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董仲舒 > 董仲舒集 | 上頁 下頁
高廟園災對


  《春秋》之道,舉往以明來,是故天下有物,視《春秋》所舉與同比者,精微眇以存其意,通倫類以貫其理,天地之變,國家之事,粲然皆見,亡所疑矣。按《春秋》,魯定公、哀公時,季氏之惡已熟,而孔子之聖方盛。夫以盛聖而易熟惡,季氏雖重,魯君雖輕,其勢可成也。故定公二年「五月,兩觀災。」兩觀,僭禮之物,天災之者,若曰僭禮之臣可以去,已見罪征而後告可去,此天意也。定公不知省。

  至哀公三年五月,桓宮、厘宮災。二者同事,所為一也,若曰燔貴而去不義雲耳。哀公未能見,故四年六月亳社災。兩觀、桓、厘廟、亳社,四者皆不當立,天皆燔其不當立者,以示魯,欲其去亂臣而用聖人也。季氏亡道久矣,前是天不見災者,魯未有賢聖臣,雖欲去季孫,其力不能,昭公是也。至定、哀乃見之,其時可也。不時不見,天之道也。今高廟不當居遼東,高園殿不當居陵旁,於《禮》亦不當立,與魯所災同。其不當立久矣,至於陛下時天乃災之者,殆亦其時可也。昔秦受亡周之弊,而亡以化之;漢受亡秦之敝,又亡以化之。

  夫繼二敝之後,承其下流,兼受其猥,難治甚矣。又多兄弟親戚骨肉之連,驕揚奢侈,恣睢者眾,所謂重難之時也也。陛下正當大敝之後,又遭重難之時,甚可憂也。故天災若語陛下:「當今之世,雖敝而重難,非以太平至公不能治也。視親戚貴屬在諸侯遠正最甚者,忍而誅之,如吾燔遼東高廟乃可;視近臣在國中處旁仄及貴而不正者,忍而誅之,如吾燔高園殿乃可」雲爾。在外而不正者,雖貴如高廟,猶災燔之,況諸侯乎!在內而不正者,雖貴如高園殿,猶災燔之,況大臣乎!此天意也。罪在外者天災外,罪在內者天災內,燔甚罪當重,燔簡罪當輕,承天意之道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