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明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十五回 襲太原元擴廓中計 略臨洮李思齊出降(1) |
|
卻說元順帝聞通州被陷,惶急異常,亟禦清寧殿,集三宮後妃,及太子愛猷識理達臘,準備北行。左丞相失烈門,及知樞密院事黑廝,宦官伯顏不花進諫道:「陛下宜固守京都,臣等願募集兵民,出城拒戰。」 順帝道:「孛羅擴廓,屢次構亂,京中守備,空虛已久,如何可守?」 伯顏不花大慟道:「天下是世祖的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輕去?」 順帝道:「今日豈可複作徽、欽?朕志已決,毋庸多言!」 伯顏不花再三泣諫,順帝拂袖還宮。到了黃昏,召淮王帖木兒不花,及丞相慶童入內,囑令淮王監國,慶童為輔。兩人受命趨出,遂於夜半三鼓,開建德門,挈後妃太子北去。徐達率著明師,進薄齊化門,將士填濠登城而入,達亦上齊化門樓,擒住元淮王帖木兒不花,及左丞相慶童,平章迭兒必失朴賽不花,右丞相張康伯,禦史中丞滿川等,勸令歸降,皆不從,一律處斬,宦官伯顏不花,先已自盡,元宣府鎮南威順諸王子六人,亦為明軍所擒。達遂封府庫圖籍寶物,用兵守故宮殿門,不准侵入。宮人妃主,令原有宦侍護視。號令士卒,秋毫無犯,人民安堵,市肆不移。於是遣將赴應天告捷,一面命薛顯、傅友德、曹良臣、顧時等,率兵分巡古北諸隘口,一面令華雲龍經理故元都,增築城垣,專待太祖巡幸。【是段為元亡之結束。】 太祖聞報,下詔褒獎北征軍,且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並訂定六部官制,各設尚書侍郎等官。先是明初官制,略仿元代,立中書省,總天下吏治。置大都督府,統天下兵政。設禦史台,肅朝廷綱紀。至是改立六部,定為吏、戶、禮、兵、刑、工等名目。後來胡惟庸伏法,複罷中書省,廢丞相等官,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為副。複分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統屬兵部節制,權力遠不如前。並增設都察院,統轄台官,這是後話慢表。【敘述明初官制,以便閱者考核。】 且說太祖以元都既定,啟蹕北巡,留李善長與劉基居守,自率文武百官,渡江北行。雨師灑道,風伯清塵,遙望六龍,相率額手。沿途所經,蠲免逋賦。既至北京,禦奉天門,召元室故臣,詢問元政得失。故臣中有一文吏,姓馬名昱,頓首道:「元得國以寬,失國亦以寬。」 太祖道:「朕聞以寬得國,不聞以寬失國。元季君臣,日就淫佚,馴至淪亡,是所失在縱弛,並非由過寬所致。聖王行政,寬亦有制,不以廢事為寬;簡亦有節,不以慢易為簡。總教施行適當,自可無弊。」 【馬昱之言,不能無失,明祖之言,恐亦未能實踐。】 馬昱慚謝而退。太祖又令放元宮人,免致怨曠。此外一切佈置,概如徐達所定。當下命徐達、常遇春出師取山西,副將軍馮勝,偏將軍湯和,平章楊璟,隨軍調遣,太祖自還南京。 達受命西征,分道並進。常遇春攻下保定、中山、真定等處,馮勝、湯和、楊璟等,下懷慶,越太行,取澤潞,將逼太原。元將擴廓帖木兒,遣麾下楊劄兒,來攻澤州,與楊璟、張彬等相遇于韓家店。兩陣對圓,刀槍並舉。楊璟、張彬等藐視元軍,只道他沒甚能力,一鼓便可擊退,哪知楊劄兒很是驍悍,部下又統經百戰,個個拚命爭先,戰了多時,非但擊不退元軍,反被他衝動陣勢,禁遏不住,只好一同敗下,一驕便敗。連忙稟報大將軍。大將軍徐達調都督副使孫興祖、僉事華雲龍,出守北平,自率大軍趨太原。途次聞元順帝赦擴廓罪,還他原官,令出雁門關,由保安州經居庸關,來攻北平。當下集諸將會議,諸將或稟請回援,徐達道:「北平重地,有孫都督等扼守,定能抵敵得住,此次王保保全師遠出,太原必虛,我軍如乘他不備,直抵太原,傾他巢穴,他進無可戰,退無可依,在兵法上,所謂批吭搗虛的計策,就使他還救太原,已是不及,那時進退失利,必為我所擒了。」 計議已定,遂引兵徑進。果然擴廓還兵自救,前鋒萬騎突至,差不多有排山倒海的聲勢。這邊傅友德、薛顯,兩騎並出,指麾健卒,與他酣鬥一場,方才把他擊退。擴廓紮營城西,兵約數萬,郭英登高遙望,返報遇春道:「敵兵雖多,不甚整齊,立營雖大,不甚謹飭,請乘夜踹營,當可決勝。」 遇春入語徐達,達亦以為然。正籌畫間,忽報擴廓營中,有密使齎書至此。當由達開緘覽畢,退入帳後,寫好複書;遣使去訖。隨即升帳調兵,陸續出發。是夜天氣陰晴,薄雲四布,將及三鼓,郭英率精騎三百人,躡至敵營附近,一聲炮響,四面縱火,紅光炎炎,不殊曉日。遇春也統著大隊,鼓噪前進。敵營裡面,也有一隊人馬,呐喊出來。兩邊相見,並不廝殺,反傳了一聲暗號,引著明軍,撲向主營而去。【故作疑陣。】 擴廓帖木兒方燃燭坐帳中,使兩童子捧書侍立,正擬接書展閱,忽聞營外喊殺連天,料知內外有變,急忙推案而起,連靴子都不及穿齊,赤著一腳,跑出帳外,跨上一匹劣馬,舉鞭亂敲,覓路北遁,手下只有十八騎隨去。遇春等殺入營帳,營中已紛紛潰亂,經遇春下令,降者免死,於是相率棄械,跪降馬前。共得兵四萬人,馬四萬匹。 看官聽著!這擴廓也是有名大將,難道強敵在前,全不防備?況他至三鼓以後,尚燃燭看書,明明不是個糊塗人物,為何明軍劫營,慌急到這般情形呢? 原來擴廓部下,有一將名豁鼻馬,默睹元運已終,明祚方盛,早有率眾歸降的意思,且聞徐達虛心下士,不殺降人,越覺投誠心亟,因此背了擴廓,暗中遞書徐達,願為內應。達即複書相約,互通暗號,所以得手如此容易。【敘明原因。】 擴廓既遁,太原自下,徐達又乘勢收大同,分遣馮勝等徇猗氏、平陽諸縣,擒元右丞賈成、李茂等,榆次、平遙、介休,以次攻克,山西悉平。 太祖接著捷報,心中愉快,自不消說。 倏忽間已是洪武二年,太祖親定功臣位次,命在江寧西北雞籠山下,建立功臣廟,已死的功臣,設像崇祀,未死的虛著坐位,共得二十一人,以大將軍徐達為首。小子依史錄述如下: 徐達,字天德,濠州人。 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 李文忠,字思本,盱貽人,太祖甥。 鄧愈,虹人,初名友德。 湯和,字鼎臣,濠人。 沐英,字文英,定遠人,太祖養子。 胡大海,字通甫,虹人。 馮國用,勝之兄,定遠人。 趙德勝,濠人。 耿再成,字德甫,五河人。 華高,含山人。 丁德,興定遠人。 俞通海,字碧泉,濠人,徙於巢。 張德勝,字仁甫,合肥人。 吳良,定遠人,初名國興。 吳楨,良之弟,初名國寶。 曹良臣,安豐人。 康茂才,字壽卿,蘄人。 吳複,字伯起,合肥人。 茅成,定遠人。 孫興祖,濠人。 未幾,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張德勝、桑世傑、耿再成、胡大海、趙德勝七人,配享太廟,並因徐達攻破元都,得元十三朝實錄,乃詔修元史,命李善長為監修,宋濂、王禕為總裁,並征隱士汪克寬、胡翰、陶凱、曾魯、高啟、趙汸等十六人為纂修,閱六月書成。惟順帝未有實錄,又遣使往訪遺事,于次年續修,不到幾月,也即告竣。後人謂史多簡率,不足征信,這也不在話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