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元史 | 上頁 下頁 |
中書省(6) |
|
保德州。下。本嵐州地。宋置保德州。金因之,屬河東北路。元初,又析置芭州。憲宗七年,省倚郭保德縣入本州。至元二年,省芭州及隞州河曲縣入之。三年,又以省入管州之岢嵐州故地來屬。四年,析岢嵐之地複隸管州。 崞州。下。金崞縣,屬代州。乃馬真皇后稱制三年,升為州。大德元年,又升為隞州,巡檢司為河曲縣,至元二年,隞州與所屬之河曲縣,均省入保德州為巡檢司。大德元年,又複置河曲縣。隸本州。後複省。 管州。下。金故州,屬河東北路。元初,隸太原路。舊領靜樂一縣。太祖十六年,省靜樂入本州,並省岢嵐州及嵐州之樓煩縣、寧化州之寧化縣入之。至元三年,析岢嵐入保德州。四年,複隸本州。 代州。下。大德五年,興屯田於太和嶺,分山陰、雁門、馬邑、鄯陽、洪濟、金城、甯武為七屯。金故州,屬河東北路。元初,隸太原路。舊領雁門、崞縣、廣武三縣。元初,崞縣升為州。中統四年,省雁門縣入本州,省廣武縣入崞州。 台州。下。金升代州五台縣為台州,元初因之。 興州。下。金升嵐州合河為興州,元初因之。 堅州。下。金升代州繁崎縣為堅州,元初因之。 嵐州。下。金故州,屬河東北鉻。至元二年,省入管州。五年,複置。 孟州。下。金升太原府孟縣為孟州,元初因之。 晉甯路。上。金平陽府,屬河東南路。元初,置平陽路總管府。大德九年,改晉甯路。舊領臨汾、襄陵、洪洞、趙城、汾西、岳陽、浮山、和川、冀氏九縣。趙城改隸霍州。至元三年,省和川、冀氏入岳陽縣。四年,複置冀氏,並岳陽入之。後複改冀氏為岳陽縣。舊志作猗氏,誤。戶十二萬六百二十,口二十七萬一百二十一。領司一: 錄事司。 縣六: 臨汾,中。倚郭。襄陵,中。洪洞,中。浮山,下。後至元二年,立十八盤巡檢司。汾西,下。岳陽。下。 府一: 河中府。金故府,屬河東南路。憲宗在潛,置河解萬戶府。領河中府及解州府,置錄事司。舊領河東、臨晉、虞鄉、猗氏、萬泉、河津、榮河七縣。至元三年,省虞鄉入臨晉,省萬泉入猗氏,並錄事司入河東,罷萬戶府,本府仍領解州。八年,解州直隸平陽路。十五年,複置萬泉縣。領縣六: 河東,下。府治所。萬泉,下。至元十四年,縣尹皇甫祐改建新城,廢舊治。猗氏,下。榮河,下。金升為河州。元初,複為榮河縣。臨晉,下。河津。下。 州九: 絳州。中。金故州,屬河東南路,又升晉安府。元初。置絳州行元帥府。後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舊領錄事司。正平、曲沃、稷山、翼城、太平、垣曲、絳、平水八縣。至元二年。省錄事司入正平縣。平水,金徙置汾水之西,國初省入何縣,闕。領縣七: 正平,下。倚郭。太平,中。曲沃,下。翼城,下。金升翼州,下。元初,複為縣。稷山,下。絳縣,下。垣曲。下。至元二年,省入絳縣。十六年,複置。 潞州。下。金故州,屬河東南路。元初,為隆德府行都元帥府事。太宗三年,複為潞州,隸平陽路。舊領錄事司,上党、壺關、屯留、長子、潞城、襄垣、黎城、涉八縣。金末,升涉縣為州。至元三年,複為涉縣,析隸真定路,並隸事司入上黨。領縣七: 上黨,下。倚郭。壺關,下。長子,下。潞城,下。屯留,下。至元三年,省入襄垣縣。十五年,複置。襄垣,下。黎城,下。至元二年,並涉縣、偏城等十三村入之。 澤州。下。金故州,屬河東南路。以與北京澤州同,加南字,後又去南字。元初因之。舊領司侯司,晉城、端氏、陵川、陽城、高平、沁水六縣。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縣入晉城,省端氏入沁水。後複置陵川縣。領縣五: 晉城,下。高平,下。陽城,下。沁水,下。陵川。下。 解州,下。至元二十九年,運使那海建運城,名鳳凰城。金故州。屬河東南路。元初,隸平陽路。舊領司候司,至元四年省入解縣。領縣六: 解,下。安邑,下。聞喜,下。夏,下。平陸,下。芮城。下。 霍州。下。金升平陽府霍縣為霍州,元初因之。舊領趙城、汾西、靈石三縣。後汾西改隸平陽府,又置霍邑為附郭縣。領縣三: 霍邑。下。倚郭。趙城,下。靈石。下。舊隸汾州,後改隸。 隰州。下。金故州,屬河東南路,又改南隰州,後複去南字。元初因之。舊領隰川、大寧、仵城、永和、石樓五縣。元初。以仵城本隰州之仵城鎮,仍省入隰川,蒲縣本隰州屬縣,金興定時升為蒲州,仍降為縣來屬。領縣五: 隰川,中。州治所。大寧,下。至元三年,省入隰川。二十三年,複置。石樓,下。永和,下。蒲縣。下。 沁州。下。金故州,屬河東南路。元初,隸平陽路。舊領隸事司。銅鞮、武鄉、沁源、綿上四縣。至元三年,省錄事司入銅鞮。十年,省綿上縣入沁源。領縣三: 銅鞮,下。倚郭。沁源,下。元初,改建縣城,據紫金山之半。武鄉。下。至元三年,省入銅鞮。後複置。 遼州。下。金故州,屬河東南路,又改南遼州,後複去南字。元初因之。舊領遼山、榆杜、和順、儀城四縣。至元三年,省儀城縣入和順。領縣三: 遼山,下。倚郭。榆社,下。至元三年,省入遼山。六年,複置。和順。下。至正十四年,達魯花赤木不刺徙縣城於舊治西南。 吉州。下。金故州,屬河東南路。元初屬平陽路。舊領司候司,十二鄉、鄉寧二縣。中統二年,省司候司入十二鄉。至元二年,省十二鄉入本州。領縣一: 鄉寧。下。至元三年,省入本州。後複置。 中都開甯路。大德十一年六月。築行宮於旺兀察都之地,建為中都。至大元年,置中都留守司,兼開甯路都總管府。是年十二月。置開寧縣,以大同路隸中都留守司。四年,罷中都留守司,開甯路及所屬開寧縣均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