之說,始于邦,達於鄉,至於室,莫不有學。垣之以文物,聳之以聲名,先用警策其耳目,然後清發其靈腑。故其習之也易,其得之也深。其教不肅而成,不煩而洽。驅元元之入善域,優而柔之,俾自得之。萬世之後,尊三王四代法者,無它焉,教化之本末馴漸也。然則觀是閣者,知六經之在,則知有聖人之道;知有聖人之道,則知有朝廷之化;知有朝廷之化,則向方之心,日懋一日。禮義之澤流於外,弦誦之聲格於內。其為惡也無所從,其為善也有所歸。雖不欲徙善遠罪,納諸大和不可。召康公之詩曰:「豈弟君子,來游來歌。」子思子之說雲:「布在方冊。」人存則政舉,凡百君子,繇斯道覺斯民,暢皇極,序彝倫者,舍此而安適,得無盡心焉。諸儒謂伯玉嘗從事此州,遊學滋久,宜刊樂石,庶幾永永無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