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白居易 > 策林 | 上頁 下頁 |
四十三、議兵,用舍逆順興亡 |
|
問:《傳》曰:「誰能去兵?兵之設久矣。」又曰:「先王耀德不觀兵。」二者古之明訓也。然則君天下者,廢而不用,且涉去兵之非;資以定功,又乖耀德之美。去就之理,何者得中? 又問:兵不妄動,師必有名。議之者頗辨否臧,用之者多迷本末,故有一戎而業成王霸,一戰而禍及危亡。興滅之跡何由?逆順之要安在? 臣聞天下雖興,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祭公曰:「先王耀德不觀兵。」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斯則不好之明訓也。《傳》曰:「誰能去兵?兵之設久矣。」又周定天下,偃武修文,猶立司馬之官,六軍之眾,以時教戰。斯又不忘之明訓也。然則君天下者,不可去兵也,不可黷武也,在乎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順。逆順之要,大略有三,而兵之名隨焉。夫興利除害,應天順人,不為名先,義然後動,謂之義兵;相時觀釁,取亂侮亡,不為禍先,敵至而應,謂之應兵;恃力宣驕,作威逞欲,輕人性命,貪人土田,謂之貪兵。兵貪者亡,兵應者強,兵義者王。王之兵,無敵於天下也,故有征無戰焉;強之兵,先弱敵而後戰也,故百戰百勝焉;亡之兵,先自敗而後戰也,故勝與不勝,同歸於亡焉。然歷代君臣,惑于本末,聞王者之無敵,則思耀武,是獲一兔而欲守株也;見亡者之自敗,則思弭兵,是因一咽而欲去食也。曾不知無敵者根於義,自敗者本於貪,而欲歸咎於兵,責功于武,不其惑歟?興廢之由,逆順之要,昭然可見,唯陛下擇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