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宋史全文 | 上頁 下頁 |
宋仁宗天聖五年 |
|
丁卯天聖五年 春正月壬寅朔,上率百官上皇太后壽于會慶殿。 癸醜,命樞密直學士、禮部侍郎劉筠權知貢舉。 己未,詔:「禮部貢院比進士以詩賦定去留,學者或病聲律而未得騁其才,其以策論兼考之。諸科毋得離掇經注,以為問目。」 庚申,降樞密副使晏殊知宜州。先是,太后召張耆為樞密使,殊言耆無勳勞,天下有私徇非才之議。太后不悅,於是從幸玉清昭應宮,從者持笏後至,殊怒,撞以笏,折其齒。監察禦史曹修古、王沿等劾奏,殊坐是免,尋改知應天府。殊至應天府,乃大興學。范仲淹方居母喪,殊延以教諸生。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殊始。 《大事記》曰:幹父之直易,幹母之直難。以太后親政之時,而晏殊、仲淹、修古之徒敢於忤旨,則直言之風雖奮發于慶曆之時,而實胚胎於天聖之初矣。 ◇ 二月,知甯州楊及上所修《五代史》。上謂輔臣曰:「五代亂離,事不足法。」王曾曰:「雖然,安危之跡,亦可為鑒也。」 ◇ 三月,賜進士王堯臣等一百九十七人及第,八十一人同出身,七十一人同學究出身,二十八人試銜。 丙寅,賜諸科及第並出身者六百九十八人。 ◇ 夏四月,試特奏名進士、諸科同出身凡三百四十二人。 辛卯,賜新及第人聞喜宴于瓊林苑,遣中使賜禦詩及《中庸》第一軸。上先命中書錄《中庸》篇,令張知白進讀,至修身治人之道,必使反復陳之。 壬辰,壽寧觀火。 ◇ 六月,宰臣張知白言:「按《五行志》,宮室盛則有火災。請自今罷不急營造,以答天戒。」上納其言。 ◇ 秋七月,王曾等言:「夏秋大旱,毒氣中人,此《洪範》所謂『僭常暘若』也。皆臣等輔政無狀,以致厥咎。」上曰:「朕亦夙夜循省,其變豈徒然哉?當與卿等共修政事,以答天戒爾。」 ◇ 八月。先是,司天監主簿苗舜臣等嘗言土宿留參,太白晝見。詔日官同考定。日官奏:「土宿留參,順不相犯。太白晝見,日未過午。」舜臣等坐妄言災變被罰。監察禦史曹修古言:「日官所定,希旨悅上,不足為信。今罰舜臣等其事甚小,然恐自此人人畏避,佞媚取容,以災為福,天變不告,取損至大。」禁中以翡翠羽為服玩,詔市于南越。修古以為重傷物命,且真宗嘗戒采狨毛,故事未遠,宜罷之。時方崇建塔廟,議營金閣,費不可勝計。修古極陳其不可。 壬申,修古出知歙州。 ◇ 九月,陝西轉運使言同、華等州旱,虸蚄蟲食苗。秘閣校理謝絳上疏曰:「去年京師大水,今年苦旱,此皆大異也。宜下罪己之詔,修順時之令,宣群言以無壅,斥近幸以損陰。而聖心優柔,重在改作,號令所發,未聞有以當天心者。夫風雨寒暑之于天時,為大信也。近日制命有信宿輒改、適行遽止,而欲風雨以信,其可得乎?」 己未,知制誥程琳為諫議大夫、權禦史中丞。宰相張知白最善琳,當除命,喜曰:「不辱吾筆矣!」琳上疏請罷諸土木營造,蠲被火郡縣逋租。 ◇ 冬十月丙申,滑州言塞決河畢。 ◇ 十一月,百官稱賀,遂燕崇德殿。自天禧三年河決,至是積九載乃複塞。始役既興,朝議以歲饑,將複罷。知州寇瑊言:「病民者,特芻槁爾。幸調率已集,若積之經年,則朽腐為棄物。」乃詔訖役。 癸醜,合祭天地於圜丘,大赦。賀皇太后于會慶殿。 ◇ 十二月,左正言、直史館孔道輔為左司諫、龍圖閣待制。時使契丹猶未還,契丹優人以文宣王為戲,道輔艴然徑出。北使主客者邀道輔還坐,且令謝,道輔正色曰:「中國與北朝通好,以禮文相接。今俳優之徒侮慢先聖而不之禁,北朝之過也,道輔何謝?」敵君臣嘿然。又酌大卮謂曰:「方天寒,飲此可以致和氣。」道輔曰:「不和固無害。」既還,言者以為生事,且開爭端。上問其故,道輔曰:「契丹比為黑水所破,勢甚蹙,每漢使至,輒為侮慢。若不校,恐益易中國。」上然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