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資治通鑒 | 上頁 下頁
陳宣帝太建九年


  陳宣帝太建九年(公元577年)

  春正月乙亥朔,齊太子恒即皇帝位,生八年矣;改元承光,大赦。尊齊主為太上皇帝,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為太上皇後。以廣甯王孝珩為太宰。

  司徒莫多婁敬顯、領軍大將軍尉相願謀伏兵千秋門,斬高阿那肱,立廣甯王孝珩。會阿那肱自它路入朝,不果。孝珩求拒周師,謂阿那肱等曰:「朝廷不賜遣擊賊,豈不畏孝珩反邪?孝珩若破宇文邕,遂至長安,反亦何預國家事!以今日之急,猶如此猜忌邪!」高、韓恐其為變,出孝珩為滄州刺史。相願拔佩刀斫柱,歎曰:「大事去矣,知複何言!」

  齊主使長樂王尉世辯,帥千余騎覘周師,出滏口,登高阜西望,遙見群烏飛起,謂是西軍旗幟,即馳還;比至紫陌橋,不敢回顧。世辯,粲之子也。於是黃門侍郎顏之推、中書侍郎薛道衡、侍中陳德信等勸上皇往河外募兵,更為經略;若不濟,南投陳國。從之。道衡,孝通之子也。丁醜,太皇太后、太上皇後自鄴先趣濟州;癸未,幼主亦自鄴東行。己醜,周師至紫陌橋。

  辛卯,上祭北郊。

  壬辰,周師至鄴城下;癸巳,圍之,燒城西門。齊人出戰,周師奮擊,大破之。齊上皇從百騎東走,使武衛大將軍慕容三藏守鄴宮。周師入鄴,齊王、公以下皆降。三藏猶拒戰,周主引見,禮之,拜儀同大將軍。三藏,紹宗之子也。領軍大將軍漁陽鮮于世榮,齊高祖舊將也。周主先以馬腦酒鐘遺之,世榮得即碎之。周師入鄴,世榮在三台前鳴鼓不輟,周人執之;世榮不屈,乃殺之。周主執莫多婁敬顯,數之曰:「汝有死罪三:前自晉陽走鄴,攜妾棄母,不孝也;外為偽朝戮力,內實通啟於朕,不忠也;送款之後,猶持兩端,不信也。用心如此,不死何待!」遂斬之。使將軍尉遲勤追齊主。

  甲午,周主入鄴。齊國子博士長樂熊安生,博通《五經》,聞周主入鄴,遽令掃門。家人怪而問之,安生曰:「周帝重道尊儒,必將見我。」俄而周主幸其家,不聽拜,親執其手,引與同坐;賞賜甚厚,給安車駟馬以自隨。又遣小司馬唐道和就中書侍郎李德林宅宣旨慰諭,曰:「平齊之利,唯在於爾。」引入宮,使內史宇文昂訪問齊朝風俗政教,人物善惡。即留內省,三宿乃歸。

  乙未,齊上皇渡河入濟州。是日,幼主禪位於大丞相任城王湝。又為湝詔:尊上皇為無上皇,幼主為宋國天王。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禪文及璽紱於瀛州,孝卿即詣鄴。

  周主詔:「去年大赦所未及之處,皆從赦例。」

  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有甲士三萬,聞晉州敗,請出兵擊周,奏寢不報;永業憤慨。又聞並州陷,乃遣子須達請降于周,周以永業為上柱國,封應公。

  丙申,周以越王盛為相州總管。

  齊上皇留胡太后于濟州,使高阿那肱守濟州關,覘候周師,自與穆後、馮淑妃、幼主、韓長鸞、鄧長顒等數十人奔青州。使內參田鵬鸞西出,參伺動靜;周師獲之,問齊主何在,紿雲:「已去,計當出境。」周人疑其不信,捶之。每折一支,辭色愈厲,竟折四支而死。

  上皇至青州,即欲入陳。而高阿那肱密召周師,約生致齊主,屢啟雲:「周師尚遠,已令燒斷橋路。」上皇由是淹留自寬。周師至關,阿那肱即降之。周師奄至青州,上皇囊金,系於鞍後,與後、妃、幼主等十余騎南走。己亥,至南鄧村。尉遲勤追及,盡擒之,並胡太后送鄴。

  庚子,周主詔:「故斛律光、崔季舒等,宜追加贈諡,並為改葬,子孫各隨廕敘錄。家口田宅沒官者,並還之。」周主指斛律光名曰:「此人在,朕安得至鄴!」辛醜,詔:「齊之東山、南園、三台,並可毀撤。瓦木諸物,可用者悉以賜民。山園之田,各還其主。」

  二月壬午,上耕藉田。

  丙午,周主宴從官將士于齊太極殿,頒賞有差。

  丁未,高緯至鄴,周主降價,以賓禮見之。

  齊廣甯王孝珩至滄州,以五千人會任城王湝於信都,共謀匡複,召募得四萬餘人。周主使齊王憲、柱國楊堅擊之。令高緯為手書招湝不從。憲軍至趙州,湝遣二諜覘之,候騎執以白憲。憲集齊舊將,遍示之,謂曰:「吾所爭者大,不在汝曹。今縱汝還,仍充吾使。」乃與湝書曰:「足下諜者為候騎所拘,軍中情實,具諸執事。戰非上計,無待蔔疑;守乃下策,或未相許。已勒諸軍分道並進,相望非遠,憑軾有期。『不俟終日』,所望知機也!」

  憲至信都,湝陳于城南以拒之。湝所署領軍尉相願詐出略陳,遂以眾降。相願,湝心腹也,眾皆駭懼。湝殺相願妻子。明日,複戰,憲擊破之,俘斬三萬人,執湝及廣甯王孝珩。憲謂湝曰:「任城王何苦至此?」湝曰:「下官神武皇帝之子,兄弟十五人,幸而獨存。逢宗社顛覆,今日得死,無愧墳陵。」憲壯之,命歸其妻子。又親為孝珩洗瘡傅藥,禮遇甚厚。孝珩歎曰:「自神武皇帝以外,吾諸父兄弟,無一人至四十者,命也。嗣君無獨見之明,宰相非柱石之寄,恨不得握兵符,受斧鉞,展我心力耳!」

  齊王憲善用兵,多謀略,得將士心。齊人憚其威聲,多望風沮潰。芻牧不擾,軍無私焉。

  周主以齊降將封輔相為北朔州總管。北朔州,齊之重鎮,士卒驍勇。前長史趙穆等謀執輔相迎任城王湝於瀛州,不果,乃迎定州刺史范陽王紹義。紹義至馬邑,自肆州以北二百八十余城皆應之。紹義與靈州刺史袁洪猛引兵南出,欲取並州。至新興,而肆州已為周守,前隊二儀同以所部降周。周兵擊顯州,執刺史陸瓊,複攻拔諸城。紹義還保北朔州。周東平公神舉將兵逼馬邑,紹義戰敗,北奔突厥,猶有眾三千人。紹義令曰:「欲還者從其意。」於是辭去者大半。突厥佗缽可汗常謂齊顯祖為英雄天子,以紹義重踝,似之,甚見愛重;凡齊人在北者,悉以隸之。

  於是齊之行台、州、鎮,唯東雍州行台傅伏、營州刺史高寶甯不下,其餘皆入于周。凡得州五十,郡一百六十二,縣三百八十,戶三百三萬二千五百。高寶甯者,齊之疏屬,有勇略,久鎮和龍,甚得夷、夏之心。周主于河陽、幽、青、南兗、豫、徐、北朔、定置總管府,相、並二州各置宮及六府官。周師之克晉陽也,齊使開府儀同三司紇奚永安求救於突厥,比至,齊已亡。佗缽可汗處永安于吐谷渾使者之下,永安言於佗缽曰:「今齊國已亡,永安何用餘生!欲閉氣自絕,恐天下謂大齊無死節之臣;乞賜一刀,以顯示遠近。」佗缽嘉之,贈馬七十匹而歸之。

  梁主入朝於鄴。自秦兼天下,無朝覲之禮,至是始命有司草具其事:致積,致餼,設九儐、九介,受享於廟,三公、三孤、六卿致食,勞賓,還贄,致享,皆如古禮。周主與梁主宴,酒酣,周主自彈琵琶。梁主起舞,曰:「陛下既親撫五弦,臣何敢不同百獸!」周主大悅,賜賚甚厚。乙卯,周主自鄴西還。

  三月壬午,周詔:「山東諸軍,各舉明經幹治者二人;若奇才異術,卓爾不群者,不拘此數。」

  周主之擒尉相貴也,招齊東雍州刺史傅伏,伏不從。齊人以伏為行台右僕射。周主既克並州,複遣韋孝寬招之,令其子以上大將軍、武鄉公告身及金、馬腦二酒鐘賜伏為信。伏不受,謂孝寬曰:「事君有死無貳。此兒為臣不能竭忠,為子不能盡孝,人所讎疾,願速斬之以令天下!」周主自鄴還,至晉州,遣高阿那肱等百餘人臨汾水召伏。伏出軍,隔水見之,問:「至尊今何在?」阿那肱曰:「已被擒矣。」伏仰天大哭,帥眾入城,於聽事前北面哀號,良久,然後降。周主見之曰:「何不早下?」伏流涕對曰:「臣三世為齊臣,食齊祿,不能自死,羞見天地!」周主執其手曰:「為臣當如此。」乃以所食羊肋骨賜伏曰:「骨親肉疏,所以相付。」遂引使宿衛,授上儀同大將軍。敕之曰:「若亟與公高官,恐歸附者心動。努力事朕,勿憂富貴。」他日,又問:「前救河陰得何賞?」對曰:「蒙一轉,授特進、永昌郡公。」周主謂高緯曰:「朕三年教戰,決取河陰。正為傅伏善守,城不可動,遂斂軍而退。公當時賞功,何其薄也!」

  夏四月乙巳,周主至長安,置高緯於前,列其王公于後,車輿、旗幟、器物,以次陳之。備大駕,布六軍,奏凱樂,獻俘於太廟。觀者皆稱萬歲。戊申,封高緯為溫公,齊之諸王三十餘人,皆受封爵。周主與齊君臣飲酒,令溫公起舞。高延宗悲不自持,屢欲仰藥,其傅婢禁止之。

  周主以李德林為內史上士,自是詔誥格式用山東人物,並以委之。帝從容謂群臣曰:「我常日唯聞李德林名,複見其為齊朝作詔書移檄,正謂是天上人;豈言今日得其驅使。」神武公紇豆陵毅對曰:「臣聞麒麟鳳皇,為王者瑞,可以德感,不可力致。麒麟鳳皇,得之無用。豈如德林,為瑞且有用哉!」帝大笑曰:「誠如公言。」

  己巳,周主享太廟。五月丁醜,周以譙王儉為大塚宰。庚辰。以杞公亮為大司徒,鄭公達奚震為大宗伯,梁公侯莫陳芮為大司馬,應公獨孤永業為大司寇,鄭公韋孝寬為大司空。

  己醜,周主祭方丘。詔以「路寢會義、崇信、含仁、雲和、思齊諸殿,皆晉公護專政時所為,事窮壯麗,有逾清廟,悉可毀撤。雕斫之物,並賜貧民。繕造之宜,務從卑樸。」戊戌,又詔:「並、鄴諸堂殿壯麗者准此。」

  ***

  臣光曰:周高祖可謂善處勝矣!他人勝則益奢,高祖勝而愈儉。

  ***

  六月丁卯,周主東巡。秋七月丙戌,幸洛州。八月壬寅,議定權衡度量,頒之于四方。

  初,魏虜西涼之人,沒為隸戶,齊氏因之,仍供廝役。周主滅齊,欲施寬惠,詔曰:「罪不及嗣,古有定科。雜役之徒,獨異常憲,一從罪配,百代不免,罰既無窮,刑何以措!凡諸雜戶,悉放為民。」自是無複雜戶。

  甲子,鄭州獲九尾狐,已死,獻其骨。周主曰:」瑞應之來,必彰有德。若五品時敘,四海和平,乃能致此。今無其時,恐非實錄。」命焚之。

  九月戊寅,周制:「庶人已上,唯聽衣綢、綿綢、絲布、圓綾、紗、絹、綃、葛、布等九種,餘悉禁之。朝祭之服,不拘此制。」

  冬十月戊申,周主如鄴。

  上聞周人滅齊,欲爭徐、兗,詔南兗州刺史、司空吳明徹督諸軍伐之,以其世子戎昭、將軍惠覺攝行州事。明徹軍至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帥眾拒戰,戊午,明徹擊破之。士彥嬰城自守,明徹圍之。

  帝銳意以為河南指麾可定。中書通事舍人蔡景曆諫曰:「師老將驕,不宜過窮遠略。」帝怒,以為沮眾,出為豫章內史。未行,有飛章劾景曆在省贓汙狼籍,坐免官,削爵土。

  周改葬德皇帝于冀州,周主服縗,哭於太極殿;百官素服。

  周人誣溫公高緯與宜州刺史穆提婆謀反,並其宗族皆賜死。眾人多自陳無之,高延宗獨攘袂泣而不言,以椒塞口而死。唯緯弟仁英以清狂,仁雅以瘖疾得免,徙於蜀。其餘親屬,不殺者散配西土,皆死于邊裔。

  周主以高湝妻盧氏賜其將斛斯征。盧氏蓬首垢面,長齋,不言笑。征放之,乃為尼。齊後、妃貧者,至以賣燭為業。

  十一月壬申,周立皇子衍為道王,兌為蔡王。

  癸酉,周遣上大將軍王軌將兵救徐州。初,周人敗齊師于晉州,乘勝逐北。齊人所棄甲仗,未暇收斂,稽胡乘間竊出,並盜而有之。仍立劉蠡升之孫沒鐸為主,號聖武皇帝,改元石平。

  周人既克關東,將討稽胡,議欲窮其巢穴。齊王憲曰:「步落稽種類既多,又山谷險絕,王師一舉,未可盡除。且當剪其魁首,余加慰撫。」周主從之,以憲為行軍元帥,督諸軍討之。至馬邑,分道俱進。沒鐸分遣其黨天柱守河東,穆支守河西,據險以拒之。憲命譙王儉擊天柱,滕王逌擊穆支,並破之,斬首萬餘級。趙王招擊沒鐸,擒之,餘眾皆降。

  周詔:「自永熙三年以來,東土之民掠為奴婢,及克江陵之日,良人沒為奴婢者,並放為良。」又詔:「後宮唯置妃二人,世婦三人,禦妻三人,此外皆減之。」

  周主性節儉,常服布袍,寢布被,後宮不過十餘人;每行兵,親在行陳,步涉山谷,人所不堪;撫將士有恩,而明察果斷,用法嚴峻。由是將士畏威而樂為之死。

  己亥晦,日有食之。

  周初行《刑書要制》:群盜贓一匹,及正、長隱五丁、若地頃以上,皆死。

  十二月戊申,新作東宮成,太子徙居之。

  庚申,周主如並州,移並州軍民四萬戶於關中。戊辰,廢並州宮及六府。

  高寶寧自黃龍上表勸進于高紹義,紹義遂稱皇帝,改元武平,以寶甯為丞相。突厥佗缽可汗舉兵助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