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通鑒紀事本末 | 上頁 下頁 |
劉裕篡晉(2) |
|
九年春二月,太尉裕自江陵東還,駱驛遣輜重兼行而下,前刻至日,每淹留不進。諸葛長民與公卿頻日奉候於新亭,輒差其期。乙丑晦,裕輕舟徑進,潛入東府。三月丙寅朔旦,長民聞之,驚趨至門。裕伏壯士丁旿于幔中,引長民卻人閑語,凡平生所不盡者皆及之,長民甚悅。丁旿自幔後出,於座拉殺之,輿屍付廷尉。收其弟黎民,黎民素驍勇,格鬥而死。並殺其季弟大司馬參軍幼民、從弟甯朔將軍秀之。 三月戊寅,加裕豫州刺史,裕固讓太傅、州牧。秋九月,再命太尉裕為太傅、揚州牧,固辭。 十年。司馬休之在江陵,頗得江、漢民心。子譙王文思在建康,性兇暴,好通輕俠,太尉裕惡之。三月,有司奏文思擅捶殺國吏,詔誅其党而宥文思。休之上疏謝罪,請解所任,不許。裕執文思送休之,令自訓厲,意欲休之殺之。休之但表廢文思,並與裕書陳謝。裕由是不悅,江州刺史孟懷玉兼督豫州六郡以備之。 十一年春正月,太尉裕收司馬休之次子文寶、兄子文祖,並賜死,發兵擊之。詔加裕黃鉞,領荊州刺史。庚午,大赦。辛巳,太尉裕發建康,以中軍將軍劉道憐監留府事,劉穆之兼右僕射,事無大小,皆決於穆之。又以高陽內史劉鐘領石頭戍事,屯冶亭。休之府司馬張裕、南平太守檀范之聞之,皆逃歸建康。裕,邵之兄也。雍州刺史魯宗之自疑不為太尉裕所容,與其子竟陵太守軌起兵應休之。二月,休之上表罪狀裕,勒兵拒之。 裕密書招休之府錄事參軍南陽韓延之,廷之複書曰:「承親帥戎馬,遠履西畿,闔境士庶,莫不惶駭。辱疏,知以譙王前事,良增歎息。司馬平西體國忠貞,款懷待物。以公有匡複之勳,家國蒙賴,推德委誠,每事詢仰。譙王往以微事見劾,猶自表遜位,況以大過,而當嘿然邪。前以表奏廢之,所不盡者命耳。推寄相與,正當如此,而遽興兵甲,所謂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劉裕足下,海內之人,誰不見足下此心,而複欲欺誑國士。來示雲處懷期物,自有由來,今伐人之君,啖人以利,真可謂處懷期物,自有由來者乎。劉藩死於閶闔之門,諸葛斃於左右之手,甘言詫方伯,襲之以輕兵,遂使席上靡款懷之士,閫外無自信諸侯,以是為得算,良可恥也。貴府將佐及朝廷賢德,寄命過日。吾誠鄙劣,嘗聞道于君子,以西平之至德,寧可無授命之臣乎。必未能自投虎口,比跡郤僧施之徒明矣。假令天長喪亂,九流渾濁,當與臧洪游於地下,不復多言。」裕視書歎息,以示將佐曰:「事人當如此矣。」延之以裕父名翹字顯宗,乃更其字曰顯宗,名其子曰翹,以示不臣劉氏。 太尉裕使參軍檀道濟、朱超石將步騎出襄陽。超石,齡石之弟也。江夏太守劉虔之將兵屯三連,立橋聚糧以待,道濟等積日不至。魯軌襲擊虔之,殺之。裕使其婿振威將軍東海徐逵之統參軍蒯恩、王允之、沈淵子為前鋒,出江夏口。逵之等與魯軌戰於破塚,兵敗,逵之、允之、淵子皆死,獨蒯恩勒兵不動。軌乘勝力攻之,不能克,乃退。淵子,林子之兄也。 裕軍于馬頭,聞逵之死,怒甚。三月壬午,帥諸將濟江。魯軌、司馬文思將休之兵四萬臨峭岸置陳,軍士無能登者。裕自被甲欲登,諸將諫不從,怒愈甚。太尉主簿謝晦前抱持裕,裕抽劍指晦曰:「我斬卿。」晦曰:「天下可無晦,不可無公。」建武將軍胡藩領遊兵在江津,裕呼藩使登,藩有疑色。裕命左右錄來,欲斬之。藩顧曰:「正欲擊賊,不得奉教。」乃以刀頭穿岸,劣容足指,騰之而上,隨之者稍多。既登岸,直前力戰,休之兵不能當,稍引卻。裕兵因而乘之,休之兵大潰,遂克江陵。休之、宗之俱北走,軌留石城。裕命閬中侯下邳趙倫之、太尉參軍沈林子攻之,遣武陵內史王鎮惡以舟師追休之等。 青、冀二州刺史劉敬宣參軍司馬道賜,宗室之疏屬也。聞太尉裕攻司馬休之,道賜與同府辟閭道秀、左右小將王猛子謀殺敬宣,據廣固以應休之。夏四月乙卯,敬宣召道秀屏人語,左右悉出戶。猛子逡巡在後,取敬宣備身刀殺敬宣,文武佐吏實時討道賜等,皆斬之。 五月,趙倫之、沈林子破魯軌于石城,司馬休之、魯宗之救之不及,遂與軌奔襄陽,宗之參軍李應之閉門不納。甲午,休之、宗之、軌及譙王文思、新蔡王道賜、梁州刺史馬敬、南陽太守魯范俱奔秦。宗之素得士民心,爭為之衛送出境。王鎮惡等追之,盡境而還。 初,休之等求救于秦、魏,秦征虜將軍姚成王及司馬國璠引兵至南陽,魏長孫嵩至河東,聞休之等敗,皆引還。休之至長安,秦王興以為揚州刺史,使侵擾襄陽。侍御史唐盛言於興曰:「據符讖之文,司馬氏當複得河、洛。今使休之擅兵於外,猶縱魚於淵也,不如以高爵厚禮留之京師。」興曰:「昔文王卒免羑裡,高祖不斃鴻門,苟天命所在,誰能違之。脫如符讖之言,留之適足為害。」遂遣之。 詔加太尉裕太傅、揚州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秋八月甲子,太尉裕還建康,固辭太傅、州牧,其餘受命。 十二年春正月,加太尉裕兗州刺史、都督南秦州,凡都督二十二州。 三月,加太尉裕中外大都督。裕戒嚴,將伐秦,加裕領司豫二州刺史。夏五月癸巳,加太尉領北雍州刺史。 秋八月,太尉裕以世子義符為中軍將軍,監太尉留府事。劉穆之為左僕射,領監軍、中軍二府軍司,入居東府,總攝內外。丁巳,發建康。 冬十一月,太尉裕遣左長史王弘還建康,諷朝廷求九錫。時劉穆之掌留任,而旨從北來,穆之由是愧懼發病。弘,珣之子也。十二月壬申,詔以裕為相國,總百揆,揚州牧,封十郡為宋公,備九錫之禮,裕在諸侯王上,領征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裕辭不受。 十三年春正月,太尉裕引水軍發彭城。 三月,太尉裕將水軍自淮、泗入清河,將溯河西上,先遣使假道于魏。魏人以數千騎隨裕軍西行,裕遣兵擊之,魏軍奔潰。 秋八月,太尉裕至潼關,王鎮惡大破秦兵於渭橋,姚泓將妻子群臣詣鎮惡降。九月,裕至長安,以秦金玉繒帛頒賜將士,送姚泓至建康,斬之。事見《劉裕滅後秦》。 癸酉,司馬休之、司馬文思、司馬國璠、司馬道賜、魯軌、韓延之等皆降于魏。司馬休之尋卒。魏賜國璠爵淮南公、道賜爵池陽子、魯軌爵襄陽公。 冬十月,詔進宋公爵為王,增封十郡,辭不受。 十一月辛未,穆之卒。太尉裕以根本無托,決意東還。十二月,太尉裕發長安。十四年春正月,太尉裕至彭城,解嚴。夏六月,太尉裕始受相國、宋公、九錫之命,赦國中殊死以下。 [崇]繼母蘭陵蕭氏為太妃。以太尉軍諮祭酒孔靖為宋國尚書令,左長史王弘為僕射,領選,從事中郎傅亮、蔡廓皆為侍中,謝晦為右衛將軍,右長史鄭鮮之為奉常,行參軍殷景仁為秘書郎,其餘百官,悉依天朝之制。靖辭不受。亮,咸之孫。廓,謨之曾孫。鮮之,渾之玄孫。景仁,融之曾孫也。景仁學不為文,敏有思致,口不談義,深達理體。至於國典、朝儀、舊章、記注,莫不撰錄,識者知其有當世之志。 冬十二月,彗星出天津,入太微,絡紫微,八十餘日而滅。魏主嗣複召諸儒術士問之曰:「今四海分裂,災咎之應果在何國。朕甚畏之。卿輩盡言,勿有所隱」。眾推崔浩使對,浩曰:「夫災異之興,皆象人事,人苟無釁,又何畏焉。昔王莾將篡漢,彗星出入,正與今同。國家主尊臣卑,民無異望。晉室陵夷,危亡不遠,彗之為異,其劉裕將篡之應乎。」眾無以易其言。 宋公裕以讖雲:「昌明之後尚有二帝」,乃使中書侍郎王韶之與帝左右密謀鴆帝,而立琅邪王德文。德文常在帝左右,飲食寢處,未嘗暫離。韶之伺之經時,不得間。會德文有疾,出居於外,戊寅,韶之以散衣縊帝於東堂。韶之,廙之曾孫也。裕因稱遺詔,奉德文即皇帝位,大赦。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