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唐書 | 上頁 下頁 |
地理志七(5) |
|
○羈縻州 唐興,初未暇於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諸蕃及蠻夷稍稍內屬,即其部落列置州縣。其大者為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著於令式。今錄招降開置之目,以見其盛。其後或臣或叛,經制不一,不能詳見。突厥、回紇、黨項、吐谷渾隸關內道者,為府二十九,州九十。突厥之別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麗隸河北者,為府十四,州四十六。突厥、回紇、黨項、吐谷渾之別部及龜茲、於闐、焉耆、疏勒、河西內屬諸胡、西域十六國隸隴右者,為府五十一,州百九十八。羌、蠻隸劍南者,為州二百六十一。蠻隸江南者,為州五十一,隸嶺南者,為州九十三。又有黨項州二十四,不知其隸屬。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號為羈縻雲。 ○關內道 突厥州十九,府五: 定襄都督府,(貞觀四年析頡利部為二,以左部置,僑治寧朔。) 領州四:(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 阿德州(以阿史德部置。) 執失州(以執失部置。) 蘇農州(以蘇農部置。) 拔延州 ——右隸夏州都督府 雲中都督府,(貞觀四年析頡利右部置,僑治朔方境。) 領州五:(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 舍利州(以舍利吐利部置。) 阿史那州(以阿史那部置。) 綽州(以綽部置。) 思壁州 白登州(貞觀末隸燕然都護,後複來屬。)桑乾都督府,(龍朔三年分定襄置,僑治朔方。)領州四:(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郁射州(以郁射施部置,初隸定襄,後來屬。) 藝失州(以多地藝失部置。) 卑失州(以卑失部置,初隸定襄,後來屬。) 叱略州呼延都督府,(貞觀二十年置。)領州三:(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賀魯州,(以賀魯部置,初隸雲中都督,後來屬。) 葛邏州,(以葛邏、挹怛部置,初隸雲中都督,後來屬) 跌州(初為都督府,隸北庭,後為州,來屬。) ——右隸單于都護府。 新黎州(貞觀二十三年以車鼻可汗之子羯漫陀部置。初為都督府,後為州。)渾河州(永徽元年,以車鼻可汗余眾歌邏祿之烏德鞬山左廂部落置。) 狼山州(永徽元年以歌邏祿右廂部落置,為都督府,隸雲中都護。顯慶三年為州,來屬。)堅昆都督府,(貞觀二十三年以沙缽羅葉護部落置。)右隸安北都護府。 回紇州十八,府九。(貞觀二十二年分回紇諸部落置。) 燕然州(以多濫葛部地置,初為都督府,及雞鹿、雞田、燭龍三州,隸燕然都護。開元元年來屬,僑治回樂。) 雞鹿州(以奚結部置,僑治回樂。) 雞田州(以阿跌部置,僑治回樂。) 東皋蘭州(以渾部置,初為都督府,並以延陀余眾置祁連州,後罷都督,又分東、西州,永徽三年皆廢。後複置東皋蘭州,僑治鳴沙。) 燭龍州(貞觀二十三年析瀚海都督之掘羅勿部置,僑治溫池。)燕山州(僑治溫池。)右隸靈州都督府。 達渾都督府,(以延陀部落置,僑治寧朔。)領州五:姑衍州 步訖若州嵠彈州(永徽中收延陀散亡部落置。) 鶻州 低粟州。安化州都督府(僑治朔方。)甯朔州都督府(僑治朔方。)僕固州都督府(僑治朔方。)右隸夏州都督府。 榆溪州(以契芯部置。) 寘顏州(以白部置。) 居延州(以白別部置。)稽落州(本高闕州,以斛薩部置。永徽元年廢高闕州,更置稽落州,後又廢,三年以阿特部複置。) 余吾州(本玄闕州,貞觀中以骨利幹部置,龍朔中更名。)浚稽州 仙萼州(初隸瀚海都護,後來屬。)瀚海都督府(以回紇部置。)金微都督府(以僕固部置。)幽陵都督府(以拔野古部置。)龜林都督府(貞觀二年以同羅部落置。)堅昆都督府(以結骨部置。)右隸安北都護府。 黨項州五十一,府十五:(貞觀三年,酋長細封步賴內附,其後諸姓酋長相率亦內附,皆列其地置州縣,隸松州都督府。五年又開其地置州十六,縣四十七;又以拓拔赤詞部置州三十二。乾封二年以吐蕃入寇,廢都、流、厥、調、湊、般、匐、器、邇、鍠、率、差等十二州,鹹亨二年又廢蠶、黎二州。祿山之亂,河、隴陷吐蕃,乃徙黨項州所存者于靈、慶、銀、夏之境。) 清塞州 歸德州(僑治銀州境。)蘭池都督府 芳池都督府 相興都督府永平都督府 旭定都督府 清甯都督府 忠順都督府 甯保都督府 靜塞都督府萬吉都督府 樂容州都督府,領州一:東夏州 靜邊州都督府,(貞觀中置,初在隴右,後僑治慶州之境。)領州二十五:布州 北夏州 思義州 思樂州昌塞州 吳州(天授二年置吳、朝、歸、浮等州。) 朝州(「朝」一作「彭」。)歸州(「歸」,一作「陽」。)浮州 祐州(貞觀四年置,領縣二:廓川,歸定。) 卑州 西歸州 嶂州(貞觀四年置。縣四:洛平,顯川,桂川,顯平。)餝州 開元州 歸順州(本在山南之西,寶應元年詣梁州刺史內附。)淳州(貞觀十二年以降戶置於洮州之境,並置素恭、烏城二縣。開元中廢,後為羈糜。)烏籠州恤州嵯州(貞觀五年置。縣一: 相雞。相雞本隸西懷州, 貞觀十年來屬。) 蓋州(本西唐州,貞觀四年置,八年更名。縣四:湘水,河唐,曲嶺,祐川。) 悅州 回樂州 烏掌州 諾州(貞觀五年置。縣三:諾川,德歸,籬渭。)右隸靈州都督府。 芳池州都督府,(僑治懷安,皆野利氏種落。)領州九:寧靜州 種州 玉州(貞觀五年置。縣二:玉山,帶河。)濮州 林州 尹州 位州(貞觀四年置。縣二:位豐,西使。) 長州 寶州。宜定州都督府,(本安定,後更名。)領州七:黨州 橋州(貞觀六年置。) 烏州 西戎州(貞觀五年以拓拔赤詞部落置。初為都督府,後為州,來屬。) 野利州 米州 還州。安化州都督府,領州七:永和州 威州 旭州 莫州 西滄州(貞觀六年置,八年更名台州,後複故名。) 琮州 儒州(本西鹽州,貞觀五年以拓拔部置,治故後魏洪和郡之藍川縣地,八年更名。開元中廢,後為羈縻。)右隸慶州都督府。 吐谷渾州二: 甯朔州(初隸樂容都督府,代宗時來屬。)右隸夏州都督府;渾州(儀鳳中自涼州內附者,處於金明西境置。)右隸延州都督府。 ○河北道 突厥州二: 順州順義郡(貞觀四年平突厥,以其部落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于幽、靈之境;又置北開、北寧、北撫、北安等四州都督府。六年順州僑治營州南之五柳戍;又分思農部置燕然縣,僑治陽曲;分思結部置懷化縣,僑治秀容,隸順州;後皆省。祐、化、長及北開等四州亦廢,而順州僑治幽州城中。歲貢麝香。縣一:賓義。)瑞州(本威州,貞觀十年以烏突汗達幹部落置,在營州之境。鹹亨中更名。後僑治良鄉之廣陽城。縣一:來遠。)右初隸營州都督府,及李盡忠陷營州,以順州隸幽州都督府,徙瑞州于宋州之境。神龍初北還,亦隸幽州都督府。 奚州九,府一: 鮮州(武德五年析饒樂都督府置。僑治潞之古縣城。縣一:賓從。) 崇州(武德五年析饒樂都督府之可汗部落置。貞觀三年更名北黎州,治營州之廢陽師鎮。八年複故名。後與鮮州同僑治潞之古縣城。縣一:昌黎。) 順化州(縣一:懷遠。) 歸義州歸德郡(總章中以新羅戶置,僑治良鄉之廣陽城。縣一:歸義。後廢。開元中,信安王禕降契丹李詩部落五千帳,以其眾複置。) 奉誠都督府,(本饒樂都督府,唐初置,後廢。貞觀二十二年以內屬奚可度者部落更置,並以別帥五部置弱水等五州。開元二十三年更名。)領州五:弱水州(以阿會部置。) 祁黎州(以處和部置。) 洛環州(以奧失部置。) 太魯州(以度稽部置。) 渴野州(以元俟析部置。) 契丹州十七,府一: 玄州(貞觀二十年以紇主曲據部落置。僑治范陽之魯泊村。縣一:靜蕃。)鹹州(本遼州,武德二年以內稽部落置。初治燕支城,後僑治營州城中。貞觀元年更名。後治良鄉之石窟堡。縣一:威化。) 昌州(貞觀二年以松漠部落置,僑治營州之靜蕃戍。七年徙於三合鎮,後治安次之故常道城。縣一:龍山。)師州(貞觀三年以契丹、室韋部落置,僑治營州之廢陽師鎮,後僑治良鄉之東閭城。縣一:陽師。) 帶州(貞觀十年以乙失革部落置。僑治昌平之清水店。縣一:孤竹。) 歸順州歸化郡(本彈汗州,貞觀二十二年以內屬契丹別帥析紇便部置。開元四年更名。縣一:懷柔。) 沃州(載初中析昌州置。萬歲通天元年沒于李盡忠,開元二年複置。後僑治薊之南回城。縣一:濱海。) 信州(萬歲通天元年以乙失活部落置。僑治范陽境。縣一:黃龍。) 青山州(景雲元年析玄州置。僑治范陽之水門村。縣一:青山。) 松漠都督府,(貞觀二十二年以內屬契丹窟哥部置,其別帥七部分置峭落等八州。李盡忠叛後廢,開元二年複置。)領州八:峭落州(以達稽部置。) 無逢州(以獨活部置。) 羽陵州(以芬問部置。) 白連州(以突便部置。) 徒何州(以芮奚部置。) 萬丹州(以墜斤部置。) 疋黎州(以伏部置。)赤山州(以伏部分置。)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