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范成大 | 上頁 下頁
攬轡錄


  乾道六年閏五月戊子,成大被命以資政殿大學士,與崇信節度使康諝,為奉使大金國信使副。

  六月甲子出國門。

  八月戊年度淮。金遣尚書兵部郎中田彥皋、行侍御史完顏德溫,為接伴使副。皆帶銀牌。金法:出使者必帶牌,有金、銀、木之別。上有女真書「准剌急遞」字,及阿骨打花押。宣差者所至,視三品。朝旨差者,視五品。

  庚申過虞姬墓。墓在路左。雙石門出叢草間,往來觀者成蹊。

  甲子至南京,金改為歸德府。過雷萬春墓,環以小牆,榜曰「忠勇雷公之墓」。西門外南望有宋王台,及張巡、許遠廟。世稱雙廟,睢陽人又謂之雙王廟。

  丙寅過雍丘縣。二十裡過空桑,世傳伊尹生於此。一裡過伊尹墓,道右有磚堠石刻雲「湯相伊公之墓」。過陳留縣,縣有留侯廟。西門外十裡孟莊,有孟薑女廟。

  丁卯過東禦園,即宜春苑也,頹垣荒草而已。二裡至東京,金改為南京。入新宋門,即朝陽門也,金改曰宏二門。彌望悉荒墟。入新宋門,即麗景門也,金改為賓曜門。過大相國寺,傾簷缺吻,無復舊觀。橫入東禦廊門,絕穿橋北馳道。出西禦廊門,過交鈔。處。交鈔所者,金本無錢,惟煬王亮嘗一鑄正隆錢,絕不多,餘悉用中國舊錢。又不欲留錢于河南,故仿中國楮幣。於汴京置局造官會,謂之「交鈔」,擬見錢行使,而陰收銅錢,悉運而北。

  過河即用見錢,不用鈔。鈔文曰:「南京交鈔所准戶部符,尚書省批降:檢會昨奏南京置局,印造一貫至三貫例交鈔,許人納錢給鈔。河南路官私作見錢流轉,若赴庫支取,即時給付。每貫輸工墨錢十五文,七年納換,別給錢。以七十為陌,偽造者處斬。捕告者賞錢三百千。」前後有戶部管當令史、幹當官、交鈔庫使副書押,四圍畫雲鶴為飾焉。入都亭驛歇泊。

  舊京自城破後,創痍不復。煬王亮徙居燕山,始以為南都,獨崇飾宮闕,比舊加壯麗。民間荒殘自若。新城內大抵皆墟,至有犁為田處;舊城內粗布肆,皆苟活而已。四望時見樓閣崢嶸,皆舊宮觀,寺宇無不頹毀。民亦久習胡俗,態度嗜好,與之俱化,最甚者衣裝之類,其制盡為胡矣。自過淮已北皆然,而京師尤甚。惟婦人之服不甚改,而戴冠者絕少,多綰髻。貴人家即用珠瓏璁冒之,謂之方髻。

  庚午出驛。循東禦廊百七十餘間,有面西欞星門。大街直東出,舊景靈東宮也。過欞星門,側望端門,舊宣德樓也,金改為承天門。五門如畫,兩旁左右升龍門,東至西角樓。轉東鑰匙頭街,禦廊對皇城,俱東出。廊可二百餘間。過左掖門,至皇城,東角樓廊亦如畫。出樊樓街,轉土市馬行街,出舊封丘門,即安遠門也,金改為元武門。

  門西金水河,舊夾城曲江之處,河中臥石礌磈,皆艮嶽所遺。過藥市橋街,蕃衍宅、龍德宮、擷芳、擷景二園,樓觀俱存;擷芳中喜春堂猶巋然,所謂八滴水閣者。使屬官吏望者,皆隕涕不自勝,金今則以為上林。所過清輝橋,出新封丘門,舊景陽門也,金改為柔遠館。

  壬申過伏道,有扁鵲墓。墓上有幡竿,人傳雲:「四旁土,可以為藥」。或於土中得小團黑褐色,以治疾。伏道艾,醫家最貴之。十裡即湯陰縣。

  癸卯過羑河。上有羑裡城,四垣儼然,居民林木滿其中。過相州市,有秦樓、翠樓、康樂樓、月白風清樓,皆旗亭也。秦樓有胡婦,衣金縷鵝紅大袖袍,金縷紫勒帛,褰簾旻語。雲是宗室女、郡守家也。遺黎往往垂涕嗟嘖,指使人雲:「此中華佛國人也。」老姬跪拜者尤多。晝錦堂尚存,金嘗更修飾之。

  過漳河,入曹操講武城。周遭十數裡,城外有操疑塚七十二,散在數裡。傳雲:「操塚正在古寺中。」高翻墓在道旁。碑雲:魏侍中、黃鉞太尉、錄尚書事、渤海高公翻,字飛爵。其事蹟不見於史。

  甲戌過台城鎮,故城延袤數十裡。城中有靈台坡池。邯鄲人春時,傾城出祭趙王,歌舞其上。城旁有廉頗、藺相如墓。三十裡至邯鄲縣,牆外居民以長竿磔白犬,自尻洞其首。別一竿,縛茅浸酒揭於上。雲:「女真人用以祭天禳病。」

  甲子過沙河,六十裡至柏鄉縣。縣人雲:「沙河直東,有堯山縣,古堯山也。堯葬焉。」寺有放勳廟。

  乙酉過良鄉縣。是日大風幾拔木,接伴使雲:「此謂之信風。使人遠來,此風先報使入城也。」

  丙戌至燕山城外燕賓館。燕至畢,與館伴使副並馬行。柳堤緣城,過新石橋,中以杈子隔絕。道左邊,過橋入豐宜門,即外城門也。過石玉橋,燕石色如玉,上分三道,皆以欄楯隔之,雕刻極工。中為禦路,亦攔以杈子。兩旁有小亭,中有碑曰「龍津橋」。入宣陽門,金書額,兩頭有小四角亭,即登門路也。樓下分三門。中門為禦路,常闔,皆畫龍。兩旁門通行,皆畫鳳。入門北望其闕,由西禦廊首轉西至會同館。

  戊子早入見。上馬出館,複循西禦廊至橫道。至東禦廊首,轉北循簷行,幾二百間。廊分三節,每節一門。路東出,第一門通街,第二門通球場,第三門太廟,廟中有樓。將至宮城,廊即東轉。又百許間,其西亦有三間。出門但不知所通何處,望之皆民居。東西廊中,馳道甚闊。兩旁有溝,溝上植柳。兩廊屋脊,皆覆以青琉璃瓦。宮闕門戶,即純用之。馳道之北,即端門十一間,曰「應天之門」,舊嘗名「通天亦開」。兩挾有樓,如左右升龍之制。東西兩角樓,每樓次第攢三簷,與挾樓接,極工巧。

  端門之內,有左右翔鳳門、日華、月華門。前殿曰「大安殿」,使人入左掖門,直北循大安殿東廊後壁行。入敷德門,自側門入。又東北行,直東有殿宇,門曰「東宮」,牆內亭觀甚多。直北面南列三門,中曰「集英門」,雲是故壽康殿,母后所居。西曰「會通門」,自會通東小門北,入承明門。又北則昭慶門,東則集禧門,尚書省在門外。又西則有右嘉會門。四門正相對。入右嘉會門,門有樓,與左嘉會門相對,即大安殿后門之後。至幕次,有頃入宣明門,即常朝後殿門也。

  門內庭中列衛士二百許人,貼金雙鳳襆頭,團花紅錦衫,散手立。入仁政門,蓋隔門也。至仁政殿下,大花氈可半庭,中團雙鳳,兩旁各有朵殿。朵殿之上兩高樓,曰東西上閤門。兩旁悉有簾蟆,中有甲士。東西兩禦廊,循簷各列甲士。東立者,紅茸甲,金纏杆槍,黃旗畫青龍;西立者,碧茸甲,金纏杆槍,白旗畫青龍。直至殿下皆然。惟立于門下,皂袍持弓矢。殿西階雜立儀物幢節之屬,如道士醮壇威儀之類。使人由殿下東行上東階,卻轉南,由露臺北行入殿。金主襆頭,紅袍玉帶,坐七寶榻。

  背有龍水大屏風、四壁帟幕,皆紅繡龍,拱鬥皆有繡衣。兩檻間各有大出香金獅蠻地鋪,禮佛毯可一殿。兩旁玉帶金魚,或金帶者十四五人,相對列立。遙望前後殿屋,崛起處甚多,制度不經,工巧無遺力,所謂窮奢極侈者。煬王亮始營此都,規模多出於孔彥舟,役民夫八十萬,兵夫四十萬,作治數年,死者不可勝計。地皆古墳塚,悉掘棄之。金既蹂躪中原之地,制度強效華風,往往不遺餘力,而終不近似。

  金主既已端坐得國,其徒益治文為以眩飾之。始則大修國制,其曆曰《大明曆》。金本無號,自阿骨打始有「天輔」之稱。金宮多內寵,其最貴者,有元、德、淑、麗、溫、恭、慧、明等十妃。臣下亦娶數妻,多少視官品,以先後聘為序。民惟得一妻。

  壬辰入辭。

  癸巳出館。

  丁巳至泗州,與接伴使田彥皋、完顏德溫敘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