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資治通鑒 | 上頁 下頁 |
唐高宗咸亨元年 |
|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 春正月丁醜,右相劉仁軌請致仕;許之。 三月甲戌朔,以旱,赦天下,改元。 丁醜,改蓬萊宮為含元宮。 壬辰,太子少師許敬宗請致仁;許之。 敕突厥酋長子弟事東宮。西台舍人徐齊聃上疏,以為:「皇太子當引文學端良之士置左右,豈可使戎狄丑類入侍軒闥!」又奏:「齊獻公即陛下外祖,雖子孫有犯,豈應上延祖禰!今周忠孝公廟甚修,而齊獻公廟毀廢,不審陛下何以垂示海內,彰孝理之風!」上皆從之。齊聃,充容之弟也。 夏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與於闐襲龜茲撥換城,陷之。罷龜茲、於闐、焉耆、疏勒四鎮。辛亥,以右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副之,以討吐蕃,且援送吐谷渾還故地。 庚午,上幸九成宮。 高麗酋長劍牟岑反,立高藏外孫安舜為主。以左監門大將軍高侃為東州道行軍總管,發兵討之,安舜殺劍牟岑,奔新羅。 六月壬寅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丁巳,車駕還京師。 郭待封先與薛仁貴並列,及征吐蕃,恥居其下,仁貴所言,待封多違之。軍至大非川,將趣烏海,仁貴曰:「烏海險遠,軍行甚難,輜重自隨,難以趨利;宜留二萬人,為兩柵於大非嶺上,輜重悉置柵內,吾屬帥輕銳,倍道兼行,掩其未備,破之必矣。」仁貴帥所部前行,擊吐蕃於河口,大破之,斬獲甚眾,進屯烏海以俟待封。待封不用仁貴策,將輜重徐進,未至烏海,遇吐蕃二十餘萬,待封軍大敗,還走,悉棄輜重。仁貴退屯大非川,吐蕃相論欽陵將兵四十餘萬就擊之,唐兵大敗,死傷略盡。仁貴、待封與阿史那道真並脫身免,與欽陵約和而還。敕大司憲樂彥瑋即軍中按其敗狀,械送京師,三人皆免死除名。 欽陵,祿東贊之子也,與弟贊婆、悉多於、勃論皆有才略。祿東贊卒,欽陵代之秉政,三弟將兵居外,鄰國畏之。 關中旱,饑。九月丁醜,詔以明年正月幸東都。 甲申,皇后母魯國忠烈夫人楊氏卒,敕文武九品以上及外命婦並詣宅吊哭。 閨月癸卯,皇后以久旱,請避位;不許。 壬子,加贈司徒周忠孝公武士彠為太尉、太原王,夫人為王妃。 甲寅,以左相薑恪為涼州道行軍大總管,以禦吐蕃。 冬十月乙未,太子右中護、同東西台三品趙仁本為左肅機,罷政事。 庚寅,詔官名皆復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