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五代史 | 上頁 下頁
呂琦傳


  呂琦,字輝山,幽州安次人也。父兗,為橫海軍節度判官。節度使劉守文與其弟守光以兵相攻,守文敗死,其吏民立其子延祚而事之,以兗為謀主。已而延祚又為守光所敗,兗見殺。守光怒兗,並族其家。琦年十五,見執,將就刑,兗故客趙玉紿其監者曰:「此吾弟也。」監者信之,縱琦去。玉與琦得俱走,琦足弱不能行,玉負之而行,逾數百里,變姓名,乞食於道,以免。

  琦為人美風儀,重節概,少喪其家,遊學汾、晉之間。唐莊宗鎮太原,以為代州軍事推官。後為橫海趙德鈞節度推官,入為殿中侍御史。明宗時,為駕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河陽主藏吏盜所監物,下軍巡獄,獄吏尹訓納賂反其獄,其冤家訴於朝,下禦史台按驗,得訓贓狀,奏攝訓赴台。訓為安重誨所庇,不與,琦請不已,訓懼自殺,獄乃辨,蒙活者甚眾。歲余,遷禮部郎中、史館修撰。

  長興中,廢帝失守河中,罷居清化坊,與琦同巷,琦數往過之。後廢帝入立,待琦甚厚,拜知制誥、給事中、樞密院直學士、端明殿學士。是時,晉高祖鎮河東,有二志,廢帝患之,琦與李崧俱備顧問,多所裨畫。琦言:「太原之患,必引契丹為助,不如先事制之。」自明宗時王都反定州,契丹遣禿餒、荝剌等助都,而為趙德鈞、王晏球所敗,禿餒見殺,荝剌等皆送京師。其後契丹數遣使者求荝剌等,其辭甚卑恭,明宗輒斬其使者不報。而東丹王又亡入中國,契丹由此數欲求和。琦因言:「方今之勢,不如與契丹通和,如漢故事,歲給金帛,妻之以女,使強籓大鎮顧外無所引援,可弭其亂心。」崧以琦語語三司使張延朗,延朗欣然曰:「苟能紓國患,歲費縣官十數萬緡,責吾取足可也!」因共建其事。廢帝大喜,佗日以琦等語問樞密直學士薛文遇,文遇大以為非,因誦戎昱「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之詩,以誚琦等。廢帝大怒,急召崧、琦等問和戎計如何。琦等察帝色怒,亟曰:「臣等為國計,非與契丹求利於中國也。」帝即發怒曰:「卿等佐朕欲致太平而若是邪?朕一女尚幼,欲棄之夷狄,金帛所以養士而捍國也,又輸以資虜,可乎?」崧等惶恐拜謝,拜無數,琦足力乏不能拜而先止。帝曰:「呂琦強項,肯以人主視我邪!」琦曰:「臣素病羸,拜多而乏,容臣少息。」頃之喘定,奏曰:「陛下以臣等言非,罪之可也,雖拜何益?」帝意稍解,曰:「勿拜。」賜酒一卮而遣之,其議遂寢。因遷琦禦史中丞,居數月,複為端明殿學士。

  其後晉高祖起太原,果引契丹為助,遂以亡唐。琦事晉為秘書監,累遷兵部侍郎。天福八年卒。

  趙玉仕至職方員外郎,琦事之如父,玉疾,親嘗藥扶侍,及卒,為其家主辦喪葬。玉子文度幼孤,琦教以學,如己子,後舉進士及第雲。

  琦有子余慶、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