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元史 | 上頁 下頁
中書省(5)


  晉甯路,(上。)唐晉州。金為平陽府。元初為平陽路,大德九年,以地震改晉甯路。戶一十二萬六百二十,口二十七萬一百二十一。領司一、縣六、府一、州九。府領六縣,州領四十縣。

  錄事司。

  縣六
  臨汾,(中。倚郭。)
  襄陵,(中。)
  洪洞,(中。)
  浮山,(下。)
  汾西,(下。)
  岳陽。(下。本猗氏縣,屬平陽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陽縣。四年,以縣當東西驛路之要複置,並岳陽、和川二縣入焉。後複改為岳陽縣。)

  府一

  河中府,唐蒲州,又改河中府,又改河東郡,又仍為河中府。宋為護國軍。金複為河中府。元憲宗在潛,置河解萬戶府,領河、解二州。河中府領錄事司及河東、臨晉、虞鄉、猗氏、萬泉、河津、榮河七縣。至元三年,省虞鄉入臨晉,省萬泉入猗氏,並錄事司入河東,罷萬戶府,而河中府仍領解州。八年,割解州直隸平陽路,河中止領五縣。十五年,複置萬泉縣來屬。領六縣:
  河東,(下。府治所。)
  萬泉,(下。)
  猗氏,(下。)
  榮河,(下。金隸榮州,元初廢榮州,複為榮河縣。)
  臨晉,(下。)
  河津。(下。)

  州九

  絳州,(中。)唐初為絳郡,又改絳州。宋置防禦。金改晉安府。元初為絳州行元帥府,河、解二州諸縣皆隸焉。後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領七縣:
  正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錄事司入焉。)
  太平,(中。)
  曲沃,(下。)
  翼城,(下。金為翼州,元初複為翼城縣,隸絳州。)
  稷山,(下。)
  絳縣,(下。至元二年,省垣曲縣入焉。十六年,複立垣曲縣,絳縣如故。)
  垣曲。(下。)

  潞州,(下。)唐初為潞州,後改上黨郡,又仍為潞州。宋改隆德軍。金複為潞州。元初為隆德府,行都元帥府事。太宗三年,複為潞州,隸平陽路。至元三年,以涉縣割入真定府,以錄事司併入上黨縣。領七縣:

  上黨,(下。)
  壼關,(下。)
  長子,(下。)
  潞城,(下。)
  屯留,(下。至元三年,省入襄垣。十五年複置。)
  襄垣,(下。)
  黎城。(下。至元二年,並涉縣偏城等十三村入焉。)

  澤州,(下。)唐初為澤州,後為高平郡,又仍為澤州。宋屬河東道。金為平陽府。元初置司候司及領晉城、高平、陽城、沁水、端氏、陵川六縣。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縣入晉城,省端氏入沁水。後複置陵州。領五縣:
  晉城,(下。)
  高平,(下。)
  陽城,(下。)
  沁水,(下。)
  陵川。(下。至元三年,省入晉城,後複置。)

  解州,(下。)本唐蒲州之解縣。五代漢乾祐中置解州。宋屬京兆府。金升寶昌軍。元至元四年,並司候司入解縣。(有鹽池,方一百二十裡。)領六縣:
  解縣,(下。)
  安邑,(下。)
  聞喜,(下。)
  夏縣,(下。)
  平陸,(下。)
  芮城。(下。)

  霍州,(下。)唐初為霍山郡,又改呂州,又廢州而以縣隸晉州。金改霍州。元因之。領三縣:
  霍邑,(下。倚郭。有霍山為中鎮。)
  趙城,(舊屬平陽府。)
  靈石。(下。舊屬汾州。)

  隰州,(下。)唐初為隰州,又改大寧郡,又仍為隰州。元以州隸晉甯路。領五縣:
  隰川,(中。州治所。至元三年,省大寧、蒲、溫泉三縣入焉。)
  大寧,(下。至元三年,省入隰川,二十三年複置。)
  石樓,(下。)
  永和,(下。)
  蒲縣。(下。)

  沁州,(下。)唐初為沁州,又改陽城郡,又仍為沁州。宋置威勝軍。金仍為沁州。元因之。領三縣:
  銅鞮,(下。州治所。至元十年,省錄事司、武鄉縣入焉。)
  沁源,(下。至元十年,省綿上縣入焉。)
  武鄉。(下。至元三年,省入銅鞮,後複立。)

  遼州,(下。)唐初置遼州,又改箕州,又改儀州。宋複為遼州。元隸晉甯路。領三縣:
  遼山,(下。倚郭。)
  榆社,(下。至元三年,省入遼山,六年複立。)
  和順。(下。至元三年,省儀城縣入焉。)

  吉州,(下。)唐初置西汾州,又為南汾州,又改慈州。宋置吉鄉軍。金改耿州,又改吉州。元初領司候司、吉鄉、鄉寧二縣。中統二年,並司候司入吉鄉縣。至元二年,省吉鄉。三年,又省鄉寧併入州。後複置鄉寧。領一縣:

  鄉寧。(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